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桃花观主 > 19、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
    李青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点头道:“弟子明白。”

    观主摇摇头,叹道:“你不明白。

    求人如吞三尺剑,靠人如登九重天。

    修行,正是为了不求人,不靠人。

    若是有一天我遭了难,也不须你们来救我。

    当初你两位师兄拜师的时候我是这么说的,如今同样的话我也送给你。”

    李青道:“若是真的如此,岂不是行同路人,又何必做什么师徒,显得薄情。”

    “我本来就教不了你们什么,只是在这条路上先行了一步,活得久了一点,除了能给你们一方落脚之地,剩下的也就是些经验和故事了。我们名为师徒,其实不过道友罢了。若是真的有那么一天,或许就是命数吧。”

    李青道:“若是信命,我们为什么还要修行呢?”

    观主闻言愣了愣,看着李青道:“你让我想到了一个人。”

    李青默默听着,却久久没有下文。不由抬头看向观主,却发现观主也正看着他。

    四目相对,李青疑惑中夹杂些尴尬,不由开口问道:“观主?”

    观主看着李青说道:“你该问我,是什么人。”

    李青有些无语,无奈道:“是什么人?”

    观主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悠然饮茶:“那也是个修行者。不过他的修行与我们不同。”

    李青见观主看过来,连忙给观主添上茶,问道:“怎么个不同法?”

    “孺子可教。”观主赞了一声,接着道,“按他的说法,他修的是君子儒。”

    “君子儒?儒家?”李青吃惊道,这是他第一次在这个世界听到一些熟悉的东西。

    观主闻言瞥了李青一眼,点点头:“看来你也曾听闻过儒。”

    李青点头回应道:“确实听过。只是不曾想,原来这个世界也有儒。”

    观主颔首低眉,陷入了回忆:“那个时候,我的修行不过初入门户,真的论起来,那人算是我的老师。

    我曾问他,什么是修行。

    他拍了拍腰间的剑,笑道: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命似薄纸应有不屈之心。这便是修行。

    我又问他,如何修行。

    他说,以德养心,以信炼性,以诚合道。”

    观主说到这里饮了一口茶,李青赞道:“此乃真君子也。”

    观主点头道:“那是个有道大儒。”

    李青钦慕道:“也不知那位大儒如今修行到了何等境界?”

    观主端茶的手颤了颤,茶叶在杯中摇曳起来,荡起圈圈涟漪:“他死了。”

    李青惊愕道:“死了?”

    “死了很久了。”观主看着杯中的茶叶,怅然道:“算起来该有几百年了吧!”

    李青也说不清此时的心情是惊讶还是迷茫:“若他真的是修行者,到了他那等境界还不能长生吗?”

    “世上谁人又能不死呢?”

    观主叹道,“所谓长生就像是人之于蜉蝣,比之天地如何?”

    李青心中忽然生出一股莫名的悲意:“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观主摇摇头,“即便是八百里怒江也终有一天会枯涸。长生?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一场空罢了。”

    二人静默许久,饮了半壶茶。

    观主回过神来,开口道:“当年我本是想拜他为师的。他却不曾收下我。”

    李青问道:“为什么?”

    “他说我们的修行不是一回事。他求的是道,我想学的是法。他教不了我。”

    “道与法?”

    观主道:“莫要问我,其实直到如今我也不知什么是道,什么又是法。红尘纷纷扰扰,不过踽踽(ju)独行罢了。”

    李青问道:“师父,我如今初入修行之门,接下来该怎么走却毫无头绪,还请师父指点。”

    观主看了李青一眼,点头道:“你如今既然已经开了玄关一窍,便算是入道了,接下来需要种道铸就道基。”

    “何谓玄关一窍?”

    “你如今也算是有了法力,我来问你,你的法力存在哪里?”

    李青闭目感应,片刻之后睁开眼,奇道:“法力虽能随身运转,但我怎么感觉这法力不在身内,反而在身外不知名的虚空之中呢?”

    观主颔首道:“那便是玄关一窍了。它不在身内,但你若是向外去寻也是找不到的。”

    “为什么?”

    “因为它的本性是假的,其实并不存在。”

    “假的?”李青想到了什么,问道,“借假修真?”

    “正是借假修真。凡修行之人,第一步必然要开玄关一窍,这是入道的种子。”

    观主想了想,又道,“当然,这玄关一窍的说法,是那位先生告诉我的。不过,他的修行却不必开这玄关窍,而是铸一颗玲珑心。”

    “开玄关窍,铸玲珑心。”李青念叨着,忽然道:“其实说到底,不过是异曲同工,都是结一颗大道真种,都是假的,不过借此修真而已。”

    “正是如此。”

    “观主,这第二步种道何解?”

    “所谓种道,便是要寻一样东西作为你的立道之基,一切法,一切术,皆由此而生,不必外求。”

    李青茫然道:“什么东西?”

    观主摇头道:“这需要你自己去寻,旁人帮不了你。其实修行本就是借假修真,并无成法,没人可以帮你,前人留下的最多不过经验而已。”

    李青想了想,问道:“大师兄的剑,岳师姐的符,是不是就是他们的立道之基?”

    观主闻言,沉吟半晌,还是摇头道:“岳道友我不知,但老大不是以剑立道,或许曾经是,但后来他对我说过一句话。”

    “说了什么?”

    “当时他喝醉了酒,斩了我满山桃花,我罚他给桃山开出一条路。山路成时,他问了我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路不平尚有人铲,事不平当如何?”

    “您怎么答的?”

    观主摇头道:“我没有答。老大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何须去管别人怎么答呢?”

    李青想了想,开口道:“事不平自然当有人去管。”

    观主点点头,又摇摇头。

    “老大说,世间最苦之事,莫过于意难平。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

    那个时候我便知道,老大的修行,又更进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