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特战神兵 > 外传_39来到青岛做买卖
    侯恒泰在威海这边,暂时的逍遥自在的当渔民赚钱呢,捎带手谋划他不可告人的计划呢。而他的合作伙伴儿陆阳在潍坊那边因为有大个的蛀虫的庇护,就像一个金钟罩铁布衫一样,让他暂时的没有了性命之忧。

    今天咱们暂且不说侯恒泰了,回过头来再说一说马元宝,话说这个马元宝自从拿到了侯恒泰的一百万的启动资金之后,回到家中就开始了谋划,到哪里搞养殖海参这些事情了。

    要说这马元宝心里边,还是不太愿意跟侯恒泰走的太近乎了。所以当时的马元宝,手里拿着农业银行的存钱卡,这一张长不过八厘米左右,宽五厘米左右,厚能有半毫米的草绿色的银行卡,在马元宝的手里如同翻跟头一样,被他仔细的翻看。

    当时的马元宝就这么拿着银行卡,坐在自己家的客厅里面的沙发上,黑色的真皮沙发,映衬出马元宝,深沉不安的内心。

    “威海那边有侯恒泰,他虽然暂时没有涉足养殖海参的领域,不过其他的渔民已经开始养殖海参了,如果俺再去那里发展,竞争压力太大了,这做买卖最忌讳的就是同行业扎堆了。”这就是当时马元宝的心里话。

    内心有了疑虑,就要想办法解决,所以马元宝就厚着脸皮,来到了村长左锦达的家里,左锦达见到马元宝来了,虽然内心有些不悦,但是表面上还是热情似火的接待马元宝。

    那是泡茶,倒水,笑脸相迎那是一条龙服务,待客之道是一点没有省略,就好像马元宝是左锦达二十多年没见过面的亲人一样。

    二人脸对脸坐着,马元宝把心中的疑虑一五一十的全部告诉了左锦达。

    “哎呀,该走的倒底还是要走了,元宝,老哥哥我平日里待你不薄,也没能留住你,本以为你是池中鱼,不曾想你是云中龙啊。”当时的左锦达紧锁眉头,一边摇头一边说道。

    见到左锦达如此说话,马元宝倒也没有啥愧疚感,他当时继续说道“感谢老哥哥这些年对元宝的照顾,没有您的扶植,就没有俺的今天,可是人各有志,您的大恩俺没齿难忘,至于出去闯荡的事情,俺已经琢磨的不止一天两天了。”

    当时的左锦达看着已经站起身的马元宝,心中暗想“不是池中鱼,就是云中龙,那就是我的竞争对手,我虎子哥也是,重感情不代表不讲原则,商场如战场,不是敌死就是我亡。怎可义气用事,马元宝在我的掌控下,就是马前卒,一旦放出去他必然自立门户,与我分庭抗礼。”

    大约五秒钟之后,回过神来的左锦达说道“既然你去意已决,我不再强留,只不过威海那边你最好不要去,那里的养殖户多如牛毛,更重要的是,侯恒泰………,算了记住我的忠告,做买卖最忌讳的就是同行扎堆

    。”

    一个月之前的这一句出自左锦达之口的忠告,让现如今的马元宝记忆犹新,而此时此刻他来到了青岛,在这里早已寻觅了一个好地方,一个方圆几十里也就两三家养殖户的码头这个码头名叫董家码头。

    只不过此地的交通不是特别的便利,几条能容纳两辆斯太尔半挂车,并排行驶的水泥路,是通往这个码头的主要道路,也就是说每一条路比较窄,大的卡车掉头比较费劲儿。

    此时的马元宝站在码头上,看着自己的网箱,这些用网围起来的,网格状的网箱,每一个宽十五米,长三十米,一共有一百多个这么大的网箱。十五个身穿不透水的,雨衣材料的,裤腰上面有两条带子,挂在肩膀上,适合水中作业的高筒裤子。而且是当地的有养殖海参经验的员工,划着小船儿在接近平静的海面上喂海参饲料呢。

