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回到三国收天才 > 十四章 比试
    杨修的谋划,曹冲自然不知。

    第二日,曹冲如约而来,主宾席上果然坐了伏完,孔融,伏典等人。

    杨修、曹植、丁仪等人坐在另一桌。

    丁廙换了一身劲装,手握湛卢宝剑,站在院中,仍然是一副手持重宝而不自知的样子。

    曹冲暗叹可惜。

    好好的神物,却蒙尘落在一个不懂珍惜的小子手上,还偏偏一脸嫌弃。

    曹冲看得摇头。

    伏完,孔融,伏典几人看到他进入院中,都一脸惊愕。

    嘴里好像在说他挺能掺和之类的话。

    曹冲微微一笑,并不在意。他手持一把制式宝剑慢慢走到丁廙对面。

    可能是一晚上丁廙想得太多,一脸萎靡不振的样子。

    两人气场完全不同。

    杨修一看,顾不得什么脸面,直接说:

    “曹公子,昨天提议比试时候有所疏漏,政论比试与文才比试说漏了。

    其实我们是准备与公子全面比试一回的。

    如果公子觉得我们没有告知清楚,因而有所误会,今日比赛也可取消的。”

    曹冲可不想失去夺宝的机会。于是回答说:“好的,几位尊者在席,如何比试你们划下道来吧。”

    “好吧。”杨修说。“武斗不用说了,一方认输就行。

    政论与文才比试,分别由伏国丈与孔大夫出题,胜负由伏国丈与孔大夫认定。”

    曹冲耸肩,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一个穿越者面对几个古代人,无论如何,还不能全面碾压吗?

    这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啊。

    孔融也正是他招揽任务之一。夺宝顺便折服折服孔融这真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啊。

    “行。”曹冲答复得挺快。“这就开始吧?”

    “那开始。”杨修说。

    丁廙剑法果然不错,曹冲一开始只守不攻。

    曹冲考虑过,既然要夺下重宝,最好让别人心服口服。

    不然巧取豪夺之名,传起来真不好听。

    因此,曹冲一开始只是守。

    丁廙剑法小成不可小视。

    剑法施展起来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大开大阔之中,竟然还能增加不少细致变化。

    曹冲躲闪腾挪时,几次都被这些细致变化的剑招弄得手忙脚乱。

    看曹冲两人有守有攻,一时分不了胜负,台上伏完,孔融开始闲聊。

    付完问:“孔大夫,你说的曹冲提出收你的事可是真的?”

    伏完与孔融关系亲密,一开始就问到孔融的秘密,想来,这事孔融对伏完说过。

    “当然是真的。这个问题太过突兀,确实让孔融震惊了几天。

    说是开玩笑吧,不像。他说的一切前因后果清晰,有理有据。

    说不是开玩笑吧,我一个糟老头子,又一向与曹公不睦,就算我跟了他,对他有何好处?

    所以孔融不解啊。”

    “我也有些奇怪。当日他来到我府中,行事莽撞,但是说到问题的关键处,也是一针见血的。

    我感到,此人不是池中之物,有搅动时局之力。

    所以行事古怪一些也是常理。”伏完说。

    “你这样认为?”孔融惊异。

    伏完素有知人之明,他是知道的。

    能从伏完口中听到如此评价,他十分意外。

    这时候伏典凑过来说:

    “孔大夫恐怕不知道吧,我阿爸是十分看好他的。

    家传玉佩都送给他了。”

    “是吗?”孔融首次听闻这等隐秘,不禁又多看了院中曹冲几眼。

    这时候曹冲已经看到丁廙剑招有所重复。

    他郎声一笑,剑势一变,开始由守转攻。

    苍云剑不愧奇诡莫测的剑法,只数招,就将丁廙压制住。

    长剑锋刃紧贴着丁廙脖颈,丁廙根本不敢动一下。

    曹冲笑着对杨修说,胜负已分了吧。

    “行。你胜了。”杨修面色发白。

    他不擅长剑法,怎么也想不通丁廙在明显优势的情况下怎么会瞬间败北。

    所以,他求平手的话根本没有时间说出来。

    当然这也是在他估计范围内。

    于是他离席走到伏完三人桌前,行礼请伏完与孔融出题。

    “国丈先请。”孔融说。

    “好吧。我就出一道题目。请谈一谈礼与刑的关系。”伏完说。

    杨修喜形于色。

    这道辩题不久之前他们四人讨论过,杨修自认为他们讨论亮点颇多。

    所以他抢着说,我先谈。

    古人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但是,鄙人以为,礼也可推广到庶人,只有天下人都遵守礼,才去相对应惩罚不遵守礼的言行。

    杨修围绕这个开头,又举例子,又作论证,洋洋洒洒谈了一柱香时间。

    说完之后,杨修有些自得。

    这番话,对礼与刑的关系认识小有突破,也挺符合当时大家要求庶人尊礼的共识。

    曹冲耸耸肩。礼与刑这些,后世除非学者根本不做研究,真不知如何谈起。

    他只好勉强根据自己对这个社会现状的观察说:

    “每一个人都有礼可尊,这是对的。但是,我认为,刑也可上大夫。

    只有人人生而平等,不仅享受礼法平等,刑罚平等,还要享有地位平等,机会与权利的平等,才能打破一切束缚,彻底结束这个战乱之局。”

    曹冲根据他所在世界的普世观念,十分自信地说。

    人人生而平等?这个现代才推而广之观念一提出,全场人都震惊了。

    三国时期等级森严,只有士族,才享有进入上层圈子的基本权利。

    社会现状如此,习惯就是理所应当。

    如果不是眼界超脱的傲世天才,绝对不可能看到这一点。

    大部分人,比如周不疑,他考虑天下大乱的根源,就只是认为,只是因为战乱和饥荒。

    就比如一个人一生下来就被关在一个屋子里,纵使他天资聪明,总结他不能出去的原因,他只会叹息门窗开得太小,而永远不会去埋怨房屋太坚固。

    因为这个坚固,就是他的思维定势,他所认为的理所应当。

    一语惊出千层浪。

    曹冲的话,不当新颖,而且相当叛逆。

    孔融这人习惯性离经叛道,倒是一副欣赏的眼光看着曹冲。

    伏完蹙着眉若有所思。

    曹植,丁家兄弟目瞪口呆。

    杨修却怒气冲冲。

    “仓舒所说,荒缪绝伦!这社会如你所说,每个人都是平等,那置皇权于何地!又置伦常于何地!”

    曹冲懒得与杨修争辩。

    继续争辩,话啰哩啰嗦又得讲一大堆。

    最关键的是,与一个关在屋子里的人讲外面如何阳光明媚,如何繁花似锦终究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