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听到这话,嘴角一笑,不知道怎么开口,他…没有…喜欢的女子。
“不是吧,我给你选的一百多个女子,你就没有一个看上眼的?”
刘寻看着青竹那摇头的样子,诧异的开口,刚开始,他会给青竹找一些书香门第的女子,可是,青竹没有一个看上眼的。
经过几个月下来,连一个牵手都没有,实在是太可怜,他这一次,准备了一百多个女子的画像,还是…没有一个喜欢的。
这眼光…也太挑剔了吧,难道…他喜欢…公主?
“青竹,你也老大不小了,你应该知道,这女人吧…”
“好了,刘寻,你莫要逼着青竹了,就让他自己看着办吧。”
一旁,安萤抱着孩子来到刘寻的身旁,刘寻嬉笑着点头。
“我这不是担心我们青竹的终身大事吗?”
“大东家严重了,还是…让我自己选择好了。”
青竹憨憨的回答,他最近,可是要被大东家给逼疯了,简直是要命的操作,每日给他安排了一百来张画像,里面,还有一些寡妇,大东家这还真是一点都不挑剔啊!
他喜欢的人,一直都是夕月,哪怕…她现在离开了,他也相信,她会回来的。
“也罢,明日就在安排两百个吧…”
青竹走路的步子一顿,差点摔倒,大东家这话,是认真的吗?给他安排两百个。
“要是不够,就让邸报店的掌柜去写一个大字,就说春风一条街要招亲。”
青竹呵呵两声,立刻对着刘寻摇头,让他不要那么做,他真的是太害怕了,害怕大东家突如其来的关心啊!
“好了,别逗青竹了。”
刘寻哈哈大笑,她不过,就是想要看看青竹的的反应而已啊,青竹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自己的影响,面对那么多的诱惑,他居然都无动于衷。
“阿嚏…”
“怎么了?”
“可能,感染了一些风寒。”
安萤笑着看向刘寻,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这两日,她总觉得有些不舒服…
过了几日,因为安萤突然感染了风寒的缘故,两人…没有及时离开的京城,恰巧,高力士的寿辰也到了日子。
高力士家富厚不罚,在西京作宝寿寺,寺钟成,大力士做斋饭庆贺,朝堂上面的官员,几乎都来了。
敲钟一杵,施钱一百贯钱,有讨好的人到二十杵,少的也不少于十杵。
刘寻自然是没有去的,只是邸报店里面,这等大事,自然是要登报的,刘寻也是闲来无事,就看了几眼。
不愧是的皇帝身边的忠犬,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去了,一群人,去讨好一个宦官,说出去,简直是贻笑大方。
作为一个宦官,能够得到那么多人的讨好,恐怕,也是死而无憾了。
要说这高力士,也是一个厉害的角色,性情温和,谨慎少过,更加善于观察,不骄傲专横,虽然皇帝十分信任他,对他言听计从,可是,他倒是隐藏得很好,知道察言观色,见机行事。
这也验证了,不聪明的人,连拍马屁都是多余的,而聪明的人,拍马屁的技术,都能够让他走向人生巅峰。
“你们说,这高力士,那里来的面子?”
“多嘴,一天天的,不要随便议论朝中事情,小心隔墙有耳。”
刘老看着一旁的青竹,眼神一狠,如今朝中的形式十分的复杂,多有觊觎江山之人,这大庭广众,说这些话,被有心人偷听了去,恐怕…就是万劫不复的存在。
正所谓,祸从口出,不要太过于得意忘形了。
“爷爷,你来了,快看看小熙雅。”
“这丫头,日日念着您。”
刘寻立刻拿小丫头当做挡箭牌,让刘老不要和青竹一般见识,青竹立刻住嘴离开,一旁,安萤温柔的看着刘老。
刘老因为去外地会老友去了,所以,一直到现在才回来,如今,算算日子也过去两月了,回来也不告诉他们一声。
一家人叙旧,刘寻把青竹拉着来到僻静的地方。
“青竹,我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
“大东家直说…”
刘寻看着青竹,自从青枫留在了小耶律国之后,他现在唯一信任的,就只有青竹了,而且,这件事情,他相信,只有青竹能够帮助他完成。
“最近朝中形势动荡,弄不好…京城就要大乱了,你是当过兵的,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够上战场,我需要…有勇有谋的的人,我虽然对朝中大权没有兴趣,可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
“大东家的意思是,我们要…造反?”