    “老天爷就是这么公平,好事儿不能都放到一个地方,竞争对手虽然少了,不过这交通状况令人头疼啊。”此时的马元宝看着蔚蓝色的大海,心里边就是这么想的。

    就在马元宝想事情的时候,一个员工划着小船儿靠岸了,只见这个体态匀称,身高一米六八,长圆脸,高鼻梁,小眼睛如同红枣一样的小伙子,只见他如同金丝猴一样,非常轻巧的跳到了码头上,快步走到了马元宝面前。

    “老板,弟兄们如此卖力的干活,认真负责,您看这工钱能不能再给涨点。”这个员工笑嘻嘻的说道。

    “你们的工资已经很高了,还要涨,你以为俺是印钞机啊?”马元宝紧锁眉头一脸不高兴的说道。

    “老板,这物有所值啊,俺们是这方圆百里最有养殖经验的员工了,另外俺们整日里风吹日晒的,你整天豪车开着,俺们赚的可是辛苦钱,以前二百四十块,你给凑个整,一天三百就行,你随便打听打听,俺们饲养出来的海参,每一个人都竖起大拇指的赞扬滴,俺们就值这些钱。”这个姓董的员工小头目毫不客气的跟马元宝讨价还价。

    “一天二百四十块钱,你还嫌少?要不这样吧,码头俺不干了,给你得了,俺给你打工。”马元宝上下打量了几眼这个姓董,名叫董铭禄的年轻人。

    然后就气呼呼的,开着白色大奔就离开了,这个董铭禄看着一骑绝尘的马元宝,心中怨气那是大了去了。就好像喝烈酒呛着嗓子眼的感觉一样。

    这也难怪如此,这个董铭禄家住距此地三里地的,一个名叫董家村的小渔村,全村人都姓董,全村男女老少加一块儿,大约九百多人的中等大小的村子。

    平日里这里的村民要么出海捕鱼,要么给养殖海参的养殖户打工,时间长了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其他村子的人想到他们的地盘上给养殖海参

    的养殖户打工,那是门都没有,这些董姓人家的人,有点像蓬莱的张家庄,张虎他们那一个家族一样,上下一心,铁板一块。

    此时的董铭禄心中暗想“哼!你一个外来户,到此地搞养殖海参的项目,你知道这里为啥叫董家码头吗?就是因为董家村的存在,俺们全村都是姓董的,俺们是坐地虎,你知道为啥此地养殖户少吗?不光是交通问题,更是因为其他养殖户若是不按照俺们的规矩来,他就干不长久!”

    随后董铭禄带着一肚子的怨气,回到了工作岗位上。这些事情我们暂且不说了,接着说马元宝,话说这个马元宝开着车就来到了他在青岛的,一个城乡结合部的位置上,买的一栋红瓦房的门口。这栋房子,一共四间,院子里有东西两个混凝土打造的厢房。铝合金门窗。

    马元宝把大奔开进了车库,关上了车库门走到了家门口,看着黑色的大铁门他心中暗想“早就听说董家村的人很势力眼,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随后这马元宝推开家门,走进了这简单朴素的院子,走进客厅,一套简单朴素木制的仿明代的红色桌椅,映入眼帘。

    推开了最西边的一个房间,里面是一个火炕,炕上整整齐齐的叠着一床被褥,如同豆腐块一般。

    靠着炕头是一个写字台,一台黑色的电脑放在写字台上面,一个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的黑色椅子,一个橘黄色的大衣柜,里面装着换洗的衣服,这些就是马元宝的全部家当。

    而最东边的那个房间,是两床被褥,一个写字台,一个三十四英寸的黑色液晶电视,摆在北面窗台下面的橘黄色的柜子上。

    这一个房间住的不是马元宝的老婆孩子,而是马元宝的两个本家弟兄,哥仨出来闯荡也有一个照应。

    此时的马元宝坐在炕上心中盘算着“俺就不信了,天底下还有第二个张家庄,这个董家村如此看重利益,金钱,想必暗地里也不会同心同德。”

