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苍云歌 > 第二百一十九话,赵唐平川之战
    唐皇留阳元年一月,云霄殿

    张梅盖着被子,脸色苍白。沐留纯则坐在床边,看着脸色苍白的母亲,心里好不难过,自己并不是在乎王爵,自己在乎的只是自己的亲人,但可惜沐留阳不懂。自己上书了许多次,冬天用的煤炭就是批不下来。仅剩的一点也快用过了。。。。。。“纯儿,你不冷吗?快盖上被子。。。。。。”张梅的声音十分虚弱,沐留纯看着母亲,忍不住握住了母亲的手,母亲的手冰凉!“母亲,纯儿让您受苦了。皇上也不管您。。。。。。这世道,改了得了!”

    张梅轻轻地打了沐留纯的手,不满地说:“你哥哥是皇上,你是臣子,就不该有这种心,看来皇上惩罚你是应该的。要我说,等风雪停了,你进宫去,和皇上好好说说,说不定就好了呢。”看着母亲殷切的眼神,沐留纯缓缓点头。

    过了一会,沐留纯感觉风雪变小,便入宫前往清凉殿。

    “臣沐留纯,拜见陛下。”沐留纯跪拜在门口,他的声音,沐留阳十分陌生,听到他的名字,沐留阳先是一惊,随后立刻出门相迎,看到真的是沐留纯,急忙将其扶起,带到内室。沐留阳坐下,有些激动,问道:“吾弟,今日怎么有空进宫啊?有什么困难告诉朕,朕一定办,亲力亲为。”说完笑了笑。

    沐留纯抿着嘴,点了点头,说道:“皇上,家母重病,冬日里没有煤炭,手脚冰冷,臣。。。。。。不敢多言。”

    沐留阳拍案大怒:“这帮下人怎么回事?朕虽撤了你的王爵,但毕竟还是优待朕的弟弟们的,朕所有的弟弟,冬日煤炭都是用不完得用,怎么子纯这里出了问题?”沐留纯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沐留阳皱着眉头,思索片刻,便将手放在沐留纯的手背上,说:“吾弟放心,朕一定查明原因,给吾弟一个解释!等吾弟离开,朕会让倪相,为吾弟送去煤炭、肉类以及好酒,赔个不是。吾——”话音未落,沐留纯便跪在地上,磕了个头,大声说道:“皇上!臣不在乎爵位,臣愿鞍前马后地跟着皇上,永不自立门户!”沐留阳笑得是合不拢嘴,急忙将沐留纯扶起,说道:“子纯,这是做什么?你与朕皆为先帝之子,也皆为唐民,自然是一起为唐国尽忠尽力。这样,明日你便去御史典就职。”

    “谢皇上恩典!”沐留纯又跪在地上。

    出了皇宫,沐留纯走在大街上,双手紧紧握拳,咬着牙叫着一个人的名字:沐留阳。。。。。。

    回到府中,异常寒冷,觉得不妙,进屋一看,母亲张梅已经病逝。。。。。。床边,还有一张手帕,但有些特别,仔细一看这原来是一封信,是沐留纯离开之后,张梅所写:子纯,

    沐留阳继位为帝,已然开始清算当年的旧账。当年先帝封王,丞相陈霄清查夏正大案,得罪了还是太子的皇上,如今先帝薨,皇上清算潞王党人,陈霄被逼自尽、你舅父张若灵于南阳郡被逼自尽、你舅父张若谦于岭北郡病逝,我早已得知了情况,这次叫你入宫求情,就是为了让皇上饶了你,你好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母亲身患重病,命不久矣,何日寻死也都是一样的,母亲会在天上看着你的,你要好好的。——母,张梅。

    看完,沐留纯已泣不成声。

    “沐留阳,你给我等着!”沐留纯大声怒吼道。

    第二日早朝,沐留阳坐在君台上,大臣们礼毕后,开口:“朕昨日得到了西三郡的文书,知道了西三郡的兵力、粮草以及兵械的情况。成郡自然不用多说,当年怀柔兵乱,成郡首当其冲,叛军甚至攻到了成都城下。这一次,朕统三郡兵力,以及大西军猛攻北赵,朕要求你们拿下失地!以慰先帝在天之灵。”兵部尚书武义均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兵部与工部联合建造的三联投石车已经完毕,共一百台,臣请皇上将投石车开往前线,以助唐军神威!”

