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大承诗仙 > 第十七章 文武之道
    一路无话。

    柳达业端坐在车里,闭目屏息,不知在想着什么。

    柳念有些无聊,问了几句,没能得到有用的信息,便索性也闭目凝神,开始淬炼起自己的命格。

    他虽然两日前才刚刚凝聚的命格,但一连三首诗魂所提供的文道真意,已经让他的命格有了朝文格转化的迹象。

    这也就意味着,他正式踏上了文修的路程。

    武修锻体,文修炼魂。

    千万年来,修行者通过经脉汲取天地灵力进入识海,经由识海命格吸收、淬炼,再用淬炼后的精纯灵力反哺己身,形成循环,不断强化身体,以此为根据,便开辟了武修的道路。

    但文道不修灵力。

    自三百年前的献祭以来,诗词便能与天地灵力产生感应,凝聚出诗魂。但除了通过灵力作为媒介,凝聚诗魂之外,诗词的真意也会在文士的识海当中凝聚成一种奇特的“印记”。

    这种印记可以算是另一种形态的能量,含糊来说,可以算得上是某种“信念之力”,也能被命格炼化吸收。

    炼化这些特殊的能量,会使命格产生某种无法逆转的变异,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完全转化之后,无法再淬炼灵力。

    按照常理而言,灵域大陆的文修一脉,至今也才只有三百年的历史,且在这短暂的历史当中,最高也只有修行到七阶的记录,与已经体系成熟的武道相比,可谓之浅薄至极,应该很少会有人青睐才是。

    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其中原因,一是虽然不确定文道的八、九、十阶是否真正存在,可至少在七阶以下,是已经得到验证的,而对灵域的绝大数人而言,七阶已经是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了,再往高看,已经毫无意义。

    二则是文修可以兼顾修武。

    虽然命格异化成文格之后,无法再吸收灵力,但灵力还可以通过经脉进行吸收,这种方式吸收的灵力无法有效淬炼筋骨及五脏,却也能够让文修兼修到武道第三境,足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而武修的命格一旦定性,是根本无法感应到诗魂信念之力的。

    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灵域大陆自古便是穷文富武,武道修行的每一阶段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财力物力,绝非普通人家能够承受得起。

    相较之下,只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文修,自然就少了许多硬性的门槛,更何况修行不成,还有考取功名入朝为官的退路,至不济也可以教书育人,做一名还算体面的教职。

    因此诸多权衡之后,除了真正的读书人之外,其他许多立志修行的,也有不少都选择了文修的途径。

    例如柳念这般身家殷实却没多少武道天赋的,要靠修文来维系武义侯府的颜面;像陈弈羽这样资质出众却大抵只能修到五阶程度的,想求一个文武兼备;而像沈玉阆、陈弈风这种不缺资源、文武天赋都极高的,又看中文道可以明心明德、修身养性。

    至于像敬国公府的大公子沈玉闲,大将军府的许谪、许临两位少爷,是要致力于冲击第八境的,自然选择的是武修一脉,对文道连看都不看一眼。

    ……

    柳念所凝聚的三枚诗魂印记,正静静排布在命格周围,如拱绕明月的星辰一般散发着荧荧的微光。

    不过让他头疼的是,在三枚印记的光芒映照下,只有半枚命格与之辉映,在慢慢朝文格的方向转化,另外半枚却依旧是毫无动静,且晦暗不堪,看起来像是枯寂的池塘。

    柳念刚刚踏入修行,不知道这会给自己今后的修行带来怎样的影响,也暂时腾不出心思去琢磨,只能先不去管它。

    耳畔传来的声音渐渐变得喧闹,柳念又静下心淬炼命格片刻,等到神识有些疲惫了,这才舒了口气睁开眼睛。

    掀开窗帘朝外望去,皇宫的城闱已近在眼前,灿烂的阳光将红墙朱瓦映照得璀璨耀眼。

    马车的速度慢慢放缓,最终在宫门口停下,柳念随柳达业走下车,一眼便看到沈玉阆身穿着双袖染红的碧血丹心服,早已在宫门口等候。

    “柳世叔安好。”

    看到柳达业与柳念下车,沈玉阆走上前去,微微弯腰施礼。

    “沈贤侄,费心了。”

    柳达业冷峻的面容上,难得显露一丝温和的笑意,对沈玉阆颔首示意。

    虽说武义侯府与敬国公府交情匪浅,但看到敬国公府的动作如此之快,柳达业也不禁心中宽慰。

    只见沈玉阆打完招呼之后,便神情一整,直奔正题道:“事情经过田伯已经告知,晚辈恰好日前受太子殿下邀请,要于文景阁研习诗文,因此提前过来,稍后家父会通过天护军的门路正式进入皇宫。世叔切勿担心,小念的品性世叔自是了解,断然不会与此事有所牵扯。”

    这番话说出,一是表明自己会从太子方面侧边帮衬,二则是提到敬国公沈文谦会正式插手此事。

    敬国公总管天都驻军二十四卫,其中便包括镇守皇宫的天护军,有他出面,只要柳念真没参与其中,那就不存在构陷的可能。

    柳达业听到这里时,终于松了口气。

    宽慰过柳达业之后,沈玉阆又对柳念笑道:“小念,你昨晚闹出的动静可真不小。”

    柳念叹了口气,无奈说道:“我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这未免太过巧合了。”

    沈玉阆听罢,微微皱眉道:“这异象来的突然,除非凶手早有预谋要在昨晚动手,若只是借助雾气仓促决定,必然会留下蛛丝马迹。”

    他说着,瞥见柳达业眉头微皱,便又缓声宽慰他道:“世叔大可放心,许世伯此时应该已经前往知会监正大人了,调查此事的,该是程紫衣无疑,有他出手,这桩案件必定会早早水落石出的。”

    几人正在说话间,通报的守卫已经快步回来,身后远远跟着一名满脸褶皱的瘦弱太监。

    这太监看起来年纪已经很大了,穿着紫衣锦袍,满身的贵气,行走间步履缓慢,又更显几分雍容的气度。

    眼看着这太监不疾不徐地走来,柳达业连忙迎了上去,喊一声:“王公公……”

    神情竟显得有几分拘谨。

    而面对着柳达业的问候,老太监却毫不客气地“嘘”了一声,并不给他半点颜面,紧接着皱眉细声说道:“陛下正怒着呢,您先别说话。”

    脸上警告的意味十分明显,听得柳达业原本已经缓和的心境又是猛地一沉。

    那太监对威名赫赫的武义侯不假辞色,在转脸望着柳念时,却换上了一副慈爱的笑容,上下打量着,啧啧说道:“这就是小侯爷吧,果然长得一表人才,听说开了命格之后思绪通透,写了不少好诗呢。”

    柳念眨眨眼,一时竟不知该如何面对这古怪的老太监。

    还是旁边沈玉阆笑着告诉他道:“小念,这位是泰安殿的王公公,年轻时与家父、沈世叔等人,都随先帝亲征过炽妖域,我等晚辈,自然要以叔伯之礼相待的。”

    柳念便喊了一声:“王伯父。”

    却听那太监细声说道:“没鸟的废人,哪里当得起别人的伯父?喊我王公公就是。”

    虽然这么说着,满是褶子的苍老面庞,却变得更柔和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