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慰风尘 > 独在异乡为异客_手足之情
    泰州道宗共有五大峰峦,最高的主峰气势恢宏,有如擎天之柱屹立中央,贯通天地,其余四峰略显瘦削,分列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如天然守卫般眺望着主峰。

    五大峰峦,均是山高林密,不同时令,气象迥然不同,落雪赏梅,春伴百花,长夏林间正凉爽,秋风抚红枫林面,不光四时,即便是在一天之内,风光也是时时不同,处处两样,清晨时分,云海翻涌,霞光万道,不光有黄鹤振翅,更有成群结队的御剑之人来回穿梭,恍如仙境,难怪世人赞誉终惠山为天下第一山,旁晚时候,落霞与孤鹜齐飞,漫山遍野被镀上一层金灿光辉,偶有一两个有闲情雅致老道士在崖畔闭目养神,凡夫俗子见之,无不驻足礼拜。

    更有传言,除主峰之外的四大峰峦本是天上谪仙四帝各显神通,从天南海北使用移山挪海之术,凭空搬来,至于原因?自然也是众说纷纭,可道宗门墙之内的道士,更倾向这种,说是道宗老祖师修为通天,常与天上仙人为伴为伍,就在老祖师飞升之时,无数天仙降临凡尘,也就是在那天,四座巨峰从四方遮天蔽日而来,如今算来,它们镇守道宗已过千年之久,至今香火鼎沸,香客如流,实在无愧圣地之首美誉。

    长期生活在此的道宗子弟对这终惠山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五个参天峰峦物尽其用,各有用途,主峰道观除了是大多数弟子的生活长居地,更是虔诚香客拜访祈福之所在,因为终惠山道宗在江湖的声名远播,香火长年不断,尤其是每年新春伊始,香烟滚滚,直扑天际,就连沧骊皇帝都会亲自前来进香祷告,以求国泰民安,万年常青。

    虽然比起主峰的巍峨挺拔,其余四峰稍稍逊色一筹,但也决然不是寻常山峦巨峰能够媲美比肩的,东南西北四峰虽是群星拱月,却又风格鲜明,别有一番静谧滋味。

    天已过晌,主峰道观上早早启程的香客仍旧络绎不绝,整个道观在几位年轻道士的疏导下,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朝拜礼仪。

    一名半人高的小道士从靠近山顶处的地方,费力地帮助几位年老来客搬运着行李,因为年纪太小,体力不足,等到将行李搬到道观大门口时,他身上的道袍薄衫已经被汗水浸湿。

    纵是如此,那小道童仍旧自顾自地笑着,有模有样地说着些道宗义理,而那些香客也是被这笑容和认真所感染,朝拜也更加虔诚,每当此时,他便静静地在一旁看着,看着那些装束不一的人,猜想这些香客在拜神时在想什么?

    从未下过山的小道士,再见过这么多的山下人后,慢慢开始向往那个师傅嘴中的花花

    世界,他记得师傅对自己说过,山下的世界欲念太多,忘记了如何快乐,所以他们在遇到烦恼,在遇到不顺心的时候,便会想着来这神像前,乞求自己能够活得幸福些。

    小道士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明白,师傅说的是什么意思,等到见过这么多的人之后,他便更加看不懂了,这些形形色色的人都来自山下,他常常会想,如果山下的生活真是如此多姿,那为什么他们还要来山上?若是山下的生活并不遂意,那又为何不来山上,和自己一样做个道士?

    小道士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索性举起肉嘟嘟的小手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摆出一个无可奈何的表情,正当此时,他瞥见远处的异样,便雀跃地沿着道观大门的石阶一路跑了出去。

    沿着曲折蜿蜒的石阶分出的小岔道,告别了熙来攘往的人流,小道士怀着雀跃的心情,迈着轻松的步子,一路向前,终于来到一处天然平台。

    平台攀援在峰峦峭壁上,四周没有任何护栏,小道士一只手扶着峭壁,一边摸索着绝处逢生的青草,一边小心谨慎地往前走。

    脚下不远处便是万丈深渊,虽然已经过了正午,阳光正是最为炽热的时候,可这里仿佛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缕缕薄雾依旧缭绕在这僻静角落。【@爱奇文学www.iqiwx.com ¥~最快更新】

    小道士背靠着峭壁站立,小心谨慎地探出一只脚,俯视那深不见底的悬崖,模样娇憨无比。

    等到紧张的心情稍稍缓和,那小道士终于站定,两只小手围成一个圈,凑近嘴边费力吆喝。

    “师傅,你在这里么?!”

    “师傅,你在这里么?!”

    ......

