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苍云歌 > 第二百六十三话,后起之秀道氏(二)
    张日正在房间内收拾衣物,桌子上摆放着的,是张日写好的请愿书。这时,芮庸推门走了进来,看着收拾行李的张日,缓缓开口:“你真的要走吗?”张日听到了芮庸的声音,停了下来,但并没有转过身。“皇上年轻有为,不需要我了。”

    “你说的,二十年平天下,难不成你要食言?”

    张日缓缓转过身,说:“我现在只是户部尚书,上一任户部尚书是谁你知道吗?梅之锦是什么人?让我没想到的是,你们竟然连他都不放过。”说完又转过身却听到了拔剑出鞘的声音。芮庸开口:“如果你不能为唐皇效力,我就必须要杀了你。”

    芮庸本以为张日会怕,没想到张日转过身看着芮庸笑了笑:“其实你这么说我还是很高兴的,不过我意已决。我知道你已经在城外安排了重兵,我必逃不出丰京。不过,我也要这么做,人就是这样,人为知己者而死。唐景帝是我的知己,他死了,我也不独活。”

    芮庸听完再也下不去手,手中的剑掉在地上,人也瘫坐在地上。任由张日走出了房间。

    夜晚,沐聿文请芮庸与沐廷宁在正统殿喝茶。这时,兵长走了进来跪在地上禀报道:“皇上,埋伏在城外的军士已经杀了张日。”沐聿文点了点头,摆了摆手让兵长离开,随后便看了看身边二人的反应。沐廷宁倒是还好,面无表情,而芮庸却是如坐针毡。

    “芮庸,你怎么了?朕看你心神不宁的。”沐聿文饮了一口茶轻声问道。

    “额,陛下没怎么。”

    “朕觉得,你是心疼张日了。毕竟张日是你推荐来的,更是先帝的谋士。芮庸,朕和你说,帝王之术就是这样,他对先帝还是对朕,都是君臣关系,君是君,臣是臣。他和先帝关系密切,但朕不喜欢这种人,有什么问题吗?唐国形势严峻,难道堂堂大国找不到第二个谋士了?”说完,沐聿文又喝了一口,接着说:“朕不是开拓之君,但会遵循先帝的法则,接过光复大唐的重任。”

    唐景帝七年十一月,丰京城正统殿

    沐聿文登上大殿,面朝百官,眼下却少了一个人:芮庸。“沐相,芮相人呢?”沐廷宁走下相台,跪在地上说道:“启禀陛下,芮相病了,已经好了几天了,臣差了太医去看过,服用了几服药,可还是不见好。”

    沐聿文坐在君台望着沐廷宁欲言又止,他轻轻地摆了摆手让沐廷宁回到位置上,随后接着倾听台下大臣们的上奏。

    下了朝,沐聿文亲自前往芮府看望芮庸,他坐在芮庸的床边,看了一眼床边桌子上早已凉透的饭菜,又看了一眼脸色苍白的芮庸。“芮庸,你说说你,为什么要替张日说话啊,让朕生了杀你的心

    。你很有才,朕承认,也是朕继位的功臣,但是朕没办法漠视这一点,朕向你道歉。”

    “皇上是天子,帝王之术就是如此,不必道歉……”

    听到芮庸的声音,沐聿文惊得站了起来,紧紧地盯着芮庸。“你……”

    “皇上不必担忧,臣这是流光返照。君是君,臣是臣,这是陛下教给臣的道理,臣愿意在天上看着陛下一统天下……”话音既落,芮庸的手便耷拉到一边,不再动了。沐聿文站在原地看着眼前这个刚刚过世的人,竟然不知该说些什么,他抿了抿嘴,竟然觉得眼眶有些湿润。第二天一早,沐聿文为芮庸钦定谥号“唐光文公”。

    唐皇聿文元年二月,莽郡郡首秋城郡守府内

    夏雨病逝之后,宋昱继任郡守。此时的宋昱,满头白发,早已没了当初书生意气的风华。宋昱的对面站着新郡府督事李亨。李亨的身边站着佥都使高扬。晚上,宋昱看着桌子上的莽郡地图,迟迟不肯休息。高扬正准备劝说他休息,宋昱突然问道:“高扬,我们还有多少人?”高扬顿了顿,说:“莽郡先存唐军算上老弱病残,一共九万。”石曜称帝之后目中无人,接连进攻唐国土地。唐景帝病逝之后,更是肆无忌惮进攻莽郡。再加上蓝州郡也是这种情况,根本没办法支援。“让我没想到的是,石曜的儿子竟然比他爹还要猛。石冶的大军现在驻扎在哪里?”

    “回大人,大营驻扎在莽郡西北的泉州。小股部队驻扎在秋城城外,人数很少,应该是南赵的先遣营。”

    “战报发没发给泉州的部队?”

    “泉州令已经战死了,如今泉州的交通通信全部中断。”高扬说道。

    宋昱叹了口气,用手抓了抓头发,却没想到掉了几根银丝。“把那盏灯换新,我再研究研究地图,你们快去休息吧。”宋昱轻声说道。李亨忍不住开口道:“大人,你已经连续看了好几个时辰了,您也很累啊,您也休息吧。”

    “李亨,我是郡守,你知道夏大人临死前对我说什么吗?他对我说,世间万物,唯国家大业为先。我放弃了我的妻和子,跟着夏大人来到秋城。如今我成了郡守,就要为秋城乃至莽郡的百姓尽责,我在一天就要保莽郡的百姓一天太平!”

    扬州,大邺

    “鲁王殿下,臣已经回到扬州,石东同意了。”柴方站在下面,一字一顿地说着。鲁王,名叫金超,是金叡第四子。金叡病重的时候,被金叡任命为监国。监国什么概念?一旦道帝金叡病逝,监国将直接继位为帝。

    金超站在君台旁,手扶着金栅,靠在龙柱旁。“本王知道了,与南赵结盟共同伐唐凉是陛下的国策,也是道国前进的必须计划。

    本王监国,会一直采取的,柴方,你还要离开道国,去出使唐国,本王需要知道唐国内部的消息。”

    柴方顿了顿,随后鞠躬道:“臣,得令!”

    南赵都城平川,太极殿

    石冶御驾亲征,石东驻守平川。坐在太极殿内,看着空荡荡的大殿,却也十分满足,石封站在他群臣台,面对着石东。石东笑了笑:“果不其然,这皇帝的宝座,真是舒服,怪不得谁都想坐。可惜啊,你石冶很快就不是了。”石封走上相台,却被石东制止在相台,石封愣了一下,随后从袖子中拿出一卷书,说:“父亲,这是平川指挥官程丕的信,以及石冶的数十条罪过。”

    让石封没想到的是,石东竟然接过信直接扔在了地上。“这还用看?程丕已经是我的人了,等石冶班师,我们直接来一招瓮中捉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