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鬼剑记 > 第161章 驾临飞雪
    几日忙碌,新的一年终于在这满是杀戮的日子中如期而至。指数可惜,这一个新年,注定了没有往年的平和欢闹!

    除夕当晚,秦王宫中聚满了人,却不是像以前那样出席宴席,人群聚集在乾清殿,各组等候着命令听候调遣。来来往往的斥候传令人,脚步纷飞在各部穿行,王宫中几座宫殿已经被改装成了临时的指挥所,专供各军议事。

    身为一国领袖的秦王在这时自然是忙的不可开交。不仅各部官员的填补调动需要他过目,各军的动向也需要他把关。四大宗门的顽抗程度还要在他预估之上,当这四家彻底发疯,竟是都胜过与骊国的大决战!不过,这反倒是加深了他要收服修行界的决心。这样的力量,若是无法真正掌控,如何做到完胜于他国?

    对上这样的对手,尤其各还有一位道二十三以上,想要获胜光靠着单一的军队堆积是不现实的,还需要个合格的统帅!

    镇南王徐骁,骠骑将军汤臣,禁军统领金淼,三人可各率兵征战一处,只是还剩下一处……虎符中倒还颇有些优秀将领,可都是不到危急存亡之际不得调动的存在,这时候若是他再进入祖祠去征求列祖列宗的意见是来不及了,那么便只有他御驾亲征,亲自带兵平了这最后一处!

    佛道儒三家虽强,但这一次他派去的都是久经锤炼的重骑兵,硬碰硬未必没有一拼之力。但这飞雪山庄却是个大问题,掌门人萧程在这四家里本就是单体战力之最,飞雪山庄又净是剑修,这一处战场是最难定夺的!

    秦王拿定了主意,龙袍褪下换作一身陨铁打造的威武战甲,与其他服饰不同,这铠甲上并未雕刻巨龙,而是换作了一头斗龙杀蛟的犼,麒麟似的身躯翻腾着,凶煞之气随即迎面扑来。

    “飞雪山庄前的骑兵便先撤回吧,调去帮其他三处战场。至于这山庄,朕亲自去一趟!”秦王整顿好盔甲,长吸一口气,化作滚滚声浪回荡在整座王宫上:“龙骑军,集结!”

    秦王宫一处常年封锁不许他人踏足的的地方,在这一声号令后如同冰裂的春江,翻涌起来。从被封禁的界限向后,逐渐显露出一大队宛如磐石屹立的身影,沉重的压迫感从那魁梧的身躯上传出,一动便是撼天动地的如雷脚步,踏的整座京都为之颤抖!

    在这一处不过千米长宽的地界上,走出来阵线拖延十里的一支军队。不知那空间内里有多么广博,只见得那军队似无穷无尽,一路延伸,十里阵线从乾清殿拉出城门不止!

    再往下看,这一支军队有个极恐怖的特点,在座下的不是战马,而是一头头生着板甲的地龙!粗壮的铁灰色躯干从板甲下伸出,牢牢抓在地上,撑起那小山似的身躯。生着独角的笨重头颅上一路向后延长出倒竖的骨刺!中间背脊处有一骑兵驾驭,在那装甲下波动着直逼神桥的澎湃元气!

    大秦骑兵之最,龙骑军!

    秦王立在殿前的台阶上,在那无数的地龙中有一头最为雄壮的猛抬起身,背后的骨刺自然分开,在背上形成一方座位。秦王便飞至那地龙身上,双足在地龙板甲上跺了跺,地龙便发出一声浑厚的吼叫声,无数头地龙随着这地龙王,浩浩荡荡朝北边奔去!

    与此同时,徐骁三人亦是各带着一枚帅印从城门飞起,元气化作翅翼在背后展开,划破夜幕赶赴战场。从这时开始,战局由他们说了算!

    ……

    飞雪山庄,正在剑阵中冲杀的重骑兵忽然听得耳边一生号角,顿时黑甲上荡起一层黑色的涟漪,向外蔓延宛若山脉生长,震的八千剑修不敌,舍下他们后撤。

    趁着这空荡,上一刻还在鏖战的骑兵竟是舍下这战场撤退了!

    飞雪山庄一众剑修看着撤回的军队,心头没了半点欢喜。凭着修道者对前路那点微薄的感应,他们能察觉到前方的危机。与骑兵压阵不同,这是真正的毁灭性打击!一直不曾动手的萧程知道的更清楚些,他知道前方这一战的艰险。这之后,便是大道之争了!

    ……

    京都城郊,独自领着一大队人马追击暗谍的秦魁终于在一条小道上将其截获,甚至没有拷问便当场格杀。天网的存在,意义只在于清理这些隐患,找出来,杀了,这是唯一的流程。

    “可算是给清理干净了,各地名单都已经散出去,该是能平安过个年了!”秦魁有些乏力地坐在石头上,这两天他是累的不轻,不查不知道,京都城里的暗探简直多的离谱!这么不眠不休地逮捕,还是耗了足足四天。

    “年关了吧?今日早些回去,还能陪家里人过个年!”秦魁伸了个懒腰,准备带人归去。这些人毕竟与他不同,家中老小还在等他们回家,早些回去也能早些吃上年夜饭。

    众人闻言,纷纷起立朝京都城赶去。路上却见空中划过一道纤长的光波,没入秦魁的耳中不见。他们认得,这是一种特殊的传讯手段,能做到即时传输,就是消耗大了些。

    秦魁听着,无非是如何对四大宗门用兵的话。这事免不掉的!不过,听到秦王率龙骑军御驾亲征飞雪山庄,他脸色却忽然变了。飞雪山庄是何地?那是他师兄萧程的地方。萧程是何人?剑神的亲传弟子,与他一样,萧程身上必定是有保命剑气存在的。而按照萧程的性子是不会到处惹事,那么这剑气定是还有留存!若是秦王不甚触发了这剑气……

    秦魁猛打了个寒战,这哪是打仗去了,这是同归于尽去了啊!

