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白马续汉 > 第三章:谁人为将
    公孙续领着田豫牵马东出令支城,上马疾驰,走不多远便看到了正在打造的军寨。

    “敢问壮士,不知公孙家主可在其内?”到了军寨左右,不待公孙续讲话,田豫便上前开口询问。

    被他叫住的那个壮汉将背上的圆木朝地上一放,笑着向田豫说道:“我便是公孙子楷。”

    闻言,公孙续和田豫连忙下马。

    这人满脸灰尘,以至于他一时之间竟然没有认出。

    “小侄公孙续,见过叔父。”

    公孙续弯腰行礼,公孙范却没去回礼,而是双手一箍他的肩膀,握拳一捶他的胸口:“和叔父还这么客气?”

    公孙续嘿嘿挠头。

    两人已多年未见,公孙续对公孙范早已陌生,但公孙范却对他依旧如当年那般热情。

    “在下田豫,表字国让,渔阳雍奴人,见过公孙家主。”

    田豫长身一拜,礼节无可挑剔。

    就是咕的一声肚子叫,让他脸红不已。

    咕~

    公孙续也红起了脸,两人少年相视一看,关系顿时拉进,竟是有些惺惺相惜。

    “哈哈,正好到了饭点,走,随我用食。”

    公孙范朗笑一声,口中一个唿哨,把手一摇,打造营寨的人纷纷欢呼,尽皆放下手中斧凿,急奔用餐之所。

    “设施简陋,只有些杂粮饼子咸菜粥,国让,能否吃的习惯?”公孙范询问田豫。

    从田豫的做派就可以看出,他不是个黔首力夫。

    “如何吃不惯?”说话间,田豫已经跟着公孙续拿了两个饼子,就着咸菜粥,在那大嚼起来。

    两人一路星夜兼程,不能说滴水未进,但也没喝过几口热汤,现在别说是这热腾腾的汤饼,就是一坨屎……嗯,屎还是算了。

    总之,已是饿急的两人吃起饭来,那就是在直接往嘴里塞。

    “慢些。”公孙范笑着拍拍两个少年的后背,给他们顺顺。

    “咳!”田豫忽被噎住,涨红了脸,好半天才把嘴里的饭食咽下。

    “呵。”公孙续嘲笑他一嘴,结果自己又被噎的直翻白眼。

    “都慢点,别还没出塞,你俩就被这几张饼子给带走。”公孙范一边说话,一边为二人又打了两碗粥,“玉郎,这军寨已经打造大半,后日就能供人居住,兵马什么时候到?”

    公孙续端碗大喝一口热粥,缓了一缓,开口道:“田、王、单三位叔父说他们能聚起五百骑,算算时间,应该不日便至。至于其他叔父,不知能聚起多少人。”

    他说的是田楷、王门和单经,这三人都是公孙瓒的多年好友。在来之前,公孙续已经和他们书信联络,确定了出塞去救公孙瓒。

    “我这也有五百骑。”公孙范皱着眉头道,“营寨好说,有乡人帮手。可千人出塞,军械何来?就像我这五百人,虽然都有马,甲兵却只小半。”

    “叔父勿忧。”公孙续边吃边道。

    公孙范的身上似乎是有一种难言的亲和之力,一会儿的功夫,公孙续已经彻底对他放下了戒心。

    本是叔侄,为何要有戒心?

    “我有三个商贾叔父,都是我父亲的结义兄弟,他们已经买好了甲胄兵刃,十日之内,就能运到咱这。”

    公孙范闻言惊讶:“我大兄怎和商贾结拜?”

    公孙续无奈耸肩:“去年朝廷让我父亲带着乌桓突骑去平叛羌,结果因为朝廷不发饷,乌桓骑兵就全跑去跟着张纯张举造了反,只留给我父亲一座空营寨和三千人的编制。然后,朝廷又让我父亲带兵去平乌桓。可哪还有兵?我父亲没法,就只好自己招募,招兵没钱,所以……”

    这在青史之上,自然便是商人慷慨解难,助将军平定国难。现实中嘛,就是我需要银钱你需要靠山,赤裸裸的权钱交易。

    从初期来看,公孙瓒的三个义弟投资成功,多了公孙瓒这个两千石的大靠山。然而大靠山现在被围在了塞外,眼看就要沉水,三人无奈,便只好追加投资。

    “原来是为国出钱的义商,倒是并不辱没我大兄的身份。”公孙范赶紧替年轻的公孙续把话圆过来,没看见还有田豫这个外人在?