    回音在山谷之间不断回荡环绕,而小道士的神情也由兴奋慢慢转变成疑惑,又到最后的黯然失落。

    他无力地耷拉下脑袋,最后看了一眼那云雾缭绕的山间景象,阳光穿云破雾洒在他的脸上,可他已经无心欣赏,嘴边的两个小酒窝也慢慢变得看不分明。

    他无精打采地回转过身,想要原路返回,却迎面撞上一个修长身形,他下意识地啊了一声,旋即抬头看去,与此同时,他的双眼中精芒大作,满心的欢喜也浮现在脸上。

    “师傅!真的是你啊!”

    “我就说嘛,我在道观门口就看到有人在这里,一想就知道是师傅!”小道士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风度翩翩,神色温柔的最为敬重之人,不住地傻笑。

    “师傅你来这里做什么?”

    “还有这次,能不能带去云彩上面玩,我都已经很久

    没有跟着你御剑了。”小道士炮语连珠,喋喋不休。

    身穿白色道袍、而立之年的道士暖心一笑,看着眼前的小不点徒弟,心中喜爱至极,伸出那只没有持剑的手,轻轻放在小道士的脑袋上,不住地抚摸。

    “不二,今天有没有帮师叔他们照顾香客啊?”

    道号不二的小道士听闻此言,高昂起头,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信誓旦旦道:“我今天可是帮着那些香客搬运行李了,他们都夸我能干,就连师叔他们......”

    “那不二怎么现在就跑出来了呢?!”

    话语被打断的不二小道士,挠了挠后颈,又不知所措地摆弄着衣衫,道:“那......那还不是,那还不是因为......”

    “因为什么?”白衣道士故意板着面孔,可又看到小道士一脸无辜的表情,忍俊不禁。

    不二见师父脸色稍霁,胆量也就大了起来,挤出一个大大笑容。

    “因为我看到师傅了,所以就大老远跑过来了。”

    “师父,今天你怎么没有陪着师祖爷爷辩论义理,反倒跑到这里来了?”

    “还有,师傅你快看看这里!”不二指了指自己的衣衫,又从怀里取出一个蒲草做的小蟋蟀,雀跃道,“今天我帮一个老奶奶把包裹搬上道观,临走的时候,她就送我一个这个小玩意。”

    不二一手托着黄褐色的蟋蟀,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抚摸了了几下,眼睛里闪着亮光。

    “我看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就收下了,老奶奶的手可真巧,这就和真的蟋蟀一样。”

    “呐,这个蟋蟀就送给师傅啦!”不二白嫩的小脸绽放出一个赏心悦目的笑容,笑容之中还夹杂着一丝郑重其事。

    那白衣道士会心一笑,伸手接过那个蒲草蟋蟀,道:“小不二,为师看你这么喜欢这只蟋蟀,为什么要拱手相送呢?自己留着岂不是更好。”

    小不二看了看师傅手中的蟋蟀,又看了看师傅,一脸呆萌道:“因为师父不是教诲过我说,好的东西要和重要的人分享么?”

    “对不二来说,师傅便是最重要的人。”甫一说完,小不二又十分肯定地点了点头。

    那不二师父看着眼前天真无邪的小徒弟,看着他那双如潭水般清澈见底的眼眸,心中感到暖意洋洋。

    “小不二,师父带你去一个地方吧。”

    “什么地方?那里好玩么?”不二好奇道。

    “去了就知道了。”

    白衣道士话

    音刚落,那柄藏于剑鞘的长剑便在法诀的催动之下飞驰而出,一股轻柔劲风随着剑影晃动,四散而出,在不二小道士的崇敬眼神注目下,那青衣道士已然踩在了飞剑之上。

    只见白衣道士双指并拢,三只微屈,继而往前一指,那小道士便被凭空托起,稳稳落在了白衣道士的身前。

    “小不二,看来我们得快些赶过去了,要不然你们那些师伯、师叔们该等着急了吧!”

    未等小道士回答,那柄飞剑早已破空而出,朝着隐匿在云雾之中的那座最为寂寞的峰峦赶去。

    一路上,师徒两人御剑速度并不快,小道士一只手牢牢抓住师傅的衣袖,另一手在空中胡乱挥舞着,想要抓住那一抹抹白云,想要逮住那一缕缕阳光。

    不多时,两人便穿越云海来到了位于南方的峰峦处,刚一落地,小道士便紧张地看向身旁的师傅,白衣道士只是淡淡一笑。

    “小不二,你知道这是哪里?!”

    小道士愣愣地点点脑袋,道:“这里不就是终惠山四大山峰之一的神霄山么?听说这里还有我们道宗的祖师祠堂呢!”

    白衣道士温柔一笑道:“不错,历代祖师或霞举飞升,或乘鹤成仙,甚至是兵解虹化之后,都会被记录名姓,供奉在此处,以求我千年道宗长盛不衰。”

    “那师傅......不是说,不是说这里不能随便进去的么?”

    “没事,今天的日子比较特殊,正巧又碰上你这个小家伙了,顺带着带你来看看。”

    白衣道士弯下身子,刻意压低了声音,对着小道士眨眨眼睛,煞有其事道:“可不能走漏了风声,免得你的师兄们说我偏心,晓不晓得?”

