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赡的雨季到了。
连绵的阴雨像一层灰纱,掩住了人间的躁动,也中断了七国与永朝的战争。
清晨的雨霖苑难得清静,一片翠绿的后院,庒晓身着红衫在雨中习剑,剑气激射形成一道气网,将雨水阻隔。
有人沿着院内的走廊走来。
庒晓将剑收回,然后轻盈一跃,便跃回房檐下,看着迎面走来的李定。
后者穿着一身灰色长袍,头发还沾染了些许雨水,脸上却焕发着朝阳般的光彩。
“回来了?”
庒晓看着李定,察觉到了在他身上发生的变化。
李定笑着点点头。
庒晓对李定说:“看来这次迷卢灵庭之行很成功。”
说着,她将手中一柄短剑递给李定:“要切磋一下吗?”
李定欣然接过,与庄晓默契对看一眼,同时飞身跃入绵绵细雨中。
剑影交错,庒晓红袖飘舞,化出两道红色人影,与本体一齐出剑,从三个方向朝李定围攻。
李定轻舒一口气,使出辉阳剑诀,将两道红色残影所发剑势破解,然后反手刺正面攻来的庒晓。
后者陡然变向,跃到空中,同时再分出四道分身,从天而降,挥剑再攻。
李定剑法一变,剑光划过宛如一面银盘,再将残影分身的剑势抵消,然后再一鼓作气攻向庒晓。
庒晓的身体如花瓣散开,化作十二道分身,占尽各方死角,同时朝李定反攻而去。
李定暗暗惊叹,已无再继续斗下去的意思,收剑回鞘,微笑站在原地。
红影消散,庒晓翩然落下。
“怎们不继续?”庒晓问李定,“现在的你应该可以接下这一招。”
李定坦诚回答:“的确可以,但再打下去终究还是敌不过你的。”
庒晓也不假装谦虚,对李定的话表示赞同。
“这么短时间内,你便能有这么大的进步,已经十分难得。”
李定将短剑交还给庄晓:“难得能听到你的夸奖。”
两人相视一笑,一起朝内堂走去,边走边聊。
庒晓问李定:“我看你真气运行的规律虽是佛门之法,但后面所使的几路剑法,却又并非佛道武技。”
李定点头,将此行所经历都告诉了对方。
当日他回到迷卢灵庭,如约将拓写下的斗胜功技法交给了不空大师。后者便按照约定,亲自教李定学了斗胜功气法的基础法门。
以意生身之躯修炼斗胜功,可获事半功倍的助益。
至于那三十六路专克斗胜功的武技,李定并未将之交与不空大师,而是自己收了起来。
方才比试中李定所使后几路剑法,便是将三十六路武技中的领悟融入辉阳剑诀,从而衍变出的全新剑法。
只不过时间尚短,想要完全融会贯通还需下功夫钻研。
“之后有机会可一同研习。”李定对庒晓说。
但庒晓笑着摇头道:
“我就不必了。每人都有最合适自己的修习法门,并不是懂得的越多就越好。不过若是你遇到问题,倒是可以找我一起讨论。”
李定点头称是,同时也感到茅塞顿开:难怪他在尝试将辉阳剑诀与那三十六路武技相融时,越往后便越能感觉到一种不协调之感。
一方面是因为他修为境界有限,此外还因两者根源不同,再加上那三十六路武技乃是专门为破斗胜功所创,所以能带来的提升自然有限。
庒晓又问李定:“接下来你有何打算?”
李定回答:“我与百里淳有过约定。接下来就是回恒国,履行约定的时候了。”
听了这话,庒晓眼神微变:“有些事我得提前告诉你。”
李定听出庒晓语气不对。
“现在的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庒晓严肃的对李定说。
……
三日后,李定回到了恒国的茂阳城,当日接到旨意,进王城参见恒国王任穆公。
如他所料,百里淳自然也在。
当李定告知任穆公自己已做好开宗立派的准备时,后者没有接话,而是看向一旁的百里淳。
百里淳让李定先坐下,又亲自为他倒上一杯热茶:“恭喜你修为大进。七国对永朝的战事已告一段落,现在南赡的局势你可清楚?”
