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秋下午课程结束后,步行来到实验室。
实验室只有陈婉清学姐一人,许秋打了个招呼:“学姐下午好啊。”
陈婉清点点头回应。
许秋疑惑的问道:“学姐,除了你以外,实验室其他师兄师姐呢,我怎么没遇到过呢?”
陈婉清回答道:
“噢,还有一个博一的师兄段云,和一个研二的师姐吴菲菲,最近基本都在张疆校区。
这边实验室不是面积太小嘛,魏老师就和院系申请新实验室,院系也同意了,但邯丹校区这边没有空余的实验室,所以就新实验室安排到了张疆校区。
张疆实验室那边,现在正在装修,需要有人看着,正好他们两个最近都在写综述,不需要做实验,所以魏老师就派他们两个人过去监工了。
段云主要做‘纳米复合热电材料’相关工作,吴菲菲主要研究是‘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许秋八卦道:“师兄和师姐,他们不会……”
陈婉清翻了个白眼:“你想多了。”
许秋道:“那他们什么时候回来这边呢?我都没见过他们。”
陈婉清道:“周日的话,大家基本都在邯丹校区的实验室。而且张疆实验室差不多暑假前就弄好了,到时候你就经常能见到他们了。”
许秋点了点头。
陈婉清继续道:
“你还有一个本校大四保研的学姐田晴,主要做‘太阳能电池的电荷输运机制’这方面的研究。
她最近几天在准备毕业答辩,所以没空来实验室做实验,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下周二6月9号答辩。
听说这里本来还有一个大四学生的,他大三的时候在魏老师这边申请了一个学校的科研项目,结果项目刚刚开题,就跑去湾省交流了半年,回来后就去其他课题组做毕设了。
当然了,那时候我还没到这边呢,这事是我听吴菲菲说的。”
了解完实验室情况后,许秋从包中取出文献,他没有忘记来这里的目的。
陈婉清见状,说道:“文献看过了呀,有没有什么问题?”
“我先去MedSci查了下期刊信息,然后主要看了摘要、结论部分和这篇《化学评论》的引言部分,正文还没看。我感觉摘要、结论部分对我帮助不大,引言部分比较有用,介绍的比较详细,我用实验记录本把核心要点都记录了下来。”许秋道。
“一般新手看文献都是像看书一样从头开始阅读的,你这看文献的方法谁教你的呀?”陈婉清道。
“系,系里有门课,叫《文献检索》,我帮那老师下文献的时候,试着读了几篇,然后自己琢磨出来的。”许秋道。
“无师自通啊,厉害厉害。”陈婉清赞叹道。
“不敢当,还要向学姐请教呢。”许秋笑道。
说罢,他将科研小本本递给陈婉清。
“总结的不错嘛,荧光笔标记的是你不懂的地方吗?”陈婉清翻过后问道。
“是的,学姐。”许秋道。
…………
和学姐一番交流过后。
许秋的科研小本本上又多出了三页多的内容,全部都是他根据学姐的讲解总结下来的精华。
他感觉此时自己大脑中充满了知识,令他既兴奋,又有微微的的疲惫感。
他也认识到了学姐原来不止是呆萌的一面,还有厉害的一面。
想想也是,能到魔都综合大学读博士的,多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据说材料系博士延期毕业的概率超过了三成。
好多人都是读着读着,就从博士变成了博四。
休息了片刻。
许秋:“学姐,可以教我阅读文献的技巧吗?”
陈婉清:“好呀。”
【检测到四阶文献阅读技巧,是否进行记录?】
“记录。”
许秋看了一眼系统界面:
【科研辅助系统】
……
【特殊类】
文献阅读(一阶57%/四阶50%)
“学姐的熟练度居然有四阶50%,”联想到文献阅读的难度,许秋心中暗叹:“这是个高手啊。”
学姐传授的经验中前面几步,与系统三阶时教许秋的差别不大,只是她略有补充,比如:
“论文的标题对作者来说很重要。
期刊编辑拿到投稿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标题。
标题的好坏,会极大的影响编辑的观感。
如果太差的话,编辑可能不看正文就直接拒稿。
因此,在阅读标题是要注意别人是怎么起标题的,注意他们的用词和句式结构。
我硕士时候的导师在文章投稿前,都会在办公室枯坐一下午,取一个好的标题以提升过稿送审的概率。”
“原来标题这么重要啊。”许秋暗暗记在心中。
之前他只是把标题直接翻译过来,没有太注重具体的用词。
陈婉清:”最后,讲一下怎么看文献的正文部分。”
正戏来了,许秋赶紧竖起耳朵,认真听讲。
“正文,包含了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篇幅通常会很长,因此必须要挑重点看。
首先看图片和小标题,当然Communication一般是没有小标题的,不过这也影响不大,小标题仅起到辅助功能,主要还是看图片。
因为绝大多数的核心论据都会在图片中展现。”陈婉清道。
“那么,举个例子,”陈婉清从旁边文献柜中随便抽出一篇文献,说道:
“先看标题,确定文章大致内容,这篇是‘一种新型窄禁带宽度聚合物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光伏应用’,可以判断文章的核心是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给体材料。
接下来,你可以按照之前说的方法,去看摘要、结论和前言,而像我的话也可以直接翻到图片去看。
图一是这种名为DPP3T材料的合成路线,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图二是DPP3T的电化学性能,可以看到它和受体材料能级匹配,有利于电荷输运;
图三是DPP3T的光学性能,你会发现它在可见光范围内光吸收性能很好;
图四是把DPP3T和受体材料混合后拍透射电镜,可以发现混合的比较均匀,有较好的共混形貌;
图五就是太阳能电池的核心表征手段,电压-电流密度曲线,可看出其光电转换效率,可达8%。
然后把这五句话连起来,就是我们合成了一种名为DPP3T的给体材料,它与受体材料能级匹配,有利于电荷输运;它在可见光范围内光吸收性能很好;它与受体混合后能形成较好的共混形貌。最后我们基于它制备了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可达8%。”
最后,学姐信心满满道:“虽然我没看这篇文章的其他部分,但我就知道它的故事肯定是这么讲的。”
许秋拿过文献来,看了下摘要,发现果然与学姐所述如出一辙,不禁感叹道:
“卧槽,学姐厉害啊!”、
“哼哼,那是。”陈婉清也不谦让。
“我读过的文献没有八百篇也有五百篇了,自然经验会丰富一些。
到我现在的程度,阅读一篇普通的文献,只需要几分钟。
当然了,你现在还是要读正文的,但也不用太仔细,等需要的时候可以再回去翻阅。
你要明白阅读文献的目的,是调研其他人都干了什么,最近有什么热点,有没有什么可供借鉴的地方。”
“懂了懂了。”许秋获益匪浅,猛猛的点了点头。
…………
临别之时。
“话说学姐,之前给我文献的时候,为啥不教我呢。”
“我,我这不是要考验考验你嘛。”
“真的?”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