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掌秦 > 第12章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王寿等人拿下了浜水亭,乡里虽然并不知晓,但亭里早就传开了消息,之所以没有太大的反应,是因为各里本就各自为政,谁当了亭长,并没有什么区别。

    “二位放心,请回禀裴里正,老朽一定准时到。”

    第一个里,百里尧二人并没费什么口舌,这是一个上了年岁的慈祥老者,一口应了下来,这倒让百里尧有些意外:

    王寿和裴林的名头这么响么?

    到了第二个,百里尧才明白,想要将十里的力量聚集在一起,难度有多么大……

    “裴林?他算个什么东西?”

    一位身材同王寿一样彪悍的中年男人,坐在院落里,眼中满是不屑地看着百里尧二人。

    很显然,这是个硬茬子,但百里尧早就预料到也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笑着开口道:

    “这位大哥,你应该也知道,我们现在做的事是所为何由,一根树枝,想要折断再容易不过,可若是一捆树枝绑在一起,其坚硬程度将大大不同,如今暴秦不顾天下百姓的死活,总要寻一条出路不是?”

    这个道理,男人自然也明白,他之所以态度这般强硬,也是凑了巧:就在王寿等人“行事”的前一晚,他已然有了这个念头,只不过慢了一步罢了。

    被人抢了先,自然心中不悦,尤其是对方到现在才派人来找自己“入伙”,他感觉被人怠慢了。

    想到这,男人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站起身冷哼一声道:

    “哼!回去告诉裴林和王寿,老子不愿同他们一路,他们能做的,老子一样能做!”

    说罢,男人转身向着屋中走去,留下百里尧二人站在院子里对视。

    “这人留着终是祸患,让我了结了他。”

    说了一句,姜维就拔出铁剑,准备要了那男人的性命,却是还没走两步,就被百里尧拦了下来。

    只见百里尧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姜大哥且慢,再让我去劝劝,我相信他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既然百里尧这么说,且姜维也一直想要看看他这个娃娃“军师”,到底有什么本事,才收了剑,点了点头。

    进屋子的,只有百里尧一个人,那男人看他进来,也是将脸别到一边,索性眼不见心不烦。

    “敢问大哥如何称呼?”

    对这个问题,那男人并没有拒绝回答,但回答的声音却有些不耐烦:

    “无姓,单名一个荣!”

    很自然地走到荣的对面坐下,百里尧道:

    “荣大哥,我有个问题,想请荣大哥指教一下。”

    荣没有搭话,但也没有赶人,百里尧继续道:

    “照荣大哥的年龄,想必不是只身一人吧?怎么不见嫂夫人?”

    若是姜维说这话,倒像是一种威胁,可从百里尧这十三岁的孩子口中说出,却是让荣想不到那么多:

    “她……她出门去了。”

    从荣脸上的犹豫,百里尧看得出,他隐瞒了些什么。

    虽相隔不远,但一亩地有一亩地的土壤区别,这一路走来,尤其是这一里,庄稼的收成显然不怎么样,以百里尧的猜测,应该也只够交上赋税的。

    路上偶有骨瘦如柴的妇人孩童,沿路两边扒着树皮,应是顶做口粮之用。

    且刚刚在院中,他随眼瞥了一下院里的米缸,清清见底,没有一丝颜色。

    “荣大哥,我二人此来,一是告知你明日亭里聚首的消息,其二嘛,是给你“送礼”来了。”

    百里尧二人手上可什么都没拿,这点荣看得清清楚楚,这是送得哪门子礼?

    “裴大哥说了,我浜水亭向来有个传统,那便是一方有难、八方搭手,他知晓今年荣大哥这收成不好,已然在亭里准备了二百石粮食,荣大哥若愿意,随时可以拿回与里中乡人分摊,也算解了燃眉之急。”

    要知道,亭里的粮仓总共也不过六百石,一次性拿出三分之一,百里尧可是下了很大的“本钱”。

    虽然这二百石粮食,省吃俭用也不过整里人两个月的口粮,但这可是救命的粮啊!

    恰逢此时,院中传来了对话声,向外望去,一位妇人拉着一个孩童,孩童的手上,还挂着一个木筐,筐里面正是一片片树皮。

    “当家的,有客人来了怎么不提前告诉我一声?你看我这,家中也没什么准备,”

    说到这,妇人将孩童的木筐向身后藏了藏,继续道:

    “你们先坐,我去弄些吃的来。”

    看着妇人快步走出院子,荣的脸上闪过一丝惭愧,那孩童跑进屋子,将木筐放在桌子上,欢欣雀跃地道:

    “爹爹!爹爹!你快看!这些都是我扒下来的!娘说了,足够我们吃七天了!”

    铁汉也有柔情之骨,荣的眼中有些湿润,声音也有点颤抖:

    “听话,去院里玩去。”

    孩童一蹦一跳地出了屋子,又只剩下了他们两个人。

    “荣大哥,天公无情人有情,您就忍心看着这整里的百姓,就这么活活饿死么?”

    百里尧的话音刚落,荣就站起身道:

    “别说了,明晚之前,我一定赶到亭里,希望你能够兑现你的诺言,不送了。”

    事情达成,百里尧自然心中欢喜,告别了荣,来到院子里,姜维上前问道:

    “如何?”

    百里尧点点头:

    “走吧,还有七家呢。”

    剩余的七里,情况都要比荣这边好得多,大多无需百里尧多言,纷纷应承下来,也有两里一开始不怎么配合,被姜维用铁剑一吓,也都服了软。

    事情办妥,百里尧回到亭里时,已然天黑了。

    “怎么样?”

    提前给百里尧留出的饭菜,就摆在院中的石桌上,百里尧坐下还没动筷,裴林就忍不住问道。

    边吃着东西,百里尧边道:

    “裴大哥,明晚就靠你了。”

    听百里尧这般说,裴林也明白,这是一切办妥了。

    就在裴林准备起身走向房间的时候,百里尧的声音却再次响起:

    “对了,我答应了荣里正,从粮仓中分出二百石粮食,救济他们里中的乡亲。”

    裴林顿时怔在原地,接着猛地转身,脸上充满不可置信地表情,惊呼道:

    “二百石?给了他们,亭中和我们里的百姓吃什么!”

    已然料想到裴林会有这么大的反应,百里尧继续道:

    “粮食没了,可以再想办法去弄,若是人饿死了,谁还与我们共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