    话虽如此说,公孙范却还是心有芥蒂:“大兄怎么不和我……唉,我明白了,大兄是不想让我为难,毕竟族内也不宽裕。”

    我父亲是抹不开脸!

    公孙续撇了撇嘴。

    他可是清楚的很,公孙瓒这人,虽然对族人不屑,但心里其实又极想得到族人的赞誉,所谓衣锦还乡是也。

    让他开口向族里要钱?怕是比杀了他都难。

    旁边一直在闷头喝粥的田豫,听着公孙续叔侄间的对话,心中千丝万缕。

    上千甲骑,说聚就聚起来了?朝廷不管?

    “近千甲胄,少君,您的叔父们是从哪买的?”

    终究是少年心性,藏不住心里的话。

    “国让,你看这幽州各郡,仓促之间,谁还能拿出上千甲胄?”

    田豫沉思片刻,张开了口:“中郎将孟益?”

    公孙续点了点头。

    田豫沉默,这大汉,怕是要完。

    “哼!”公孙范一声嗤笑,“我都快忘了这孟中郎。他是平叛主将?天下谁人不知,当此国难,与叛军对战的,只有我兄和他麾下的三千义从!”

    “只怕天下人也会以为,乌桓荼毒四州是因为我父防御不利,却忘了两年前,我父还只是涿郡县令。”公孙续也笑了一笑。

    “青史昭昭,公孙降虏孤军败敌,史家定会重重记上一笔。”田豫正色道。

    公孙续又笑。

    三人闲话,说起了这中郎将孟益。

    公孙续道:“这孟中郎其实并非是什么坏人,他跑回雒阳前,卖给我们的甲胄,还打了个大大的折扣。他啊,只是无能罢了。”

    “天下将乱,无能而居高位,国家个人,皆受其苦。”田豫感慨一声,话出了口,才察觉这有些大逆不道。

    公孙范却浑不在乎:“谁不知天下将乱?我听说天子脚下,无处不在勾心斗角。国让贤侄,你可知天子为何分封州牧与宗亲?乃是怕身死之后,大将军更进一步,以至于江山不刘。”

    “叔父慎言!”田豫连忙止住公孙范的言语。

    “无妨,此事人尽皆知。”公孙范语出惊人,“天下楷模已经投靠大将军,还有什么不能说?”

    “叔父,雒阳事与咱们无关。”公孙续转回话题,“甲兵现在都还只是口头上的话,没有聚齐,还不知会不会再起波澜。”

    “玉郎安心。”公孙范劝慰公孙续,“本郡太守与我相善,虽然他不敢出塞,但也不会理会咱们的事。咱们一边等人马汇聚,一边等塞外军情,等情况明朗,就可以出兵。”

    公孙续点了点头:“叔父派了多少侦骑?”

    说是单人独骑,出塞救父,其实早在家中时,书信往来,公孙续已经安排了许多事。

    “我没派。”公孙范摇了摇头,“出塞的是你子昂叔父。大哥被围的消息传来后,子昂立刻便出了塞,连我都没有通知。我也是后来才从障塞尉那里知道了他出塞的事。”

    闻言,公孙续吃饭的动作不由一顿。

    公孙范说的是公孙越。公孙越自幼丧父,小时候是由公孙瓒带大,所谓长兄如父是也。

    ……

    夜深,公孙续和田豫睡在了半完工的军寨之中。

    灯灭,静室无言。

    “国让,你说我是不是做了太多的谋划?”公孙续躺在床上,望着天上的星空问道。

    半完工嘛,没房顶。

    被冻得直哆嗦的田豫颤声询问:“少君,思虑周全不是好事?”

    “可我叔父却径直出了塞。”公孙续摇头说道,“叔父大我十岁,不该比我思虑的更加周全?”

    田豫不语,他没听懂公孙续是什么意思。

    公孙续其实是开始怀疑,怀疑自己出塞真的是为了找回自己的赤子之心?真的是想冲动一次?

    这万般谋划,哪还有冲动的意思?

    自己想的莫非是出塞救父的名声?莫非不知不觉间,后世人格已经主导了这一切种种?

    田豫不明白公孙续心中所思,两人沉默一会后,他忽然笑着开了口:“少君,我跟你是想救父,但你知道,我为什么非要跟着你去救父吗?”

    “拜服于我的姿颜雄伟?”