“愿闻其详。”
“此战过后,永朝近一半的国土被七国所分。”百里淳说,“东面的兰水国和信国在战事中途结成联盟,因此所夺下的地盘最多。”
“兰水和信皆是大国,结盟出军有此收获,倒也不意外。”
“不错,但可惜的是,中途生变,否则……”
“您说的变化,是指这场雨?”
“若只是天时不凑巧,倒也不至于完全遏制各国军势。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一直在北泽洲游学的永朝重臣公孙豹回来了。”
公孙豹乃是永朝宰相,同时也是赫赫有名的武道
强者,虽修为不及雷被,但也是上二境的高手。
他在南赡洲交友广泛,尤其在几个大国朝廷内都有不错的人脉关系。在此时赶回,自然是为了把永朝从水深火热中救出来。
百里淳对李定说:
“公孙豹少年时曾在玉枢观进修,与现在的副掌教关系不错。玉枢观地处云中国,云中恰好又在永朝、兰水、信三大国之间,因此他先借助玉枢观打通与云中的关系,令永朝于云中暂时休战并交好,再借此切断了兰水与信的联合之势,从而消除了永朝最大的威胁。”
李定接过话道:
“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七分永朝,本来各国都打着自己的算盘,想要趁此机会扩张本国的势力,兰水和信原本就是强国,联合之后更是势不可挡,若此战虽削减了永朝的力量,但却太过助长那两国势力,也不好。”
“不错。见两国联盟有取永朝而代之的趋势,我们便计划联合柔然和永朝,反过来制衡那两国的。”
“联合柔然倒是好说,但永朝……不久前还是敌人,现在却主动要求联盟,恐怕得付出一些代价才能成事吧?”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恒国王任穆公也终于开口了:
“公孙豹提了条件,要我国将战事中夺得的永朝十二座城池归还给他们。”任穆公说。
“答应了?”李定问。
任穆公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没有回答李定的问题,而是继续说:
“却没想到,公孙豹这人拿回城池后,却出尔反尔,一直借口拖延,没有与我们定下盟约,反倒是与另外几国频繁勾兑,竟然有反客为主,带兵进犯我恒国的企图。”
“我记得当初七分永朝之时,也并非恒国带头第一个出兵的吧?为何现在会将矛头对准我们?”
“近来也有传言,说当初掀起这场战事的幕后推手就是我们恒国。”百里淳接过话说到。
李定不解:“为何他们会知道?”
“一种可能,是秘密已经被公孙豹的人打听到了,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并不知道七分永朝计划的策划者是我们,但也以此为借口把帽子扣在我们头上。”
任穆公补充:“无论如何,目前局面,反而对我国十分不利了。”
“明白了。”李定冷静的回答,“我能帮忙做些什么?”
百里淳说:
“为今之计,最好的结果,当然是能破坏永朝与另外几个大国的合作。在这期间我会动用自
己的人脉关系,前往各国出访,希望能有所转圜。
“不过,我们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任穆公接话,“若是永朝真与兰水、信等国结成联合……”
“若真到那时,大军来犯,除了割让城池,我们还得推出一名‘罪魁祸首’,作为当初发动战事的替罪羊,以平息永朝的怒火。”
百里淳的话虽然说得委婉,但其言下之意,就是要让李定来当这个替罪羊的意思。
幸好李定早在三天前便从庒晓口中得知这事了,因此他也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总之,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不能让永朝与别国达成联盟,对吧?”李定问。
百里淳眉毛一挑,看着李定,没有说话。
李定站起身,朝端坐王位上的任穆公鞠了一躬,然后说:
“大王,若我能解决此事,之前您向我许下的承诺是否可以实现?”
任穆公有些不信任的看着眼前这年轻的少年,又将视线转向百里淳,寻求后者的意见。
“若你能有解决的办法,那自然是最好,你的要求自然也不成问题。”百里淳回答,“但若不行的话……”
“若是不行,我愿意承担一切罪名和后果。”李定斩钉截铁的说,“任凭处置,绝无怨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