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丫头送回家,铁大柱已经在门口等候了,刘寻不好意思的道歉,今日…忘了还有小丫头的存在。
“不好意思,那么晚才送回来。”
“送回来就好,这丫头顽皮,就怕给恩人添乱了。”
“没有,小丫头帮了我很大的忙…”
刘寻感激的看着小丫头,要不是她的存在,或许…还真是有些麻烦,今日的游玩,很是成功。
只要有了开头,后面的事情,也就…好办多了。
连续几日,楚小姐的心情都跟着一起去游玩了,这一去一来,楚小姐和洪少爷也熟悉起来,所谓日久生情,两人…也算是有了好的开始了。
看着此时站在河边的两人,刘寻有些纠结的看着洪少爷,他仔细观察了几日,虽然这洪少爷对楚姑娘不错,可是,保不准他只是一时兴起。
所以…他还是要多试试…他的心意…到底如何。
在路边捡了一根木棒,走到河边,把手中的木棒插入其中,看着水位的高度,刘寻高深莫测的一笑。
丢掉木棒,走到王大面前,从王大的手中抢过扇子,天气炎热,哪怕是站在树荫下面,也还是像被放入蒸笼之中烘烤一样,热的要死!
“哎…你抢我扇子做什么?”
刘寻拿着扇子靠近洪少爷,一脸谄媚的上前,想要把手中的折扇献给洪少爷,然而,就在要靠近的时候,脚下一滑,直接撞到洪少爷,洪少爷的手一挥,直接将楚小姐不小心推下河了,刘寻眼疾手快的抓住洪少爷的手臂…
“哎呀,楚小姐…”
“救命…救命…”
“小姐,我家小姐不识水性…救命啊…”
一旁的丫鬟大喊,刘寻看着洪少爷,手足无措,焦急的开口。
“洪少爷,快救人啊…快…”
“我…我也不识水性啊…”
水流之中,楚小姐无助的呼救,洪少爷见此,也冒死跳了下去,人只有在最危难的时刻才会表现出最真挚的感情,看着洪少爷奋力朝着楚小姐游泳的方向,心中已经没有任何的疑虑了。
“别嚷嚷了,你们两个站起来…”
洪少爷愣神的站着,这才发现,水流…不过才到他的肚脐上面一小寸地方,因为水流混浊,所以…看不清具体的高度…
“唉,二愣子…”
刘寻嫌弃的开口,刚才他查看了水位,水位不是很深,这一段距离不过几米,水位应该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他断定,这两人下去…死不了。
“楚姑娘,抓住我的手…”
两人从河里面上岸,楚人美的衣服全部都湿透了,显得有些狼狈,两只脚更是沾满了淤泥,那委屈的小样子,让洪少爷一阵恼怒,直接气愤的开口说着回城。
刘寻和王大跟在马车的后面,王大悠哉悠哉的
看着刘寻,刚才的情形…他可是看的一清二楚,刘寻分明就是故意的,可是,他找不到刘寻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
“刘寻,你这样做,洪少爷会生气的。”
“生气?他在偷着乐吧,借此机会,正好以‘负责’之名去楚家下聘,多好…”
这古人在乎男女授受不亲,所以…红少爷搂了楚姑娘的身子,就肯定是要“负责”的,说起来,洪少爷应该感谢他,而不是…埋怨。
“你…耍炸…真是太狡猾了。”
“这不是你一直想的?”
王大会心一笑,他的确有想过让他们生米煮成熟饭,可是…他胆小啊,那毕竟是县官的女儿…
在马车里面,洪少爷看着楚小姐,一脸的愧疚,愣神之间,承诺会对她负责…
第二日,洪家就去楚家下聘了,楚家…欣然接受了,既然嫁给刺史的儿子不成,那么…嫁给吴中县有钱有势的洪少爷似乎也不是一个坏事…
在洪家大院,洪少爷把剩下的一千两金子奉上,顺便,还把一个黑色的盒子递给了王大。
“你要的东西,就在里面,至于京师之地,我已经给你安排好了,你过去之后,自会有人接待你。”
“多谢洪少爷了。”
“不客气,各求所需而已。”
洪少爷的目光看着刘寻,玩味的看了一眼王大。
“王少爷,我劝你…少与这个小子往来,他的身份…不简单啊,你和他在一起,迟早…引火焚身。”
王大憨厚的一笑,刘寻…会有什么身份?无非就是一个商贾奇才而已,给洪少爷道别之后,两人离开洪府,大堂里面,风柔好奇的看着洪少爷。
“少爷,为什么不告诉他们…有人在暗中跟着刘寻?”