    公孙续开了个玩笑。

    “非也。”田豫正色说道,“涿郡诸县少年欲要与少君同去时,我想的是赶紧离开,以免被少君拉到了塞外送死。是少君劝回众少年,我才下定决心要与少君共同出塞。”

    说到这,田豫又笑:“我想的是救父,可不是送死,少君一路到此,这些谋划全都说开,我才心安呢。至于姿颜雄伟,少君怕是逊我三分。”

    “没想到,国让年纪轻轻,竟有目疾,以至难辨美丑。”

    “非是难辨,我为徐公,君乃邹忌也。”

    两个少年在星空下,就谁更帅的话题争吵起来。

    吵到最后,到底还是田豫败下了阵。他没想到,面前这个慷慨救父的人,竟然是个不要脸的。

    生时祥云漫天,组成美甚二字,一笑地崩山摧,再笑斗转星移,三笑日月无光,你听听,这话是人能吹出来的?

    “少君面皮,在下自愧不如。”田豫躺在床上,裹紧被子。

    “走吧。”公孙续从床上爬起。

    他身上衣物整全,一直没有脱掉。

    “去哪?”

    已经脱了衣服的田豫抬头惊问。

    “出塞。”公孙续为他解释,“我不住在家族族地,就是为了今夜离开方便,以免被叔父扣在了城中,非要等兵马集结完毕。”

    “你不早说!”认识这些天,田豫第一次对着公孙续发怒大吼,“我衣服都脱了!”

    冬寒未消,刚脱了衣服,暖好被窝,马上就要起床赶路,那滋味,啧啧。

    公孙续没有理他,而是在凝望着外面的茫茫夜色。

    今晚出了军寨,北上再出关塞,这所有的谋划,都将离他远去。他有的,便只有胯下快马,手中弓枪。

    想到这里,公孙续忽然无比心慌。

    莽夫!莽夫!

    我乐意!滚出去!

    两种意识在他的心里交战,公孙续陡然头痛起来,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谁,也分不清自己到底该不该出塞。

    “走。”田豫穿好衣裳,配好长剑,语气不善道。

    他不满的是公孙续没有和他提前说,以至于他空暖了老半天的被窝。

    对于为什么要亲自出塞犯险,他没有去问。

    儿子去救父亲,还有什么不明白?

    头痛一止,公孙续精神一震:“走!”

    ……

    “家主,降虏家的少君已在昨晚连夜离开。”

    次日清晨,公孙范刚起床,就有仆从报给他这个消息。

    “玉郎去了哪?”

    “塞外。”

    公孙范闻言一惊,着急转身,以至于为他盘发的贤妻,薅了他大把的青丝。

    “疼疼……”顾不上心疼头发,公孙范急问,“玉郎出塞做甚?”

    “说是要自己去打探消息。”

    “这……”

    “玉郎是不是怕子昂抢了他的名声?”贤妻在旁提醒。

    “抢什么?子昂还会和他去争?”公孙范捂着头道,“我们做叔父的,谁不盼着子侄有出息?”

    门外的仆从又道:“少君走时,让家主不用挂怀。少君还说,若果他没有回来,希望家主能够把握住兵马主导,将来交给良将统领。”

    “不是交给田子端?”

    公孙续的这些叔父,论打仗,毫无疑问是田楷第一,不交给他,还能交给谁?

    十余日前,一骑快马,持信向南。

    信曰:

    家父平叛,被围塞外,愚侄惊慌,欲往救父。出塞之事,顾念无生。与父同死无憾,所虑母为孤寡。念及家父往昔,常言平生诸友,叔父最是至交,因而泣书一封,愿叔父照料家母。

    “大哥!俺看那督邮,分明是想要钱!”

    爆喝骤起,中山国安喜县,县尉府中,破门而入者,豹头环眼。

    “绑了!”堂中,大耳长臂者看罢书信,一拍面前桌案,“二弟三弟,弃官,随我北上!”

    “北上何事?”

    旁侧,红脸长须者拿起书信与豹头环眼者同观。

    观罢,红脸汉抚须傲言:“玉郎之母,该当他自己照顾,如何能劳烦别人?大哥,三弟,我等且往塞外一行。”

    “云长所言,正是为兄心中所思!”

    “俺也一样!”

    公孙续知道,自己这封信,只要送出,定有三人不避生死,千里而来。

    目光继续向南,天子帝都,皇城雒阳。

    刘虞跪辞天子,大哭出城。

    雒阳事,回天已是乏术,天子一去,四海定然大乱。而他唯一能做的,便只有保一地平安。

    随他出城的,是天子这些年,卖官积攒的半数银钱。

    (唐·《燕史资治》:帝至令支,须臾千骑来会,远达中山,其忠孝之名,播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