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掌秦 > 第17章“进货”
    富绅带着人离开,那店主和妇人赶忙拉着两个孩子,跪倒在百里尧身前,不停叩谢着“救命”之恩。

    不论百里尧怎么想要将他们拉起来,他们都没有丝毫停下的意思,店主的额头处,已然渗出了丝丝血迹。

    裴林抬手挡住百里尧,低声说了句:

    “就让他们拜吧,你受得起。”

    在那个人命如同草芥一般的时代,缺的就是百里尧这种“良善”之人,且这“良善”有个前提,那就是你具备帮助别人的能力。

    裴林方才有出言帮忙的机会,但他选择了沉默,这也是受了那个时代的局限性所致,可悲、无奈……

    也不知过了多久,店主一家才站起身,妇人带着孩子们回到后院,店主留下商讨接下来的事:

    “还不知小大人姓名?”

    百里尧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也顺带介绍了下裴林。

    在县城中,亭长和亭佐,着实算不上什么大官,即便普通百姓,也并不放在眼里,也难怪店主有些担忧:

    “方才那人,乃是本县县丞的父亲,仗着自己儿子身居要职,在渭县几近只手遮天,他应下一月之约,那便一天也不会通融啊!”

    先前急言出口,百里尧也没来得及考虑这么多,现在得知这层关系,也略微皱起了眉头。

    良久过后,裴林出了个主意:

    “惹不起还躲不过么?跑啊!”

    但若是就这么跑了,岂不将百里尧从商的打算,彻底萌杀在摇篮里了么?

    看向店主,百里尧道:

    “这位大哥,你可否信得过我?”

    店主一愣,下意识地点了点头,百里尧继续道:

    “虽然一月的时间的确有些紧,可也未必就一定筹不到税钱,你若是信我,就让嫂嫂带着孩子同裴大哥离开,这样即便一月之后,我们拿不出税钱来,脱身也方便一些。”

    店主当然同意百里尧的提议,可裴林却是不干了:

    “让你单独留在这?不行!太危险了!”

    百里尧可是“军师”,虽说一切都在步入正轨,可万一哪出了纰漏,可是还需百里尧填缺补漏的,没了他,那一摊子事,谁能拍着胸脯做出保证呢?

    百里尧笑了笑,像裴林解释道:

    “裴大哥,你不必担心我,我既然选择留下,就是有一定的把握,退一万步说,到时再跑也来得及啊!”

    话虽这么说,裴林还是觉得不妥,场面一时左右不定,陷入了僵局。

    时间分秒流逝,百里尧再次给裴林吃起了“定心丸”:

    “要不这样,这店铺想要正常经营,也需要些本钱,你先回亭里,派人送来一百石粮食,再让荣里正同行,先让我试一段时间嘛!”

    说到最后,百里尧的声音变得奶声奶气的,孩子的撒娇方式,对早年丧子的裴林,还真“杀伤力”不小。

    沉默了良久,裴林终是做出了妥协:

    “半个月,最多半个月,若是没什么起色,你必须离开渭县!”

    见裴林松了嘴,百里尧赶忙信誓旦旦地举起手道:

    “我办事,你放心!”

    时间不早了,裴林没有在渭县过夜,赶路回往了浜水亭,同行的,还有那妇人和两个孩子。

    经过了一晚的交谈,百里尧对店主的身世、习性,大致有了了解。

    躺在床铺上,百里尧看着屋顶上的房梁道:

    “张生大哥,在这集市上,什么货物最为紧俏好卖,什么最为寻常廉价?”

    既然要做生意,百里尧就要清楚各种常见货物的基本市场。

    “最紧俏的,自然是盐和铁器,可这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下,再剩下的,也就是粮食、布匹、陶器、珍宝。”

    盐和铁的流通,受到中央管制这点,百里尧当然知道,可张生既然能这么随意地说出来,也就代表,这管制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格。

    可人生地不熟,在起步阶段,还是卖些稳妥的货物为好。

    “张大哥,这些货物中,应该是珍宝最为贵重吧?”

    “没错,往往一块好玉就能卖上几千石粮食,有时候我真想不明白,不就是块发光的石头么?”

    嘴角微微上挑,百里尧心中已经有了盘算,一切都要等到明日的粮食送到,就可以付诸于实际了……

    “荣大哥辛苦了,快进来坐!”

    天刚亮,荣和几个乡里,就赶着牛车送来了粮食,之所以不用马,是因为马在那个时代,并不是普通百姓能用的,异客他乡,还是低调些好。

    卸下的粮食,几乎堆满了整间店铺,那几个乡里赶着牛返回,荣则是被百里尧留了下来。

    只见百里尧从怀中拿出一块布匹,布匹上隐隐画着些图案,荣接过,仔细看了一番:这么像是地图?

    没错,这就是百里尧半夜起来画的一张图:

    “荣大哥,我需要你帮我跑一趟郡里,按照这图的指引,带一个消息……”

    目送着荣离开,百里尧伸了个懒腰,回头看了眼店铺里的粮食,自顾自地道: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哪知这句话正被从后院走出的张生听到:

    “百里兄弟,你说要余下一些粮食?余多少?”

    ……

    用了一上午的时间,百里尧在张生的陪同下,逛遍了整个集市,第一桩生意,也有了头绪:换布!

    选定了一家布匹成色最好的店铺,百里尧进入其中。

    “呦!选点什么布料?”

    掌柜的热情好客,身上穿着的,乃是上好的绸缎制品,看上去家境殷实,但百里尧发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他半挽起的袖子下露出的手臂!

    那细弱至极的手臂,映衬着他的生活并不怎么样,衣着华丽,也不过是做个外人看的。

    四下看了一圈,百里尧才开口:

    “掌柜的,你身上这绸缎不错,不知店里还有多少?”

    要知道,绸缎在当时,已经算是布匹中最名贵的品种,掌柜的以为来了“大客”,脸上的笑容都更胜了几分:

    “小兄弟若是真心要买,二十尺我还是拿得出的。”

    二十尺,足有四米多长,这的确不是一桩小买卖。

    “不知价钱如何?”

    无商不奸,虽然秦时要求明码标价,可还有不少商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以此来避税。

    “一尺布,二十石粮食。”

    大致换算了一下价格,这掌柜给的,着实是砸冤大头的价格,百里尧面色一冷,转身就向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