    小道士看了看四周,一条幽暗小道直通向远方,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见师傅起身前行,小道士不二也就一蹦一跳的跟了上去。

    一路上的风景虽也不错,却也和其余峰峦并无二致,依旧是茂林修竹,初来乍到的人可能会赞不绝口,可对于长期生活在此的人来说,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

    鉴于此,小道士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失落,直到一座大殿出现在道路的尽头。

    “师傅,那就是祖师祠堂么?”不二好奇道。

    白衣道士面色肃穆,摇了摇头道:“不是。”

    “不是......”小道士心底默念一声,继而道,“那是什么?!祖师祠堂又在哪里?”

    白衣道士俯身侧向小道士,只是微笑,没有再多说些什么。

    小道士看着自己的师傅,觉得他和之前的自己有些不一样,可不一样在哪里,又说不出、道不明。

    “老二来了?可就只差你一个了!”那已是近在咫尺的殿阁内传出一声醇厚嗓音。

    “师弟回鸿云姗姗来迟,还望大师兄莫怪。”白衣道士恭敬道。

    “每年的这个时候,咱们师兄弟便会齐聚这神霄山,这凡尘堂,以往都是你最早来,这次却成了最后一个了。”

    白衣道士微笑前视,四个同样身穿白衣、风度翩翩的身影从那殿堂之内踱步而出,列成一线。

    不二小道士的师傅突然感觉眼睛一片昏花,因为他分明看见站在他身前不远处的,共有五个身影,待定睛识别的时候,却又明明白白地成了四个。

    他在心底苦笑一声,收敛起那不易让人察觉的伤怀,微笑着向前。

    终惠山道宗百里老道膝下五宗师聚首神霄山,从左到右,依次是四弟子高卓,二弟子回鸿云,大弟子言修为,三弟子张英逸,和五弟子邹永贞。

    在这空无一物的殿堂内,不二小道士亲眼所见,五个声名不凡的武学宗师所做之事,也不过是打扫清理,嬉闹游戏。

    估计小道士这次是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五个已经不是小孩子的师傅、师叔、师伯,也会和自己一样,做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并且看上去,是那么地乐此不疲。

    忙碌了一下午的道宗五宗师,均是席地而坐,双手倒撑住躯体,仰首看天,旁边便是密密麻麻的木牌,无需多说,自然是证明那些飞升、兵解之人的证物。

    天上云卷云舒,天边落日西斜。

    五个人虽然天天见面,却也只是每年的这个时候能够闲暇下来,悠然地坐一会,闲谈一些琐事趣闻,就这么的,仿佛感觉整个日子都慢了下来。

    阵阵清风晃动着山峦丛林,余晖慢慢洒下,五个人的背影被悄然拉长,又拉长。

    不二小道士背靠着一颗古松,蹲在地上,两手托着腮帮看着不远处的五位师长,感觉他们好像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高大,反而觉得他们和自己一般年纪,有烦恼,也有心事。

    五宗师正闭目清闲之时,小不二正失神怔忡之际,九霄之上一道银光疾驰而过,刺破了天边云彩,从书海楼朝着道观掠去。

    “那不是雅雪那丫头,还有......那不是......那个谁么?!”年纪最小的邹永贞木然道。

    “这不就是新来的小师弟么?!这才几天不见,你就给忘了?!”

    排行老三的张英逸轻轻一笑,目光始终不曾片刻离开那道飞虹。

    “这个小师弟深得师傅青睐,天资卓绝,这下可糟糕了,本来师兄弟就三个人比我厉害,说不定马上就有四个了......”最是多愁善感的老四高卓恹恹道。

    “本来就有四个啊......四师弟莫不是把清师弟给......”

    还未等不二小道士的师傅说完,言修为便打断道:“二师弟!”

    其余四师弟见状,均是神色慌张,缄口不言。

    言修为也自感失态,站立起身朝着落日方向走去,不多时,便化作一道虹光飞掠而去。

    ......

    天色昏昏,余晖暗淡。

    一柄飞剑正缓缓驶向主峰,御剑而行的那袭白衣对自己身前的小不点呵护有加。

    “师傅,你说山下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回鸿云摩挲了一下小弟子的脑袋,思忖片刻道:“世间繁华,却也是欲念深重,一旦陷入,怕是难以自拔。”

    回鸿云看着身前的不二陷入沉思,自觉回答太过深奥晦涩,故而补充道:“山下有绵绵不绝、汹涌壮阔的沧江,有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天京城,有数不尽的人情世事和恩怨情仇。”

    “不过这些,在书里面都能看到。”

    小不二一只手攀住师傅的道袍衣角,目不转睛地望向远方,那里的亮光该是山下的样子吧。

    “师傅说,书里自有锦绣山河,自有过往阅历,可我,可我真得还想亲眼去看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