“那么多事干嘛?那暗人…的身份,你不是已经查到了,和京师那位大人对着干…你真当我命太长了?”
风柔点点头,不再说话,只能默默的祝愿刘寻好运气,离开吴中县,回到姑苏,张远激动做了一大桌子菜。
有清炒瓜片,芙蓉菜心,豆腐脑,红烧鱼,爆炒田螺…
几人在饭桌上大快朵颐,刘寻看着张远情窦初开,春风满面的样子。
不用想也知道,他和水姚儿有多么…郎情妾意了。
“今日,洪少爷给你的,到底是什么?”
“没…没什么啊…”
王大避开刘寻的目光,只顾着低头吃饭,见刘寻一直盯着自己,王大心虚的放下碗筷。
“我…我吃饱了,先回屋了。”
王大起身离开,张远停下吃饭的动作,今日的王大,好生奇怪,以前,他都是最后一个放碗的,难道是他做的东西…难吃?
不应该啊,虽然他们离开了将近一月,可是,他的手艺…没有退步啊!
“王少爷
,这是怎么了?”
“别管了,吃饭吧。”
既然王大不愿意说,他也没必要在询问了,不过,那盒子里面的东西,一定不寻常,冒着得罪刺史的风险,也要接下那么棘手的“活计”,更是把多头让给了他,那东西…才是他最想要的东西吧!
“大哥,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什么什么打算?”
刘寻不解其意的看着张远,张远突然好想受到了惊吓一样,这都不像是他认识的大哥了,不应该是是一顿安排,然后,赚钱赚钱…再赚钱…
这么平静,不像是他认识的大哥了呀…
“大哥,你变了,以前,只要提到打算,你可是络绎不绝的,在你心里…赚钱,不该是放在第一位吗?”
“哈,你这个臭小子,我才刚赚了一大笔,就不能休息休息?”
“哎…也是,大哥出去一月不到,就赚了三千两黄金,这说出去…都没有人信吧。”
刘寻无奈的看着张远,他这辈子…再也不要帮人拉红线搭桥了好吗?简直是煎熬啊…
这其中的心酸,恐怕…只有他自己能够明白了。
在姑苏安静的呆到了九月中旬,天气…开始转凉,姑苏的天气开始阴晴不定,大多都是风雨交加之夜。
刘寻看着昏暗的天色,此时…已经隐隐有了入冬的迹象,古代…并没有什么温室效应,所以…气候更加寒冷,每一年的冬季,都是不平静的。
他…是时候做一些措施了,这古人…没有什么羽绒服,那棉服…也是薄不保暖,穷苦人家,只能裹着一层又一层的布衣。
在唐朝,冬季冻死的人不在少数…
只要寒冬持续三个月以上,许多人家,都是在饥寒交迫之中饿死,这一次,更是因为蝗灾之年,物价暴涨,着只要严冬一来,肯定有很多人收购被褥,取暖过冬。
这个时候,他需要做的,就是制做几件棉袄,古代的寒冬…是最不适合出行的,所以…他不会想着赚钱,除非他找死…
从铺子忙活了半月,终于…做成了十件棉袄,样式…简单,穿戴轻松,尽管铺子里面的人都在笑话刘寻是在浪费钱财,他也不以为然,一意孤行…
等到十件棉袄送到府上,刘寻这才满意的等待寒冬的到来。
“好冷啊…”
“大哥,我们要不要去砍些柴木回来?”
张远担忧的看着眼前的天色,天气的越发的寒冷,街道上,多的人是卖柴木的砍柴人,张远自己本就是一个小农民,改不了那骨子里面的好动劲,刘寻扭头看了看一旁的院子。
还要去砍柴?自从自己从吴中县回来之后,他是一日夜没有闲下来,整日,不是去砍柴,就是去照顾隔壁的老奶奶。
柴房里面都已经全是柴木了,他
还要去砍?
还真是砍柴不犯法,砍光一片是一片啊…
“随你。”
“那大哥,我走了啊…”
张远激动的看着刘寻,脚步朝着柴房里面走去,从里面,拿出来一把柴刀,放在肩上,就准备离开,刘寻看着张远离开点背影,忍不住的摇头,不知道享受的臭小子。
真是一日夜闲不下来,有那么多银子,买几捆不就好了吗?还非得…亲自动手,他是走到那里,就把那里当做家啊…
家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全都是他在张罗…
等到张远离开,刘寻关上房门,走到书房里面,拿过书架上面的竹简,翻阅里面的文字,正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