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出鞘 > 第两百一十二章 君身三尺雪
    早先宫子繇带着侍从曹旺,一同游历扶摇九州山河。

    曾在不夜山朝雪节,听闻一场惊艳群雄的问剑盛事。

    只可惜当时宫子繇和曹旺赶到朝雪节时,问剑行已经落下帷幕,之后便是四日秋和四日冬。

    宫子繇自幼便会剑术,不过从不与人争什么名次,更不参加类似于问剑行这种剑法切磋。

    但是他喜好观看问剑行,是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

    琴棋书画,剑法箭术,宫子繇每学一样技艺,喜欢“起步就比别人早”。

    在他人还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先入门,再熟练,再精通,以这样缓慢的学习速度磨练技艺时。

    宫子繇却已经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所谓“天才”,其实未必真比旁人聪明多少,可能只是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已。

    宫子繇每逢对一门技艺起了兴趣,“首当其冲”的一件事便是在扶桑王朝寻那远近闻名的个中高手。

    比如书法,幼时见一本书,笔锋婉转动人,处处不留芒,宫子繇觉得这种下笔内敛的手法,与自己的性格极其符合,便想学此书法。

    于是动用宫里的力量,去寻找写出那书的作者。

    原以为,下笔如此内敛婉约的人,会是一位女子。不曾想当宫子繇见到那人时,发现对方竟是名不修边幅的男子,而就是这样一个留着络腮胡,整日酗酒烂醉的男子,竟能写出那样内敛婉约的书法?

    然夫少年时,便可不囿于世人外表。

    尽管那人“衣冠不整”,酗酒烂醉,宫子繇仍是耐着性子,每日给那人送酒去,然后让他教自己那独一门的书法。

    不过一月,便被宫子繇学了个融会贯通。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一个月的酒钱,就学会了一门天下唯二的笔锋。

    常人若刻意模仿,多是些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笑话。

    更何况,那人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辈,纵使他字写得再好,没有世间所谓的“名分”,终究难登大雅之堂,不是寻常书生文人眼中的“大家手笔”。

    又有谁,会去刻意模仿一个无名小辈的笔锋呢?

    所以宫子繇对于剑术,其实所学驳杂,去过吹雪剑派,学过那一剑封喉的“快准狠剑”。

    也去过孤城剑宗,见识到何谓“天外飞仙剑”。

    蜀地峨眉剑派,西境天山剑宗,南域龙泉剑山······

    天下之大,各家剑法层出不穷。

    宫子繇懂剑,爱剑,喜好“观剑”,更喜好观剑客比剑,所以历年来的问剑行,这位扶桑王朝的世子殿下虽然从不参与,不去上台比剑,但都会如约而至,在场下观看剑客比剑。

    没有境界之分,唯有剑术高下。

    这是终究不能踏上修行路的世子殿下,相当喜欢的规则,仿佛为他量身打造一般。

    也正是因为如此,没有花里胡哨的剑气剑意剑光,问剑台上,唯剑而已。

    只不过去年那场问剑行之前,宫子繇与曹旺先是去一处名为潇湘的仙家渡船,拜访了一位琴剑双绝的女子,向她讨教了一番关于如何以琴带剑,以剑辅琴。

    两人相谈甚欢,秉烛夜聊,船上时光飞逝,结果转眼就给错过了原先该下船的时辰。

    这才导致宫子繇错过了那场问剑行,朝雪节的四日春,四日夏,这位世子殿下都没能看到,只在不夜山度过了四日秋,四日冬而已。

    对于每年的问剑行头魁,宫子繇都极感兴趣,必然会想法设法向对方请教一番剑术。

    听闻去年那场问剑行的头魁,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甚至并非扶摇天下任何一座剑宗名门的弟子。

    宫子繇颇为惊讶,便更加想要向那位散修出身的少年剑客,讨教一番纯粹的剑术。

    可惜,他与曹旺在不夜山逛了数日,都未能亲眼见到那叫做李子衿的少年剑客。

    那位拔得问剑行头筹的少年剑客,始终没有出现在主仆二人身前,让宫子繇有些遗憾。

    毕竟当时的李子衿,整日在不夜山杳无人烟的鹧鸪峰上,藏书楼中,跟那位武夫爷爷学身法。

    日日早起从不夜城带一壶酒去藏书楼,之后一待就是一天,自然见不到宫子繇与曹旺。

    后来阴差阳错之际,宫子繇在外游历三年之期已至,返程回到桑柔州之前,恰好也选择从鸿鹄州归家。

    所以早先,这位扶桑王朝的世子殿下便与侍从曹旺,一起御风从白龙江上过。

    结果好巧不巧,飞得好好的,低头瞥见一阵春风剑意,刮得江水掀起巨浪,天上风流云散,吹得两位已能够御风飞行的武夫飘来荡去,颇为狼狈。

    当时曹旺便说这出剑之人,起步金丹境。

    然而宫子繇却摇头说道:“威力虽大,却是‘恰逢其会’,于春风中起春风,时来天地皆同力。出剑之人,境界没有金丹那么玄乎,但是剑术极高极高。”

    饶是这位从不轻易夸奖别人的世子殿下,都用了两次“极高”,可见“那阵春风”,的确深得他心。

    眼下,山神庙中。

    这个一袭蓝靛长褂的世子殿下,正眯眼笑着望向“那阵春风”。

    宫子繇的话,来的没头没脑,那个黑红锦衣的少年剑客自然不知晓他与宫子繇之间的几次阴差阳错。

    更不可能晓得,除此之外,两人之间的缘分,还在少年腰间那只,从无定山竹林小院中拿走的酒葫芦里。

    洞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世人踏破铁鞋寻觅的灵葫洞天,只在少年腰间。

    正当宫子繇与那位“横道鬼见愁”拜访裁光山山神庙时,那位世子殿下的侍从曹旺,正提着一只机巧盒,御风赶往裁光山这边。

    山神庙内,鬼见愁霍如晦提醒道:“世子殿下。”

    宫子繇点头,望向李子衿,开门见山道:“不知可知道,你腰间那只酒葫芦的来历?”

    少年低头看了一眼,这就是谢前辈留在无定山竹林小院里的普通酒葫芦,还能有什么来历?

    然而那位裁光山的女子山君,也见缝插针说道:“道友,你之前问我何处可以寻到抱朴子上面的仙药,我便想告诉你的。”喜欢出鞘请大家收藏:(bxwx66.com)出鞘笔趣阁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