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刘寻正在在房间里面研究最新的房屋设计图,他对于建筑一行,并不是很懂,不过,他是什么人啊?会被这么小小的问题难住吗?
这古代房间,终究还是不太好,他想要…建造一个别墅,哪怕只是一个砖瓦房子也好,只要能够御寒就行,北方的冬天,那里是人呆的地方?
他本就怕冷,迟早要冻死在北方,哪怕是二十一世纪的温室效应,也不能阻止东北的积雪啊,东北的冬天,更加的寒冷,厚厚的积雪,根本不能行走,所以,他要未雨绸缪,率先做好准备,火炉子已经让人去打造了,这房子,也要尽快才是,不求今年冬天能够用上,也期望,能有一个大概是雏形,这才方便施工才是。
“东家,外面有客求见。”
“可知是什么人?”
刘寻凉薄的开口,外面的下人震惊的开口。
“是丞相大人。”
“就说我今日忙碌,抽不开身,打发他走。”
刘寻不耐烦的开口,来人竟然是李林甫吗?那个谗言的小人,他可没有半点想要见他的心思,那样的人…多看一眼都会觉得恶心吧。
“可是,他是丞相…”
“让你去就去,不该说的就不要说…”
下人无奈的点头,最后默默的离开,刘寻看着手中的图纸,继续询问一旁的木工老师傅,让他给他一些建议,只见老人细心的解说,只是,他对于刘寻画出来的建造图纸,感到十分的疑惑…
“师傅,你看这里,这距离,会不会太大了?”
刘寻指着图纸上面的层距,这每一层的距离,最好就是在三米左右的样子,可是,这图纸上面标注的距离,最起码得有五米了,看起来,十分别扭。
“是这样…这外檐还要安置一些其他的东西,例如我们的
角,出檐,边翘什么的,所以,需要留距离…”
刘寻摇摇头,这依旧是按照古代的样式来做的啊,他要的不是这种效果,那些屋檐边翘什么的,太过于花哨了,直接省略就好了,他要的,总的说来,就是一个长方体,能够一层层叠加起来的房子。
就类似于楼盘一样,京城如今的布局就是星盘罗列,若是修成小洋楼,在合适不过了。
加上人口汇集,土地缺乏,所以,若是开发楼盘,一定会大赚一笔的,这绝对是一大杰作啊…
只是,这材料,有些困难。
“不对,应该这样…”
刘寻解释了半天,老师傅也没有明白刘寻的意思,总之,就是一脸的迷惑…
此时,门外,陌生的声音以及下人的急促声传来。
“丞相大人,我们东家真的在忙…”
“丞相大人,留步啊…”
房门被人大力推开,刘寻一眼望去,只见门口站着两个陌生人
和下人,下人为难的看着刘寻。
“东家…”
“下去吧。”
下人点头离开,刘寻拍了拍自己的手,上面,沾了不少的墨迹,老师傅看见丞相大人,立刻慌乱的行礼,刘寻却是还不在意的坐在凳子上。
“丞相大人来我这小院,怎么还一副怒火冲天的样子?”
“哈哈,没有,老夫…只是想来看看大东家到底在忙什么。”
“哎,没什么,不过就是不喜欢京城的水土,所以,找个老师傅,建一座我喜欢的府邸而已。”
刘寻嚣张开口,也没有请李林甫坐下,也没有让他站着,态度…极其傲慢。
李林甫自然也感觉到了这一点,浓眉下面的深邃目光点凝视刘寻,心中…已经恨不得把刘寻打一顿了。
自从成为了右相之后,朝中,还没有几个敢这样怠慢他的人,眼前的小子,年纪不大,脾气…倒是傲慢得很。
“哦,对了,丞相大人,你别坐,我着这小地方,到处都是灰尘,恐怕会玷污了你老人家的玉体。”
眼看李林甫要坐在一旁的凳子上,刘寻立刻开口,李林甫本就已经是一个老人了,身子骨自然也是不同于以前了,总是站着,他肯定是不行的。
“这样吧,丞相大人,你去外面…那大洋堂干净,你去等我片刻,我梳洗一番就去找你,可好?”
