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环球探索生涯 > 第二百三十章 石渠藏书
    “石渠”名字虽然叫“石渠”但其实根本就不是渠,而是一座由石头建造的城堡。

    这座城堡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下,与陆远组织建造的青龙堡大小差不多。

    从城堡的周围的环境和设计来看,显然在建造之初就已经考虑到了防火和防盗的问题。

    城堡建造在了黄泉河,河中央的一个小岛上。这座小岛虽然是一座河心岛,但却与普通的河心岛不同。

    一般的河心岛,主要是由河水中携带的泥沙慢慢沉积而成的,所以距离水面都不高,在雨季的时候很容易被河水淹没。

    不过石渠所在的小岛却不同,它原本应该是一座山,只是因为河水流经此地把周围的低洼的地方淹没了才成为一座岛屿的。

    因此这座小岛距离水面的高度也比较高,而且主要是由岩石构成的。

    陆远目测了一下,石渠城堡的底部最低处距离水面至少也有15米,这个高度完全不用担心会被河水所淹没。

    地下世界毕竟是一个人造的世界,它的降雨量很少像地表一样,集中在某一个季节,某一个时段。

    岛上的安保力量也是非常强的,陆远只是隔河远观,就已经发现了300多名全副武装的守卫,陆远估计这座城堡的守卫不会少于1500人。

    如此严密的守卫,再加上城堡所在的位置。一般人想要上到城堡还真的不容易。

    事实上,这座城堡的防御力也确实得到过实战的证明,在70年前鬼方大军突袭哩国时,就曾经在这座城堡发生过大战。

    据说当时哩国在面对鬼方的偷袭时毫无还手之力,鬼方人长驱直入,短时间内就攻陷了黄泉城。

    当时的哩国国王,被迫带领7000残军退守石渠,依靠石渠易守难攻的特点,在石渠整整坚守了半年。这才等来了沧国与虞国的援军,最终避免了亡国的命运。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石渠成为了哩国仅次于王宫的要地,哩国不但在石渠布置了大量的守卫,而且哩国国王每年也有一半的时间呆在石渠。

    陆远原本计划是直接向哩国提出借阅石渠中的资料的,可惜他才刚刚向石渠的守卫提出了这个请求,就受到了哩国人的袭击。

    陆远在受到攻击时,原本可以直接杀入石渠的,石渠的防卫对普通人自然是有效的,但对陆远来说就算不得什么了,只要他想,分分钟就可以攻破石渠。

    不过陆远只是想要查阅资料而已,并不想大开杀戒,所以在受到攻击后,他很快就

    退走了。

    既然无法正大光明的借阅石渠中的档案资料,陆远只好使用别的办法了,为了能够得到石渠的书籍资料,陆远是不介意做一回梁上君子的。

    当天晚上,陆远再次来到了石渠城堡外,因为发生了白天之事,所以此时石渠的守卫再次增加了。

    为了保证石渠的安全,哩国国王甚至派出了自己的禁卫军,陆远在渡过黄泉河前就已经发现了不下500名士兵。

    不过这些士兵自然是无法阻挡陆远的行动的,他悄无声息的渡过了黄泉河,轻易的进入了石渠城堡。

    陆远放出了自己的神识,在探明道路之后,他往城堡的东北部走去。

    在城堡中寻找了一番后,陆远惊讶的发现,石渠存放书籍和资料的地点竟然不在城堡本身,而是在城堡地下的密室之中。

    陆远颇费了一番功夫,这才找到了密室的入口。密室的入口竟然在城堡天井处,而且周围守备及其森严。

    如果不是因为陆远拥有遁地术还真的很难接近密室的入口。找到密室入口之后,接下来就简单了。

    陆远很快就进入了密室之中,或许是为了保密的原因,密室中除了储存的书籍和资料并没有其它人在。

    进入密室之后,陆远随手拿起了一本书籍,书籍并不是用纸做的,也不是竹简木渎,而是由一种奇特的金属制成的。

    这种金属非常轻,但强度却非常不错,即使是陆远想要摧毁它,也需要花一番功夫。

    “这真是制作书籍的好材料啊!”陆远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安排人研究一下这种金属,不为别的,把它当做知识的载体是再好不过的了。