    沐留阳点了点头,说:“好!收复失地,朕会在秋城,等候消息。”

    唐皇留阳元年一月末,大军进攻西抚郡。没过几日,唐军便攻克了唐国边界与平川之间的几座小城,赵军虽然战败,但损失并不是很大。二月初二,唐军猛攻西抚郡,一直到二月中旬,唐军都未能攻克。唐军每日在城下损失数千人,这么多天,白白阵亡了数万将士,一封封战报传入秋城,沐留阳也有些坐不住了。

    其中有一封,便是说赵军突然出击,袭击大西军倪师部,倪师重伤的消息。沐留阳交给倪歌看,但倪歌却面不改色地站在沐留阳的身边,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倪师可是你的儿子啊,朕看你一点反应都没有。”说完,沐留阳转身望向倪歌。

    倪歌站在他的斜后方,眼睛目视前方,说道:“回陛下,倪师虽然是臣的儿子,但更是唐国的子民,为唐国尽力是必须的。如果可以用臣的儿子的命来换得收复西抚郡,臣会爽快地交出臣的儿子的命,毫不犹豫。”

    话音刚落,沐留阳犹豫了,随后才缓缓点头:“钱无量,朕知道你是秋城县令,这么多年不求升职,一直在这,政务公文丝毫不乱,朕该怎么嘉奖你呢?”钱无量缓缓跪在地上,说:“老臣别无他求,只想为唐国尽忠尽责,直至死去。”沐留阳点了点头,站了起来,对周围的官吏们说道:“看看看看,这才是朕的忠臣,一心为国。先帝知道唐国有如此的忠臣,泉下有知,也会十分开心的。钱无量,朕任命

    你为御史典,协助朕监察百官。”

    钱无量哆哆嗦嗦地叩首道:“臣遵旨!”

    这时,施志文走了过来,跪在地上,拜安后说道:“臣,莽郡郡守施志文,拜见皇上。”沐留阳抬了抬手,让他请起。施志文谢过皇上之后便站了起来,弯着腰说道:“皇上,如今战事不下,臣倒是有个好主意。”

    沐留阳望向施志文,问道:“何主意?”

    “如今西抚郡落入北赵手中,但大部分还是唐国子民。北赵皇帝石璋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一直安抚。郡守耿舟战死,新接任的郡守名叫赵同,与莽郡佥都使陈玉乃好友,在西抚郡未被抢夺之前,偶尔还会有书信联系。但,这个赵同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贪。赵同收买石璋太子石懿,才求得西抚郡郡守之职。不如派陈玉入百兴与平川,散播谣言,使反间计,离间石璋与石谆,再让赵同开城,西抚郡岂有不破之理?”

    沐留阳深呼一口气,点了点头,问:“仲康,你觉得如何?”

    “非常好,但臣不知陈玉与赵同感情如何,人如何,所以不敢枉妄加猜测。”

    听了倪歌的话,沐留阳很是满意,说:“这样,施志文,你让陈玉见朕,让他重新复述一遍这个计划,让倪相审视一遍,觉得可,再派他前行,如果不可,那就这样吧。”

    “是。”

    北赵都城百兴,石璋接到战报,自从那段时间之后,石谆军就没有动作。“子懿,朕已经发了那么多令,为何石谆迟迟不进攻?唐军战事失利,这是乘胜追击的好机会啊!你看看这个石谆回朕的是什么?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话音一落,石璋大怒,将书信扔在地上。

    石懿拾起书信,又放在案上,说:“父皇,石谆带兵多年,也许他有自己的见解呢?儿臣相信,这一战,北赵必胜。”

    “为何?”

    石懿走上案前,在石璋的耳旁耳语几句,石璋立刻露出了笑容。“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