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孝,来,这是哥哥给你带的好东西。”
??深夜,张伯大悄悄把张仲孝叫了出来,拿出一包东西,塞到他怀里。
??这是他从书塾回来时,同窗所赠的糕点肉干。
??张伯大早就知道自己这继母偏心。
??而且时常对仲孝有打骂之举。
??也就是他年龄较长,又在塾中上学,许氏有所顾忌,才对他好颜相待。
??却也正因家中只他一人能去读书,许氏多有不满。
??张伯大知道许氏的心思。
??以他家中情况,供他一人读书,已经是山穷水尽。
??在许氏看来,这本该是属于他那个异父异母的幼弟的机会。
??其多次在其父张实面前抱怨。
??但张实虽然在许多事情上都表现得无所谓,甚至是有些糊涂。
??唯独在他张伯大读书一事上,十分坚持。
??无论许氏如何抱怨吹风,也没有动摇。
??将家中所有,都倾注其身上。
??张伯大不是张实,四邻的话他都听在耳中,记在心里。
??只不过为人子者,他也不能违了礼法孝悌。
??他做不出顶撞冒犯继母之事,却也无法坐视仲孝受委屈。
??所以他一直憋着口气,一心读书,要考出个功名来。
??只要有了功名,就能不负父亲期望,也能庇护仲孝,不再受欺。
??“慢点吃,别咽着了。”
??看着张仲孝狼吞虎咽地吃着东西,张伯大心中发酸。
??仲孝,你再忍忍,哥哥很快就能考取功名,到时谁也不能欺负你了……
??……
??江舟蹲在娑罗双树下。
??他这个状态,已经持续了几天。
??这几天他日子过得十分清静。
??什么都不用算计,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别提多自在了。
??连蹲在树下数蚂蚁这种事也干得出来。
??他是真的在数蚂蚁。
??当然,江舟还没无聊到这种程度。
??他只是在通过这种方式,在观察地脉、风气、水流等等。
??八门之中,各分五行,各踞九宫。
??五行之物已经让纪玄备齐。
??但刚刚收入的数百两金子,以为能缓上一阵子,没几天就差不多花了个精光。
??日子过得更加紧巴巴。
??但这一切都值得。
??八门之中,开、休、生为三吉门,死、惊、伤为三凶门,杜门、景门为中平。
??其实他现在备下的布阵材料有些敷衍,却也没办法。
??除开、生、死三门外,其余五门都可以放低些要求,不过是大阵的杀伤力稍弱罢了,但也足够用了。
??但剩下的三门却敷衍不了。
??开门居乾宫,五行属金,乾为八卦之首,为天,天父。
??乾纳甲壬,乾位有亥。
??亥为甲木长生之地,甲又为十干之首。
??所以开门为万物之始。
??此门一开,大吉大利。
??当然,大吉大利是对他这个布阵之人来说。
??开门为八门之始,八门之源。
??最是重要。
??布阵之物非稀世重宝不可。
??这类东西可遇不可求。
??但江舟发现自己恰好就有。
??枯荣双树。
??此门本需五行之金属,但枯荣树非普通树木。
??其中自有万物衍生之意。
??江舟再在其周围布下一个小五行阵,以双树万物生长之意,衍化五行。
??连带均为土属的生门、死门,也可一举而成。
??且三门以枯荣双树为根基,融而为一,一荣俱荣,更加牢不可摧。
??这对掌握了“奇门”之法,又有柳叶金刀中的沟通庚辛之金星斗之术的他来说,并不难做到。
??大阵一成,这八门便能演天地山川水泽,困人陷人。
??能化风雷水火、刀兵刑伤,亡人戮魂。
??阵枢不毁,大阵不破。
??而作为阵枢的器物,无论是枯荣双树,还是日月五星轮,本就非等闲可伤。
??布于阵中,即便是一品来了,江舟也有信心能挡一挡。
??“总算成了……”
??感受娑罗双树下的地脉风气流转,渐渐随阵运行。
??蚂蚁开始搬家,鸟儿开始落户。
??娑罗双树周围,五行之气运转,万物生灭。
??荣常之树上下生机勃勃,枯萎之树上下死气沉沉,泾渭分明。
??相连的树根盘绕,安忍如大地,不动如山嶽。
??树枝、叶子隐隐有丝丝庚金之气,锋锐无比。
??其大如壶的果子中,有汩汩之声,仿佛有神水流动。
??周遭温热如火炉。
??江舟拿出日月五星轮,朝双树之间一抛。
??日轮、月轮、五枚星轮,合共七枚,悬于双树之上。
??日月星三光齐现,一闪即隐,七轮没入虚空。
??高天,层层云气虚罡之上,几颗星辰闪烁,与之辉映。
??江舟这座宅院,顿时笼罩在一层难以捉摸的晦涩波动之中。
??“还差最后一个太阴之眼……”
??刚满意没多久,江舟又皱起眉来。
??他至今也找不到合适的器物,能作为太阴阵枢。
??江舟甚至都起了回吴郡一趟,到白麓书院打劫的意思。
??白麓岩上的那块玉壁是圣人手笔,多年来早已经得月华之神。
??月本就为太阴之神,白麓月壁虽然远远不及,却已有几分神韵,再适合不过。
??算了,看在李东阳的份上,这事不能干。
??好吧,江舟实际上也有点怕。
??儒门是个超大的马蜂窝,捅不起……
??正有些悻悻然,江舟忽然感觉眉心一跳。
??“嗯?”
??心中隐然若有所觉。
??这是……
??江舟近几日过得清静,不是在家中盘自太阴奇门阵、抄录彼世经文,便是往返肃靖司之间,遍阅经籍。
??与自己的修行两相映照,道行逾深。
??对于不久前开启的心眼,更加清明。
??儒经有言: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至人者,梦觉合一,能自持定其心。寤其是,寐亦如是也。其时有梦者虚,静极则明生,‘至诚前知’之谓也。
??这是儒门的至诚如神之道。
??道门有入神坐照,佛门般若观照,即便武道,也有心血来潮,都是殊途而同归。
??即是所谓金风未动蝉先觉。
??若有人心中有念,甚至是暗起加害之心,心念方起,便自生感应。
??江舟此前没有过此类体验,但此时心中却自发生起明悟。
??他也达到了这种境界。
??所以……
??又有刁民想害朕?
??心念一起,心眼洞开。
??以自家为中心,霎时间笼罩方圆之地。
??事物巨细,尽纳“眼”中。
??“是他?”
??过了一会儿,江舟眼底闪过一丝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