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外科艺术家 > 第197章 赵主任格局真高!
    舒云教授听了赵培儒的话,也好奇道

    “赵主任,你仔细说说。”

    其他人也都竖起耳朵。

    赵培儒”我发现背驮式在病肝切除过程中,需要将第三肝门繁多的肝短静脉逐一结扎,这一步是最浪费时间的,也是造成无肝期长的罪魁祸首。”

    舒云眉头一皱。

    这一步,确实耗时很长

    但,如果不逐一结扎,那是会造成大出血的呀到时,造成的麻烦更大

    难道,赵培儒有无需结扎,还不用大出血的更好办法

    赵培儒没有解答这个问题,反而继续道“不仅如此,因为术中操作时间长,还会造成凝血功能障碍、血液动力学紊乱,出血增多。”

    “这些,都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术后也容易并发肝静脉流出道梗阻。“

    赵培儒淡淡道“总结下来”

    “背驮式术式在病肝切除和吻合的过程,复杂程度高,危险性高。”

    赵培儒一口气,说了背驮式的两个大缺点,一堆小缺点。

    舒云教授还没说话,一名济仁医院的副主任皱眉道”赵主任,这一步还复杂”

    “这已经比传统的肝移植手术,精简许多了,这技术已经很先进了”

    这些技术,可是他们济仁医院的十几名专家,废寝忘食,钻研多少年,才慢慢摸索、改进、优化的。

    可这,却被赵培儒说成是“复杂”、“危险”。

    这名副主任,心里有些不服气。

    舒云教授笑着摆摆手“我了解赵主任。”

    “既然他能说出这些问题,想必是有一些想法。”

    她目光灼灼的看向赵培儒桌子上的那份提案。提案摆出来了,问题也说出来了。

    按照赵培儒的作风

    想必解决问题的方向思路,就写在那份提案里了吧

    赵培儒“各位,舒教授的背驮式,确实已经非常优秀了。”

    “光我前几天亲自参与的那一台,就看出了许多优势,舒教授保留了腔体静脉完整,避免了无肝期血液动力学波动。还避免了肝后腔静脉和肾上腺的解剖。另外,舒教授的流出道重建技术也避免了静脉繁琐转流。”

    “相比于传统肝移植,背驮式拥有着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

    那名济仁的副主任听到这些,心里好受许多。

    其他众多医院也点点头。正是因为背驮式的这诸多优点,他们才想尽办法的,想引进、学习舒教授的这门术式。

    赵培儒笑道“但,医学无止尽。”

    “舒教授的术式,依然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他这话一说,于伟明听的眼睛一亮。

    赵主任的格局,真高啊

    这才是“医学专家”应该说出来的话啊

    不过话说回来,有实力,才能有格局。其他人谁不想继续改进这背驮式

    做梦都想

    如果能改进、超越舒云教授团队赖以成名的背驮式,那绝对会一夜爆红扬名立万

    估计在江南省医学界,直接就新晋领军级人物了

    其他人听了赵培儒的话,也是心里一动。

    赵主任连这种话都说出来了,莫非他真的已经有了可行的思路

    赵培儒道“我的提案,就是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一步改进背驮式术式。”

    他把提案往前一推,滑到了桌子的正中央。

    众人彼此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和狐疑。

    多个角度、多个方面

    这赵主任的话,好大啊

    但

    万一他说的是真的呢

    赵培儒这人,他们也都不是第一天打交道了,都知道他很沉稳、说话算话,从未失言

    众人此刻,都想翻开那份提案看看。一时间,七八只手,全都一齐伸向了桌子中间那份提案。

    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手的主人们互相看了一眼,尴尬一笑。

    最后,还是彼此用眼神退让了一下,最终由舒云教授本人,亲自拿起了那份提案。

    在舒云教授慢慢翻看的时候,其他人都彼此交换着眼神,心里闪过很多猜测。

    随着不断的翻看,舒云脸上的神色,逐渐有了变化。

    好几次露出了吃惊之色。

    其他人看到舒云教授这幅表情,对这份提案的兴趣,就更浓厚了

    最终,舒云教授将这份提案,递给旁边医科大附属医院的主任,随之传阅了下去。

    其他人却等不及看了,直接就问道”舒教授,您觉得赵主任这份提案如何”

    舒云此刻,脑子里依然还在“头脑风暴”,还在思索着提案中的内容。

    片刻后,她才道“赵主任的这份提案,确实是从多角度,多方向,来对背驮式进行改进。”

    这话一说,众人大惊

    竟然是真的

    “那您觉得可行性高吗”

    这话一问,众人全都看过来。

    舒云教授就是“背驮式”的开创者,她对此是最有发言权的也就是说,她的判断,基本上就代表着最终判断了。

    就连于伟明主任,此刻也看过来,甚至他心里还有一点点紧张。

    因为接下来舒教授的话,决定着能否再出一份“大成绩”

    这份提案如果能成功的话,绝对会是一份大成绩。

    其轰动程度,不会亚于当初“背驮式”被开创出来的那一次

    舒云仔细想了想,斟酌了一下语气,道

    “赵主任的方向,提的很清晰。他在提案中,甚至已经提出了初步的、大体的解决思路。”

    “我感觉,相比于今天的其他几份提案来说,这种方向清晰,目标明确的提案,成功率应该会高一些。”

    舒云一笑“所以,我是打算加入赵培儒主任的小组了。”

    她这话一说,众人心头狂跳

    这就开始站队进组了

    说明舒教授很看好这份提案啊

    并且,还愿意亲自为之添砖加瓦

    很多脑子活泛的人,心思也动的很快自己要不要也加入赵培儒主任的小组

    于伟明的心脏,更是砰砰的狂跳起来

    可行性高

    难道今年要大丰收

    一份小成绩,一份中等成绩,一份大成绩

    这在两年前的上一届,是想都不敢想的巨大丰收

    他压抑住内心的兴奋,毕竟在项目成功之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