    对于马元宝的这一切的遭遇,远在威海的侯恒泰其实早已知晓,只不过他不曾说破只是默默的在暗中,等待一个最好的契机,实施他的计划而已。

    接着说马元宝,话说就在马元宝盘算着,琢磨人心的时候,他手机响了起来,他定睛一看是马元宝的本家弟兄,马熙龙打过来的。

    这一看不要紧,马元宝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可是马元宝毕竟也是闯荡江湖多年的人,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只见他沉稳的,手也不哆嗦的手指一划,智能手机就接通了电话。

    “元宝哥不好了!董铭禄带领着董家村的人都跑了!说是不给涨工资,就不干了!俺拦也拦不住啊!”马熙龙说话的声音都变了。

    马元宝都能想象出来,马熙龙这个当过渔民,打过鱼有一

    点养殖海参经验的渔民,在码头上经历了什么,那绝对是热锅上的蚂蚁,受惊的兔子,上窜下跳的。

    “稳住,不要慌,他们想离去,尽管让他离去,做买卖哪能那么顺风顺水啊?俺这就过去。”马元宝说道。

    马元宝挂掉电话之后,立即开着车沿着回家的路,一路飞驰的又回到了码头,等他到了码头之后,就看到了空荡荡的小船儿如同水中枯树叶一样,在水面上晃荡,码头上红瓦房的职工宿舍,空空荡荡的,就好像从来没有住过人一样。

    “嘿,走的还挺干净的。”马元宝咣的一声关上车门,走到了码头上看着荒凉的场景,说了这句话。

    马熙龙带领着另外一个马氏子孙,马元宝的本家弟兄,这二人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的就跟得了鸡瘟一样,走到了马元宝面前。

    这个马熙龙先开口说话了“元宝哥,这哪是员工啊!这简直就是一群大爷!给钱少了,直接撂挑子走的干干净净!”

    马元宝双手掐腰思考了一下说道“你马上到周围的村子,城镇里贴广告,就说谁到这里打工,一天四百块人民币,一天一算,概不赊账!”

    马熙龙一听这话,那个脑袋摇的就跟拨浪鼓一样,紧接着说道“没用的,董家村的人虽不是地痞恶霸,不过那也是癞蛤蟆跳脚面上,不咬人他膈应人!如果有外人跟他们抢饭碗,肯定没好果子吃,耍无赖赶跑外村人算是轻的,动手打人也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广告贴出去也白贴,没人敢来的。”

    另外一个马家子孙赶紧说道“就是就是!元宝哥,关键是咱们手头的钱不多了,投资一百七十万,成本还没收回来呢,现在手里就剩五十万了。”

    马元宝一脸狡诈的笑了笑说道“呵呵呵,这些事情俺岂能不知?上次来青岛考察的时候,俺就听说过这个董家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个村子里面的人的眼中,利大于义,典型的势利眼,想必在利益的诱惑下,村里人可能会起内讧,分成两派。”

    “高实在是高,哥哥这一番计谋,不求立即能招到人,只求离间计的成功。”马熙龙竖起大拇指赞扬。

    “计谋虽好,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啊,如今没人干活了,谁饲喂海参啊?”马熙龙的弟弟马熙帅摸着后脑勺,眼眉呈现八字,一脸忧愁的说道。

    “我们不是人啊?况且现在还不是收获海参的时候,主要还是以饲喂为主,咱哥仨辛苦点,顶几天,俺立即让虎子叔支援,呵呵对付无赖,山匪比咱们更有办法。”马元宝说道。

    “可是虎子叔好像对咱们跳槽,自立门户,心中不悦啊,他会帮咱们吗?”马熙帅说道。

    “虎子叔平生最重义气,他不高兴是因为俺要另谋高就,他心中不舍,而财神村长左锦达则

    不同,他看重的是利益取舍,他感觉俺是一条真龙,一旦入海必然翻云覆雨,所以这些年他百般资助俺,为的就是把俺控制在他自己的手心里。最主要是虎子叔还入了咱们的股份,虽然只有二十万,不过咱们要是赚钱了,他也跟着分红,他也不希望咱们栽在了起跑线上。”