青竹不容置信的看着刘寻,刘寻一巴掌怕在青竹的脑门山,不是,这小子在想什么呢?造反?这都什么乱七八糟,虎狼之词?
那么多大将军在这摆着呢!造什么反?
又不是一群嗜血瘾君子,一天到晚喜欢打战,他要的,只是保护自己的家人而已,也就…仅此而已。
“想什么呢?我们又不缺钱,造反干什么?”
论起造反,其中的理由,也不过就是三个。
第一,古代的政权不下乡,更是到不了穷乡僻壤,所以当时国家的基层,最底层的人民缺乏有效的监管。
在我国的古代,包括唐朝,最小的政府机构就是县,领导者常被称为芝麻官。
而且县衙门的人一般来说也不是特别多,县太爷又要管理政务,又要管理税务,还要负责司法,老百姓什么东西都要县老爷来做主,这怎么忙的过来?最重要的是,芝麻官的下面,也没有什么基层了,所以,累
啊!
但凡朝廷派下去的任务,都是这谢忙得不可开交的县官管着,而地方上的管理,一般来说都是家族管理,管理是按照礼制进行。而这种管理,很多时候没有约束力,也就相当于是无人管理。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有人造反是很容易的事情。
第二,古代的交通并不发达,信息也是不畅通的。又没有高铁没有飞机,更加没有信号的时代出一趟远门,要好几年才能够回家,这有点小钱的,就骑驴子,这驴子能走多久?
而唐朝,最容易起兵造反的地方,就是蜀地了,李白曾经在自己的诗中说过,蜀地这个地方,很容易就会发生拥兵造反的事情。为什么此地容易发生呢?就是因为这里处于边远地区,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
所以就算发生了造反的事情,朝廷也要很晚才发现。造反这种事,最容易扑灭是在萌芽状态。但是因为信息不畅通,所以,直到造反声势已经很大,政府才会发现,这样往往会费很大的精力。
第三,古代常常发生天灾人祸,自愈能力弱。人们靠天吃饭。一旦有灾年,庄稼欠收,就会发生饿死人的现象。
民不聊生,死人遍地,这时候,地主富商往往会哄抬物价,如此一来,老百姓生活更加不容易。造反的事情,也就发生了。
无论是水患,还是蝗灾,亦或者上面瘟疫,这些…可都是容易官逼民反的天灾。
而他,如今钱财在手,什么都有,也没有疾病,妻子孩子,什么都是满足的,所以…
他是脑袋被驴子踢了才会去造反吧!
“可是,大东家的意思…”
“青竹,我以为…你跟着我,已经聪明了些,可是现在看来,你啊你,最近总是失魂落魄的,就连智商都不在线啊。”
最近青竹总是失神,而且,也不能够理解他话中的意思了,这小子,是真的蠢蠢的了。
青竹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最近,他的确…有一些心事,所以……
“要不这样,你起草一份家书,送去给张远,让他着手准备准备。”
“还有一件事,青竹,过两日,你就去找夕月吧。”
“大东家,你在赶我走?”
青竹失落的看着刘寻,大东家可是从来不会说这种让他离开的话语,如今…居然赶他走…
难道,是他什么地方做错了吗?
难道,是因为刚才的事情…
他刚才只是无心之言,没有多余的意思…
“不是赶你走,你随时可以回来,只是我知道,你若是不去找夕月,定会心有不甘的,去找她吧…”
每日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的样子,这都要相思病晚期了,他这个做大东家的,还能够看不出来吗?
既然那么喜欢,就去追回来呗,这
人一辈子,无非就是图一个心想事成。
青竹激动的看着刘寻,心中极度震撼,当初对他说过,要护着刘寻一辈子,可是现在…他却…被允许离开,而且,想回来便回来这是何等的信任?
“多谢大东家。”
“记得给我寄土特产就行。”
刘寻打趣的开口,这青竹要是离开了,他可就真的少了一个帮手了,说起来,还真是有些舍不得呢…
青竹要是走了,他可真是一点都不能指望王大那个混子,如今,也不知道混到什么地方去了,一整日都不见人影。
“哈哈…好。”
青竹爽快的应下,大东家还是那样,正经的时候,如同一个运筹帷幄的君王,不正经的时候,就好像一个玩世不恭的大少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