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狼魂兵王 > 第980章利益交换
    选择银河基金公司,安天伟有自己的考虑。

    一则是这家公司他并不陌生,一些事情处理起来比之一般的陌生公司能更快的进入角色;二则银河基金公司盘踞于大京都良久,在大京都别的方面安天伟的弱项颇多,但论起打商战之类,有两大集团撑着,安天伟有足够的底气。

    目前M省的态势比较微妙,因为付家兴一事,使得整个M省的官坛风声鹤唳,这个敏感时段里,能不再接触体制内的人或者机关团体,最好就不接触。

    而银河基金公司则不同,是半官半企的性质。一般也就一把手才带有行政色彩,下属经理人之类的职位,基本还是按照着市场来。这无形之中给办案和查证减轻了不少的难度。

    在国内,最难办的案子就是涉及到体制内的案子。扫鬼行动组成立之初的目的虽然有剑指官坛内部的意思,但在后面的实际动作过程中,这个功能和性质越来越被淡化,而更加偏重于刑侦方面。

    选择银河基金公司,安天伟认为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别看银河基金公司是那样的一个大家伙,大家伙有大家伙的漏洞,看上去吓人而已。实际上因为银河基金公司是庞然大物,扫鬼行动组这样的小组在这个庞然大物面前小如蝼蚁。

    这就能更好的发挥狮子和蚊子的战术。

    万兽之王的狮子能打败凶残的万兽,但却败给了一个仅能叮它鼻尖的蚊子。以小搏大,只要盯住了关键点,仗并不难打。安天伟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老张啊,你在那边盯一下银河基金公司的姜军。奇正公司这边和姜军有点牵连。如果可以,你看能不能打着机会拉拢一下姜军。”安天伟对张金同道。

    “姜军?”

    张金同对姜军当然不陌生,混到张金同这个份上,大凡在大京都名声响一点的人物,都有过一面之缘。更何况银河基金公司和昊天集团本身就有过交集,而做为银河基金公司力捧的人物,张金同对这个名字自然耳熟能详。

    姜军其人,据张金同的了解,在银河基金公司的口碑相当不错。行事谨慎低调,平时也尽可能的不得罪人。不像有的基金经理,拿个百万年薪就像是全国都是他的地盘一样,看人从来都不用眼睛,而用鼻孔。

    姜军手里掌握着的两只基金,大盘蓝筹和中小盘精选成立的时间都超过十年以上,是最早成立的一批基金之一。能够经过十几年市场大潮的洗礼依旧傲然屹立的,大约也就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三五支基金。

    姜军有别于大多数基金经理的地方,是他的选股必然会经过现场调研,放在他盘子里

    的那些股票,对应的上市公司负责人姜军都有联系。

    这是一个作风相当务实的人。

    张金同不明白安天伟怎么会将视线放到了姜军的身上。像姜军这种人,一般而言是不可能会犯事的。

    安天伟大略的将奇正公司这边的情况向张金同介绍了一下,选择姜军正是因为他手里的两只基金。叶铭龙占据了两只基金的百分之十份额,以姜军对旗下基金近乎苛刻的要求,发生这样的事,肯定会让他不痛快。

    这就是漏洞。虽然很小,但可以利用。不管行不行,先试了再说。

    张金同沉默了半晌,才对着电话说道:“安队,我可能要给你泼点冷水。”

    “怎么呢?”

    “姜军这个人你可能有些不了解。他这个人很念旧情。姜军能在银河基金公司里扎住根,绝大部分是因为银河基金公司的副老总许青山惠眼识人。许青山可说是姜军的再造之人,没有许青山就没有姜军今天的成就。以姜军的个性,很难背叛银河基金公司。”

    安天伟没想到中间还有这么一出。不过也没有关系,许青山和姜军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银河基金公司找出拿下叶凌霄的证据。

    叶凌霄才是此行的真正目的,叶铭龙可以放着慢慢对付,先绝了叶铭龙的根,让这老小子去蹦好了。

    很明显,在姜军和叶凌霄之间存在着某种利益交换。而这种利益交换是叶凌霄以及姜军本人,或者是姜军的上司和叶铭龙幕后的指挥,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笔交换本身。