    他不敢耽搁,当即召出白狼火急火燎朝着北边飞去。毕竟若是萧程没有保命剑气,那么在那一支龙骑军冲击下迟早要饮恨陨落。一是亲爹一是师兄,两边都是他的亲人,死了哪一边他都得多一桩丧事!

    秦魁至此还是想不通,为什么秦王的计划一定就要从四大宗门开刀,也想不通萧程代表的山上修士为何要对大秦的统治如此抵制。实际上,如果不是整个修行界联合起来抵抗,单靠一个宗门的实力绝无可能与一个国家抗衡。甚至在养兵多年的大秦,整个修行界的实力加起来兴许还不够。如此负隅顽抗,不过是徒增些杀戮罢了!为何就不能放下那些骄傲来换得平安?

    “山上,山下,是两个世界!修行一途,除却兵家,都是走的个体战力的路子,因而修士每日心中所想,不过是如何能压倒对手夺得更好的资源。但即便是最低微的修士,也要强上一般人数倍,对高阶的修士而言,其实凡人与他们早已不是一种生物。兵家与其他修士最大不同就在于此,他们会将凡人的力量整合,行成远超其他修士的力量。所以修行界不会容他,最后才使兵家修士自成一派,开创了世俗的王朝,与山上宗门彻底划清界限。山上修士看不起兵家修士自身道行浅薄,而兵家修士又看不惯修行者的高高在上自命不凡。两种截然不同的大道,和不起来!”

    秦魁听着,有些迷惑。他曾见过神庭的精锐,无一不是修为在身。战力高到离谱。这便是证明,兵家与修行,并非绝对的对立,彼此联合还要强出许多。那么为什么不能将其整合,形成全新的格局?

    秦殇璃听的他这想法,幽幽一叹,问道:“哥,你知道世上天才最痛苦的是什么吗?”

    “什么?”

    “是超过这个时代的眼界与天分!”秦殇璃神色萧索,落寞道:“时代总是如此,他们会选择停留在相对舒适的原地,因此他们会习惯性的恐惧超过自己的事物。你的眼界被拓的太远,不知觉间你看一切的眼光都是以一个未来的角度。于今天,这便是天方夜谭!你提出这种言论,便是怪物,是祸害,这时代便容不下你了,你只能独自一人远行,去寻找一个适合你的时代,在那里成为一个不那么出众的庸人!”

    秦魁似懂非懂,细想确实如此。相较于传承从未断绝的神庭,九州其实才发展了几百年的短暂时光。现如今神庭大军已经可以顺天河而来,可以调动起天象实行打击,可以将注世眼放在每一座天地,可以做出一件又一件现在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

    这是否也是大秦未来的方向?又或者说,这一切仍旧是处在一个怪圈之中,不断地轮回重演?细细想来,九州等天地于神庭,不正是家畜于农夫。农夫可以随时杀鸡宰鹅,神庭也会随时降下神罚。今日的神袛,或许只是率先成长起来的先民,而所谓万神之乡,更有可能是这个纪元发育最早的一座王朝。若是如此,那么他不敢想像若是有一天大秦成了第二个神庭,会是个什么景象!那时还会有明君,会有仔细去看天地间每一株草木情况的君主么?或许是没有了吧!或许秦王是对的,未来的世界,或许并不需要君主的存在,他需要体会得了民间疾苦的人引导一个正确的方向。今日的一切,在将来是否还有价值?

    一连串的疑问,涌上他心头。他无法解答,也害怕有一天会见到解答。如果屠龙的勇士,最后饮下龙血成为了新的巨龙,如果革命的英烈成了暴君,那么这一切有何意义?无意义的事,做了有何用?

    “世界一直是个怪圈,兜兜转转最后遇到的一定是那个神似的结局,没有理由不怀疑这一切。但现在却还没必要。”

    “未雨绸缪吧!如果在一开始便扭转方向,或许能从圈子里跳出来!”

    “你绸个屁!你连茅屋都还没修起来,超前想这些纯粹是闲操心!掂量着点吧,有些事急不得,急了反倒不美!”

    秦魁只是点点头,不置可否,注意力又放回了眼前的战事上。未来先不说,眼下自然还是这战事。他倒也真是闲操心,修行半点不高,管的却一点不窄!一边行着,他将秦王和萧程都埋怨了一通。这两人才真像是父子,都是又臭又硬的脾性,都是两块石头!撞到一起,那就是火星四溅,要引爆整个炸药桶。他可不希望还没看到未来就让这炸药桶炸死了,因而这两人是要尽全力阻拦的。拦不拦的下先不提,阻拦的心是不可少的。礼轻人意重,万里遥远他也得把这人头给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