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天不生我李仲林 > 第四十五章 兄弟相亲
    幸福的时间总是短暂的。

    还没聊一会,沈小姐就被含怒出门的沈夫人召唤,一步一回头地跟着娘亲回屋去了。李仲林怅然若失地目送佳人的身影消失在门内,转身走进西厢房。

    厅中,李二郎坐在板凳上,拿着一个剥开的橘子,优雅地一瓣一瓣送进口中。

    “别吃独食啊,分我几片。”李仲林从二弟手中抢过几瓣橘子,丢入嘴里。

    下一秒,脸上的五官皱成一团。

    “我去,怎么这么酸!”

    李二郎放下橘子,嘴角微微扬起。

    李仲林灌下一大杯水,感觉自己活了过来。他舒了口气,看向二弟:“你怎么看?”

    “温婉娴淑,宜家宜室。”李二郎面无表情答道。

    李仲林一愣,牙疼似地抽了抽嘴角:“我问的是小皇子诱拐案……”

    谈及正事,李二郎的神情严肃起来。

    “大哥,我觉得此事必有蹊跷。”

    李仲林默默看着二弟,很好,很元芳。

    李二郎眉头紧皱,分析道:“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贺侍郎会举报小皇子有假?如果是为了报复大哥,有的是别的方法,何必要将自己搭进去?”

    贺侍郎已经完了。

    参与藏匿小皇子,犯的是欺君罔上之罪,性命可以保住,但官是别想当了。如果仅仅是为了报害子之仇,代价未免过于惨重。

    李仲林点头说道:“没错,而且孟家的人敢将小皇子藏在贺侍郎家中,说明此人绝对是心腹……那问题来了,他这样做,岂不是在拉着礼部老大的全家一起跳火坑?能当上侍郎的人,会真有那么蠢?”

    李二郎摇摇头,如果是个蠢货,早就在朝廷倾轧中败亡了,何德何能坐上礼部侍郎的高位。

    “但是,如果……孟侍郎所说的是真话呢?”

    李二郎瞪大眼睛,看着大哥:“你是说?”

    李仲林笃定道:“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贺侍郎既发现了回到宫中的那个是假皇子,又弄丢了真皇子,走投无路,只能死中求活。”

    “当然,顺便能把我这个仇人拉下水,他求之不得。”

    兄弟俩相视一眼,心脏怦怦乱跳。

    但凡涉及皇族的,都是通天大案,要在史书中留下一笔的那种。

    李仲林搜刮原主可怜的一点学识,一无所获,于是看向俊脸发白的李二郎,问道:“如果我刚才的假设为真,咱们会受多大的牵连?”

    李二郎想了想,说道:“如果真皇子安全找到,我大概率会被剥夺功名,大哥会终身禁止参加秋闱,剥夺父亲爵位的继承权。”

    李仲林松了口气。

    功名与我如浮云,学渣本来就注定与秋闱无缘。至于爵位,我本来也没放在眼里,没了就没了,我还是闲云野鹤的书院士子。

    “但是如果真皇子有什么不测,或者假皇子在宫中干了什么,我们很可能被当成共犯,轻则流放,重则问斩。”

    李仲林心里咯噔一沉。

    “不过有书院的庇护,死罪可逃,活罪难饶。应当还是剥夺功名,贬为布衣,不许继承爵位吧……”

    书院的先生和教习,可是出了名的护短。除非犯下十恶不赦大罪,否则朝廷轻易不会判处书院士子死刑。

    李二郎看了眼大哥,心里更有底气,毕竟大哥是夫子的关门弟子。

    李仲林瞪了二弟一眼,怒道:“可不可以一口气说完!”

    既然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如此,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靖安司住上十天半月罢了。

    李仲林拉过椅子,大马金刀地坐下,说道:“二郎,有些事呢,做多错多,不做不错。作为朝廷子民,要充分相信靖安司和绣衣卫的办案能力,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李二郎突然幽幽叹了口气,脸露不忍之色。

    “沈家可就要遭殃喽……”

    李仲林的心跳漏了半拍。

    李二郎缓缓说道:“沈家只是商贾,就算与景王爷交好,也逃不过朝廷问罪。轻则抄家,重则夷族。”

    “胡说,沈家和这案子有什么关系?泰和昌只是收了件当品……”李仲林无力地辩驳道,心中却不断下沉。

    宁康可是不讲人权的封建社会。

    在达官贵人的眼中,商贾不过是待宰的肥猪。沈家若非与景王交好,早就被各路牛鬼蛇神分食了,但这次与通天大案扯上关系,恐怕景王也不愿意沾染是非。到时……

    “收了宫中之物,是罪,没有及时报案,也是罪。”李二郎一针见血地指出,“有没有罪,不是你我说了算,是朝廷说了算。”

    “有钱,无权,就是最大地罪过。”

    李仲林打了个寒战,不愿去想沈小姐的悲惨下场。

    “二郎,大哥想了想,宁康兴亡,匹夫有责。身为读书人,我们如果袖手旁观,岂不是愧读圣贤之书,枉为圣人门徒?这案子,大哥管定了!”李仲林义正言辞地说道。

    李二郎看着大哥,说道:“大哥,作为朝廷子民,要信任靖安司和绣衣卫的办案能力,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二郎,你狭隘了!”李仲林看着二弟,一脸怒其不争的神色,“配合衙门办案,人人有责!是做一个碌碌无为地庸夫俗子,还是当一个问心无愧的圣人门徒,就在你我的一念之间。”

    “说的好!”李景年推门而入,身后跟着两名官差,分别捧着制服、佩刀。

    一刻钟后,身穿黑色獬豸制服,腰上挎着佩刀的李仲林,看着对面的父亲、二弟,缓缓说道:“我好像被你们套路了……”

    “我儿说得哪里话!配合衙门办案,人人有责!”李景年慈爱地看着大儿子,“为了让我儿更好地配合办案,爹可是费了好大功夫,才在王爷面前替你争取到一个供奉的身份,不用点卯,虽然只是个小旗,可好歹也是个官身……”

    李仲林咬牙切齿道:“谢谢爹!”

    李二郎叹息道:“爹果然还是爱大哥多一些……”

    李仲林看向二弟,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就是,爹太偏心了。大哥觉得,还是二弟来当这个小旗才是。”

    李二郎正襟危坐,脸上露出沉稳的微笑:“今科秋闱,我志在必得。官身还是留给大哥,更有价值。”

    没错,大哥这样的学渣是不可能通过秋闱做官的。

    李仲林幽怨地瞪了二郎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