    百亿资金是一笔巨款,这么一大笔巨款的流动,追根溯源起来比较方便。

    陆为民已经在追查这笔款子的来龙去脉,很快就有了眉目。

    这笔款子由分布全国的几家公司,先后不同时间汇到了奇正公司的账上。不过这中间的时间间隔很短,只有一个星期左右。

    当款子到账之后,这接近七十亿的资金在奇正公司的账户里躺着没超过三天,就被直接经由银转证划到了银河基金公司的账上。

    “老组长,这笔款子来的这么苍促,走的又这么急迫。看来是专门为了认购大蓝筹和中小精选基金准备的。”

    “嗯。这就说明,利益交换发生于这件事情之前。”

    陆为民看了一下时间。奇正公司的百亿资金到达银河基金公司的账上,距离现在有两年零七个月。

    也就是说,这百亿资金放在银河基金公司的账上,已经足足快有三年时间。

    大蓝筹一直封闭认购,但赎回却是放开的。只要奇正公司想动,接近三

    年的时间里,有无数次机会可以让他们将这百亿资金拿回来。

    可事实是奇正公司没有动,很稳,一份基金份额都没有动。造成的现实是,这百亿资金其实有百分之四十是利润。奇正公司拿出来的成本,只有七十亿。

    “妈的,有钱人就是不一样。钱生钱,这一生就是四十亿。”陆为民骂道。

    “本来就是。像基金公司、证券公司这些类型的公司,都是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这个姜军也确实不愧明星经理之称,步子走的很稳。不到三年百分之四十的利润,如果细分起来看似不高,但是能保持十年的正收益,利润就非常可观了。”

    “老组长,我怎么听你话里的意思,对这个姜军似乎很有好感?”

    安天伟端起一杯自己研磨的哈拉尔原装咖啡,喝了一口道:“为民,你说,我们是不是方向走的有点偏了?假如这中间没有利益交换,单纯只是一笔投资,我们怎么办?”

    陆为民一呆,他真没想到这种可能性。

    第981章乱就一个字

    当然,这只是安天伟的一种假设,不可能只因为这个假设,就将前期所做的所有工作尽数推翻。

    但安天伟的假设也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可以提供另外一个视角。

    视角不同,得到的答案也会不同。

    不过,任何一个视角,都不能改变这笔交易中间存在着猫腻的可能。因为姜军的风格决定着奇正公司不可能一次性能成交如此大笔的基金份额。

    基金发行时的面值都是统一的一元。奇正公司认购大蓝筹基金时,基金面值已经达到了非常可观的七块多。再经过两年多,目前姜军的大蓝筹一份基金的面值已经到了十块钱出头。

    这是一只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基金,通过十年间不多的开门认购可以看出来,只要放开,基金都会被一抢而空,原本计划需要十天的认购期,只需要短短两天就售完。