    “哈哈哈哈,元宝哥你上辈子一定是秦国的张仪,简直就是一个纵横家啊,弟兄们跟着你出来闯荡,真是长见识。”马熙龙说道。

    “不要拍马屁了,按计划行事,熙龙,你负责贴广告,熙帅你负责暗中观察董家村,看看他们能不能经得起利益的诱惑,俺豁出去了,四百请不到人就五百,五百请不到就六百,妈的俺就不信还有人把人民币当废纸!”马元宝说道。

    “元宝哥,这么大的血本,咱们会赔本赚吆喝的。”马熙帅说道。

    “哼,你不把老董家给治理的服服帖帖的,咱们永远安生不了,放心吧,咱们背后有虎子叔撑腰呢,财神村长不管咋说都得给虎子叔三分薄面。”

    如此一番计谋,哥仨就开始了行动,那真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番广告贴了出去,而马熙帅也是尽忠职守的,旁敲侧击的暗中观察着董家村的每一个人,最终果然不出马元宝所料,一天四百块钱,没办法动摇老董家的人的人心,而其他村子的人也不愿意冒险,持观望态度。于是乎他几天之后,工钱加到了五百一天。

    这个时候,老董家依然不为所动,不过一个姓朱的员工,胆子大,带领着六个工人投奔而来,马元宝热烈欢迎,同时也遵守诺言。工资一天一算。

    这个时候,马元宝这才联络了张虎,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了张虎。

    “呵呵呵,虎子叔,谁让你厚葬抗日战争遇难百姓的时候,不召集老马家所有的弟兄,如今赚得好名声,俺只能借你的威名震慑无赖了。”马元宝在电话的这一头,说着话已经谈笑风生了。

    “你个臭小子,原来你是因为这件事儿与俺赌气呢?这也怪俺,是俺考虑不周到,叔叔给老侄儿道歉了,对不住了,放心,俺立即安排张斌还有张岷桓,冷霜带领一百个张氏子孙,坐飞机空中支援,最晚明天下午准到。”电话那头的张虎说道。

    一切安排妥当了,马元宝稳如泰山的挂掉了电话,静静的等到了第二天的中午,马元宝就等到了老张家的三员虎将。

    他立即安排了一辆旅游大巴,自己开着私家车到了飞机场接这一百个人,来到了董家码头。

    “哎呀,元宝你不声不响的跑到了青岛,遇到麻烦了想起哥几个了。”张斌右手提着黑色行李箱站在马元宝家的客厅里说道。

    “俺本来也没忘记哥几个啊,主要是这对付无赖,你们比俺有经验,

    你们祖上可是响当当的义匪。”马元宝在自己家的客厅里面,站起身竖起大拇指夸奖张斌。

    “你们这些买卖人的后人,净玩虚的,大难临头了想起弟兄们了。行啦,俺说点没水分的干货吧,这自家弟兄拌个嘴吵个架的,很正常,可是外人要是想欺负你,咱不惯着他,就凭咱的威名,也能吓破他的胆。”张岷桓说道。

    粗中有细的张斌接着说道“元宝,你的计策效果太慢了,咱没时间跟他们慢慢玩,俺给你加加火,速战速决!”

    “怎么加火啊?”马元宝说道。

    “你立即给那个叫什么董铭禄的家伙打电话,你就告诉他,你招了一百个养殖海参经验丰富的员工,一天只要一百八十块钱,他肯定急眼了,肯定会主动跳出来挑衅,然后哥几个一下子把他修理的服软了,咱该做买卖就正经八百的做买卖就行了。”张斌说道。

    “呵呵呵,斌子老弟俺服了,这打家劫舍的就是比俺们有脑子,妙计妙计,一鼓作气把他整趴下,一劳永逸。”马元宝说着话,就是拨通了董铭禄的电话。

    电话那头的董铭禄听到了马元宝,强硬如钢铁的回复之后,就说了一句话“算你狠!”

    随后咔的一声就挂了电话。就这么着一场预谋出来的争斗即将上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