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听江流儿这话,眼亮心安,顿时点头,“准了!”
第二日李世民就给江流儿举行了册封大典。册封他为玉帝,并将其分作国师!允许国师在各州,各道建庙小佛!
大典之上,百官齐贺,百姓同尊。
江流儿一身月白僧衣、五官俊秀,有如刀削,气质出尘,与大唐皇帝立于高台之上,引得百官百姓无不敬仰。
大唐盛世,珍冠雄风。皇帝有旨,天下莫有不从。
不一月,各州各道都开始建立庙宇,江流儿则离开长安,前往各州,讲经布道。
他讲的当然不是生死轮回,众生皆苦这一套,反倒是讲了众生平等。
众生平等,自然男女平等,自然长幼平等,自然人与自然平等。
男人不得欺压妇孺,长者不能为难幼者,人不能过分破坏环境。
江流儿还前往河西走廊人少之地讲道,此时,这位于祁连山与内蒙古高原间的土地还未完全荒芜。
江流儿每到一处,便讲植树造林,美化环境,虽打的是众生平等的幌子,但行的是天人合一之道。
处处布道,不时展露一下能力,无数的百姓被吸引,渐渐成为他的信众。
观世音菩萨一路都在关注着江流儿的动向,见江流儿果然在宣讲佛法,建立寺庙,所作所为虽与自身理念有冲突,但于佛法有利,便不多干涉。
观世音虽贵为堂堂大罗金仙,修为不凡,佛法精深,终归差了一筹。
她没有看出,江流儿借的是佛法之名,想的是科学知识。
西天。
灵山。
佛光普照,
佛陀静坐,
如来讲经。
光明大放、功德无量。
这日,如来忽然闭目不语,掐指计算。
只觉佛道大兴之路,隐有变数。
取经人现已有足够高位,只差一丝推动之力。
这推力当来自人皇。
此时的世界圣人不入世,如佛祖这种准圣也不会轻易干涉世间之事。
人间皇帝之事,不可强行改动。
众般因果,之前既已埋下,此时只需推动即可。
这日灵山之上,梵音传唱。
如来降下法旨,召开盂兰盆会。
众佛陀、众金刚众罗汉众菩萨皆来参会,一来宣讲佛法,普渡众生,二来商议传教人选。
大会商讨三日,众说纷纭。
观世音到此处时,大会已经开始商讨。但智慧在长安,看护江流而不立,为改观在佛前形象,主动请缨前去从教。
对于这些,江流儿一概不知。
但他却知,西天如来如何让李世民成为佛教信众。
你若要做,我便逆之,因果值归我。
归因索果,一切因果皆源自泾河龙王意气用事。
按照原本的剧情,这泾河龙王因一时的意气之争与长安城中的高人袁守诚置气,将会违背天条,在下雨之时错了时辰,扣了
雨点数。
之后他以此事为借口砸袁守诚的摊子。
岂不知这做法违了天条,会被送上剐龙台,被魏征梦中斩掉。
既知这段因果,江流儿要做的就是改变原来剧情的方向。
这日,江流儿终于在长安城边,等到即将入城的泾河龙王。
此时的泾河龙王已化身为一白衣秀士,手持折扇正要入城。
“叮,请宿主改变原有剧情,救下泾河龙王。任务奖励:5000因果值。”
这么多?江流儿这么长时间,也没得到过这么多因果值,盘他!
“阿弥陀佛”江流儿行了一个佛礼,拦在白衣秀士面前。
泾河龙王有事在身,不欲再生他事,侧身意欲绕过,一晃就是十丈之外。
抬头之时,那年轻和尚仍然就在面前,单手行佛礼,面带微笑。
泾河龙王再次向右,一闪又是二十丈之外,不意,那和尚好似从未变化过一样,仍然在他面前单手行佛礼,面带笑意。
有两下子,这是找事?
“小和尚让开来,否则别怪你家敖爷爷不留情面!”
“泾河龙王好大的威风,好强的煞气!”江流儿淡笑着说道。
竟被看破了行藏?
白衣秀士的泾河龙王面色微变,查看了一下自身,皱眉看向眼前的僧人。
明明没什么破绽,这小和尚如何看破的,莫非是得道高僧?
“小和尚,你修为确实不错,不过既认出本王,还不让开道路?”
江流儿摇了摇头,“阿弥陀佛,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法有救生之责,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我观施主眉间含煞、面隐微红,近期怕是有血光之灾。
“此行若不慎,将会有杀身之祸。”
泾河龙王冷笑一声道:“小和尚何必故弄玄虚,本王掌八河风雨,此乃天授之职!不过去城中见一无聊老头,何来杀身之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