    如今地表世界的各种电子书籍,虽然也很方便,但却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储存的时间太短暂了,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出现文件丢失的情况。

    传统的纸质书籍虽然储存时间会长一些,但同样很难超过3000年,不但如此,纸张本身也很容易损坏。

    但是眼前的这种金属就非常不错,陆远虽然不知道它具体存放了多少年了,但陆远判断它不会少于4000年。

    陆远看了看书籍的封面,他惊讶的发现,封面上的文字竟然是姆大陆文。

    姆大陆文字可是在姆文明三大殖民帝国灭亡之后就失传了,在地表世界,它们能够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还是陆远在探索卡拉帝国和太平洋诸岛屿之后的事了。

    好在科学家们已经对姆文字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如今陆远也已

    经基本可以解读这种文字了。

    正是因为陆远可以解读姆文字,所以他此时才会如此的惊讶。

    因为这本书籍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太上感应篇》五个字。作为诸夏人陆远自然是知道这本书的。

    《太上感应篇》为道教经典,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

    这本书特别强调承负法则,书中宣扬,行善积德福庇子孙,作恶受罚殃及子孙。认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太上感应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

    自古以来上至朝堂,下至民间,刊印传播者众多,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

    旨在劝善,简称《感应篇》,作者是谁一直不详,内容融合了较多的传统民族思想,树立了人在世上的正确形象。

    或许只是重名了吧,毕竟“太上”这个词本身的意思就是至高无上的意思。

    在给个文明中都有一种至高无上的信仰,姆文明同样有着这样的信仰。

    “感应篇”,这个词在上古练气士的各种著作中也是非常常用的一个词。

    “或许只是巧合吧!”陆远在心理想着。

    胡思乱想了一番后,陆远打开了书籍,当书籍的正文呈现在他的眼前时,他不由的呆住了。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不履邪径,不欺暗室。

    积德累功,慈心於物。

    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

    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陆远一口气把全篇的类容全部看完了,这本书正文的内容,除了少数地方与诸夏流传的《太上感应篇》有所不同外,其余的竟然一般无二。

    这本《太上感应篇》分明就与诸夏的太上感应篇是同一本书。

    “难道这个世界竟然会是上古练气士或者是大

    巫建立的?”陆远此时不免产生了怀疑。

    带着这样的疑惑,他又翻阅起其他的书籍起来。

    不久之后,陆远竟然又发现了一本他熟悉的书籍,这本书就是号称华夏第一神书的《山海经》。

    《山海经》这本书,在诸夏一直存在很多争议,在2010年以前,大部分学者都把它当成是一本神话小说集。

    但随着近些年来,学者们对它的研究越看越深入,学者们豁然发现,山海经上记录的地理位置,竟然与上古世界的地理情况丝毫不差。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有相当多的学者开始怀疑《山海经》的作者到底是什么人。

    一些人,甚至认为这本《山海经》是由外星人写的,因为书中的描述方式,分明是以在空中俯瞰的方式来进行描述到。

    陆远同样看过《山海经》,不过因为对上古文明了解的比一般人多一些,所以他一直以来都感觉《山海经》应该是上古文明的其中一支写的,只是不知道是哪一个文明而已。

    陆远手中拿着的这本《山海经》同样是由姆文字书写的,不过它的作者到底是不是姆文明就不知道了。

    毕竟从一直以来的研究来看,姆文明主要走的路线与现代社会差不多,都是科技路线。

    陆远现在看到的《太上感应篇》和《山海经》可都是偏向于练气士们的,与科技陆续的姆文明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当然,姆大陆虽然走的是科技文明,但也不排除同时拥有修炼文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