“也好,我就…恭候大东家了。”
李林甫的嘴角一下,转过身子,有些气恼的离开,刘寻看着一旁的老师傅,和他继续讨论,丝毫没有把刚才的人放在心上。
“大东家,你还是快些出去吧,那可是丞相大人。”
“急什么?我都不急…”
刘寻慢吞吞的拿起笔,在纸上面写着一连串的字,老人看着里面的内容,脸色瞬间一白…
“不妥啊,大东家,不妥…”
“什么不妥?”
刘寻把手中的纸张拿起来,用手扇了扇,让里面的墨汁尽快的干掉,老人紧张的看着刘寻,示意他写的不对。
“天宝四载八月初二,右相李林甫在春风一条街喝酒品茶,风姿焕发,朝气蓬勃。”
“写得不好吗?”
刘寻嬉笑着开口,他可是…依照客观事实说话的啊,这李林甫,看不出半点老态,在这心理上,争强好胜,已经想要把手伸到他这里来了,这纸上的内容一出去。
到时候,可就有好戏看了,这要是散播出去,不知道圣人会怎么想,他这可是在自证清白,圣人要是知道他公布了李林甫的行踪,一定…不会觉得他和李林甫有勾结的,希望这样…不会给自己招来是非。
和李林甫在一起,那就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随事都要提心吊胆的,越早撇清关系越好。
“这要是做成报纸发出去,
一定很受欢迎…”
说到报纸,刘寻忍不住一笑,他没有记错的话,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就是来自于天宝四载吧,因为各州在京城长安都设有办事处,这个住处叫做“邸”,派有常驻代表的人才。
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驿道,传送到各州长官,然后,统一合并回复给皇帝。
但有史可依的中国最早的报纸,起源于唐朝的邸报。
说来也是巧了,他正处于天宝四载,这个时候,若是他完成了第一份报纸,那是否可以接着这个机会,好好大捞一笔?
要知道,二十一世纪的报纸行业虽然没落了,可是,那是因为手机的方便快捷,在这个没有手机信号的时代,他要是把报纸搞出来,到时候,必定大受欢迎。
“唉,这赚钱的机会来了,那是挡都挡不住,邸报…就这个名字吧,懒得改了。”
刘寻自言自语的离开,等到了大堂之处,李林甫已经离开了,他在小院里面呆了一个时辰,按照唐朝来算,就是两个小时,确实…等得够久了一些,只不过,走了就得了,他本来也没有打算见。
“王大呢?”
“东家,二东家好像去胭脂坊了。”
“又去了?去给我找回来。”
下人点点头,立刻离开,刘寻看着手中白纸黑字,要做报纸,光靠一张嘴可是不行的,必须要有高效的工作效率
这唐朝,写字不难,难的是印刷术不咋地,此时,人们使用的,大部分都是手抄,唯有有钱人以及皇族的人,才能够使用雕版印刷术,它的原理无非就是使用反字印刷,现在石雕善版上面写下反字,然后,刷上石墨,用纸复印一道就可以,可是,这种印刷,太呆板了,一点都不好用。
相比之下,活字印刷术就要聪明方便许多,一个小方块一个字,一个一个的排板出来,其中,若是错字,错位,都可以及时修整,然而雕版印刷术就不行。
这邸报说着轻松,这一份搞下来,还真是…有些麻烦的说…
好不容易等到王大回来,却是醉醺醺的模样,刘寻忍不住摇头,就这样子,也不知道李少复是怎么喜欢上他的,或许…真的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
刘寻无奈的摇头,本来一时兴起的事情,却是硬生生的拖到了王大睡醒之后。
夜晚,刘寻和王大坐在一起,两人…开始讨论邸报的事。
“先去找几个识字的,然后,我们需要会烧窑的师傅,然后,先把字刻出来,然后再准备纸…”
“刘寻,你是不是又犯病了?说什么胡话
?你知道有多少字吗?一个一个的刻出来,且不说时间耗费太长,谁有那么大的精力?”
王大看着不切实际的刘寻,真是的是觉得眼前的人疯了,他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雕刻字就是一门巧活,需要极好点手艺,一般人,根本做不来。
而且,这上上下下那么多的字,能够刻出来几个?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是一两日就能够搞定的,有这个时间去浪费,还不如,找几个写手,让他们抄写好了。
还有,这纸张…更是贵重之物,居然拿来做这种无用的东西,也太奢侈浪费了一点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