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桃花观主 > 15、论修行(下)
    李青问道:“何谓借假修真?”

    岳辛没有答,反问道:“你知道怎么施展法术吗?”

    李青摇头道:“我虽然曾借星光而遁,但如今却怎么也抓不到当时那种玄妙的感觉了。”

    岳辛又问道:“你当时施展遁法的时候想到了什么?”

    李青思索着道:“初时似想非想,恍恍惚惚,直至灵台跳出一点灵光,眼前出现了一座星光铸成的桥。我便踏上了那座桥,等再回神的时候已经到了大河之畔了。”

    岳辛点点头,一招手,便把画抓在了手里。

    灵光一跳,一人一画已经凌空御风,扶摇而上。

    岳辛打开身后红伞,开口道:“出来吧。”

    李青在红伞下显出身形。

    岳辛一手执红伞,一手指向西方。

    “看那里,你看到了什么?”

    李青随着手指方向看过去。

    只见一座高山拔地而起,气势雄浑而巍峨,入云八千丈,根本窥不见全貌。

    李青不知道岳辛是什么意思,只能老老实实地答道:“我看到了一座山。”

    他看着那座高耸入云,通天拔地的大山,心中忽然想起一句诗:“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便又补充道:“一座仿若天柱一般的山。”

    “那座山的名字便是天柱山。”

    岳辛道,“当年观主讲法,也曾指着那个方向问我们看到了什么。”

    李青闻言收回目光,好奇地看向岳辛。

    “张渔歌看到了一把剑。他说那里有一把刺破青天锷未残,锋芒无匹,刚强无双的剑。

    而红袖却看到了一条龙。一条挣脱束缚,灵动自由的游龙。”

    “游龙?”李青错愕地把目光重新投向西方,“哪里来的龙?”

    “我也曾经问过她。”岳辛说到这里,嘴角微微挑起,露出一抹笑,“你不要看红袖俏皮跳脱,就觉得她是个小丫头,其实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她已经活了多少岁了。”

    李青一时间心情复杂,不知道是该惊叹还是苦笑。

    岳辛伸手指向奔腾不息的大河,“这条蜿蜒八百里的怒江,源头便在天柱山。

    红袖说很久之前,她曾见过怒江倒流,水淹天柱山,又从天柱山飞流而下,奔腾而走。无论任何东西都挡不住它的脚步。

    她说,她当时问过观主那是什么,观主告诉她,那是一条龙。

    所以,在她的眼里看过去,那天柱山只是那条龙的巢穴罢了。”

    李青闻言震撼不已,“水淹天柱山,何其壮哉!”

    岳辛点头叹道:“是啊,恨不能早生几百年,一睹此景。”

    声音落在风里,两人静默了许久,仿佛在回味那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终于,李青回过神来,问道:“那你呢?在你的眼里,又看到了什么?”

    “我?”岳辛目光遥遥看过去,“我看到了一张符。”

    “符?”

    岳辛摇摇头,没有多说,她道:“张渔歌眼里的剑,红袖眼里的龙,还有我眼里的符,都是一种法。见的是同一座山,心中生出的却不是同一种法。知道是为什么吗?”

    李青摇摇头,“为什么?”

    “因为所有的法术都是因形而动,因势而生。

    同一样东西,落在不同的人眼里,看到的自然会有不同。

    形不一样,势随之而动,生出的法自然便有变化。

    所以这世上不会有两种完全一样的法术。

    法术,究其根本,源自你的心。”

    李青下意识伸手按在心脏的位置,喃喃道,“心?”

    “心生形,形生意,意聚则气生,气生则化力。

    修行人施展法术的根本有三样东西。

    一是法,二是力,三是诀要。这三样最关键的便是法与力。”

    “何谓法?”

    “法便是法意。这天地间到处都是法意,不过这种法意很淡薄,随风飘荡,不曾落到实处。我们要做的便是拿住它,把它烙在心上。

    什么时候你的心意成了,你的法便成了。

    就像张渔歌观山得剑,我观山得符。还有,你见我以纸鸢飞天便用星光铸了一座桥,那就是你的心意到了,法便成了。”

    “那力呢?”

    “力就是力。就像每个人都有心意一样,每个人都有力气。就像你搬起一块石头所用到的便是力。

    但是有的人只能搬起一块石头,有的人却能搬来一条河。

    我们修行,除了得圆满,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搬来这条河。”

    “诀要呢?”

    “所谓诀要,它更像是先行者为后来人留下的钥匙。

    但是没有法力,诀要又打不开那道锁。

    所以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也就是说,要想施展法术,便要有法力,缺一不可,诀要反而无关紧要了。”

    岳辛点点头,“其实最关键之处在于力。人们常说心有余而力不足,便是在此。

    之所以把法排在力前面,是因为想要入修行之门,先要得法。”

    李青急切道:“怎么得?”

    “我也不知。”岳辛摇摇头,“这个法,才更像是修行之门的钥匙。有了它才能踏进门槛去。但是每个人的钥匙却又不一样。所以我才说,我教不了你。”

    想了想,她看着李青道:“不过你既然已经能施展遁法,便已经得了。只是是你不自知而已。”

    李青茫然道:“我已经得了?”

    “正是如此。”岳辛点头道,“其实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心意和灵力。但是一叶障目,灵台蒙尘,不过不自知而已。

    要拿掉那片叶子,拂去灵台之尘,便需要这把钥匙。

    它或许是一颗种子,也或许是一抹灵光,甚至是一个窍穴。

    它不在我们的身体里,但是你若向外去寻的时候,却又找不到。

    它是独属于你的东西,只有你找到了它,你才能踏入修行的门槛。

    无论是天地间的法意,还是灵力,都需要这把钥匙才能感受到,进而去撬动它们。”

    李青回味着当时施展遁法时的那种玄妙感觉,喃喃道:“这便是修行吗?”

    “是的,这便是修行。”岳辛点头,“修行是需要天赋的。因为这天地间本没有法,人本没有术。

    我们借那颗种子作天地,借心意作天意,天地动方能化故从新而不崩,力便是动。

    所以你现在懂了吗?

    这世上本没有法术,所谓的法术便是修行人的借假修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