    这么紧俏的基金,奇正公司一次性竟然能吃这么多,这中间自然存在着问题。

    前面陆为民的方向总是偏重于奇正公司和银河基金公司的利益交换,现在安天伟提出这种可能性,提供的则是另一个角度。

    所谓的利益交换可能并不是仅仅存在于这一笔交易之中。

    奇正公司一次性认购了这么多的基金,无疑是占了很大的便宜的。投桃报李,这么一大笔利润,银河基金公司怎么可能就这么白白送人,怎么说奇正公司也应该有所表示才对。

    陆为民对安天伟的这个提议非常重视,他的调查面很快便扩大到奇正公

    司与银河基金公司的每一笔交易之中。大小数额不管,只要是从奇正公司账面上出去的钱,一路追查到底,看看最后的落点会不会是银河基金公司,或者与银河基金公司有关联的人。

    这么一来,无形中陆为民的工作量会成倍的增加。但陆为民虽然干的昏天暗地,精神却愈加的好,似乎全然觉察不到这些翻来覆去的数字的枯燥无味。

    安天伟则撒手将这件事情让陆为民去干,他有另外的事情要处理。

    昨天的袭警案,陆为民说汇报了省厅只是诈一诈雷万钧,但安天伟认为这件事还真的需要省厅拿一个姿态出来。

    扫鬼行动组在临川市的工作一直就展不开,这与当地的很多部门不单不配合还极力设置障碍有关,但那些部门设置障碍都有自己的理由,真正想拿住他们的错处也不是很容易。

    现在好不容易逮着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安天伟可不想就这么白白放过。

    临川市这块铁板,也应该要被劈一劈了。至于能不能劈开,或者能劈开多大的缝,就得看劈下去的力道有多重。

    安天伟毫不犹豫的将这个事以及自己对这事的想法和看法,一一都汇报给了高厅长。

    高厅长沉吟良久。

    ”省厅的这个函可以发,但是想要仅凭一份函件就撬动临川市的官坛生态,难度很大啊。说不定这个函一发,会让对方的防守更加严密起来,如果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首主,扫鬼行动组在临川市这里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就被束手束脚,现在不借这个机会敲打敲打他们,可能更加变本加厉的事情都会发生,这会影响到陆为民小组在奇正公司的工作进展。”

    “说到进展,我正要问问你,陆为民小组这次有没有什么收获?”

    “目前正在深入调查之中。不过,我可以给首主表个态,这次的调查绝不会像前几次一样无功而返。这次我们要摸鱼,摸不着大鱼,至少也要摸条鱼崽子。”

    “确定?”

    “确定!”

    “那就好。现在省里这块很不宁静,专家组驻扎在这里,看情况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特别是领队的林专家,对这件事盯的很紧。省厅也被要求抽调精干警力加强对常冰冰的保护。小安啦,在这个时候,要小心,千万不能出什么岔子。”

    “首主放心。我敢到这里来,就有我的倚仗。听说叶铭龙现在已经到了M省,正在展开活动。他的手段很多,首主你要多个心眼。”

    “叶铭龙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这点连我都不得不承认。他现在依旧挂着我们省政协委员的名头。另

    外,通过了解,我才知道他在临川市的人大代表身份还在。一身多职,简直就是天下奇闻了嘛。”

    “这个也没有人管管?”

    “管?怎么管?我又不是人大那边的人!”

    高厅长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连省里的主要领导都没有就这个事情表过态,当着不知道,他这个还要靠人大认命的厅长还有什么可说的?

    安天伟一叹。乱,就是一个字。但这又是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不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M省的家事,他一个快外调的小警官,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就这件事有什么不满。

    “在我们省里,弥漫着一种很不好的倾向!只要是个搞经济很强力的人,就是有点小瑕疵也不会有人来管。每年的真金白银入了财政的袋子,就好像是拿了人家的手软一样。如果是守法经营,我们自然欢迎,但是这种将能人供起来的做法,我觉得很危险!”高厅长有点牢骚,现在大概能说道说道的人,也只有安天伟了。

    安天伟能理解高厅长的处境。

    李云天想要调高厅长到部里去,部里也有对高厅长颇为赏识的老领导在,双重作用之下,这件事竟然依然被搁置下来。这让高厅长心里很有些窝火。

    如果他再不能高走一步,怕是仕途也就到了头。而且高厅长对目前的处境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现在是个不怎么得领导喜欢的人,下一届人代会上,能不能继续呆在省厅厅长这个位置上,很难说。

    种种迹象显示,如果他继续被留在M省,也即意味着他的政治生命的终结。到时随便给在政协或者人大或者别的清水衙门里平级调动一下,这辈子高厅长也即止步于此了。

    上不到副部级,就入不了中组部的后备人才库,上不到国家层面,他在M省的未来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结果。

    身处官坛,谁不想进步?高厅长也是个凡人,当然也希望自己的前程远大。至少,他不希望自己的政治生命这么快就结束,有些事,只有在一定的位置上才有话语权,才能干想干的事。

    从位子上下来,就什么也没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