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外科艺术家 > 第233章 年度医学史人物
    恋上你看书网,外科艺术家

    赵培儒一看就恍然了。

    “难怪这条任务链短,只有四条细分任务。。”

    之前的任务,是要在“肝病学科”领域继续往上。

    他在肝病学科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再往上自然是难度成倍上升,任务链也就难了。

    而这条新任务链,是让他全面开花,难度自然就低了。

    具体任务如下

    任务一在胆胰十二指肠任选一领域,并改进该领域的手术技术,展现您的综合性实力。奖励专精级水平卡,经验值卡3000点。

    任务二继续在该领域深耕,并展现您拥有超越省级专科医院的水平。奖励空白手术技能卡,经验值卡4000点。

    任务三在该领域使用一次联合技术,展现您超越省级优秀名医的实力。奖励精气神卡,经验值卡5000点。

    任务四在该领域获得科技功臣奖。奖励身体机能年轻卡。

    “这是让我全面发力啊。”

    不过,赵培儒也觉得“任务链”中说的有道理。

    尤其是这句”肝胆胰外科一盘棋“,说的非常对。

    现代医学中,只涉及单一脏器领域的其实是少数病人。大多数病人的疾病都是综合性疾病,是区域性得病。

    肝脏、胆道、胰腺、十二指肠,是一个整体性区域,一单的病,往往会互相累及。

    就像是他刚刚在楼道听到的“肝内胆管结石病“。就同时涉及到肝脏和胆管。

    要诊疗综合型疾病,就必须拥有综合型实力。

    也难怪京都的很多顶尖大医院,“肝胆胰外科”不分家。

    像是赵培儒刚刚做的“绝症”先天性胆道闭锁。事实上也已经同时涉及到了肝脏及肝内胆道。

    对赵培儒的个人发展来说

    之前他选择单一发展肝外科,是为了快速崛起,快速打响名气,同时也积攒手里的基础、底牌。

    而现在,他的底子已经牢固,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兼顾“肝胆胰”里面的细分领域了。

    要成为优秀的外科艺术家,拥有综合实力也是必然趋势。

    “既然让我选择一个领域“

    赵培儒想了想。

    “现在四院,肝内胆石病人流逝的最多。”

    “这么多的病人,本来都是冲着我来的,我怎么可能让他们失望而走”

    赵培儒决定,接下来他要在“肝内胆管领域”发力。

    让这些来投奔他的病人,不会失望而走。

    而与此同时。

    四院肝外科获得“临床医学重点单位”的影响,仍然在扩大。

    各家医院,都纷纷打来祝贺电话。

    行政楼,大院长宋校文,已经接到了不少医院领导打来的电话。

    “老宋,我是真羡慕你啊”

    “看看你这四院,现在发展的是蒸蒸日上如日中天谁能想到,临床医学重点单位,都会降临到你们四院”

    电话那头的院长,语气中透露着浓浓的羡慕嫉妒意味。

    也是多年的老关系、好关系了,对方说话才会这么直白、露骨。

    “最关键是,这赵培儒主任,怎么就是你们四院的啊”

    各医院的院长们都知道,四院能有现在的成就,和宋校文的关系可不大。

    宋校文在四院当了好几年院长,一直不见有起色。可赵培儒一横空出世,一突然发力,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就让四院腾飞起来了。

    谁的功劳,一看便知。

    宋校文也哈哈大笑。

    “谁让我运气好呢”

    电话那头,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道“你也别自得,赵培儒主任应该没几年,就要退休了吧”

    “等到时候,我就把他返聘到我们医院”

    宋校文哈哈笑骂道“老马,这事你就别想了”

    等挂掉电话。

    宋校文琢磨起来。

    刚才那虽然是个玩笑,但也给他提了个醒。

    赵培儒主任的退休返聘,确实是个问题。

    四院必须给出足够的诚意,才能留住这个人才。

    否则

    到时的四院,没有了高端人才,就只是个空中楼阁,只能靠马林等中层支撑,最多只能勉强维持而已。

    少了赵培儒这根顶梁支柱,是肯定保不住高位的。

    赵培儒办公室。

    门被“咚咚”敲响了。

    一看,各个科室的同事,全都来了

    有普外科的、急诊科的、消化科的、内镜科的

    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赵主任,恭喜恭喜啊”

    “临床医学单位而且省里钦定,你为单位一把手”

    普外科郝主任笑道“赵主任,你现在头衔太硬了,双单位一把手”

    旁边消化科的主任也笑道“不止是省级双单位,赵主任的肝外科还是重点发展科室,现在这肝外科,简直是我们各科室的楷模”

    众人纷纷笑着点头。

    他们心里很羡慕肝外科的发展。

    同时,他们各科室,也都享受到了肝外科带来的正面影响溢出效应。

    都吃到了发展的红利

    所以对赵培儒,众人内心里也有一份感激。

    等送走这批人后。

    赵培儒刚坐下。

    电话又接连响起。

    市中心医院的尹广海、三院的主任徐清泉、医务科长,港口总院的人

    一个接一个的老熟人的恭贺电话,随之响起。

    “得,今天是啥事也别干了。”

    赵培儒今天,光听道喜的电话就够干了。

    省医学会,两辆车子出发。

    车上。

    大会长葛建明,副会长卢广轩等人都在。

    葛建明道“咱这次去参加东南五省座谈会,终于不用寒酸了”

    “终于可以端着枪上阵了”

    众人都是一笑。

    东南五省,经常召开联席座谈会。

    会上,除了制定接下来五省的发展计划,给各省划分任务、项目分工之外

    剩下的,就是比拼成绩了

    五省中,有两个医疗强省,经常能拿出大成绩,大创新,“耀武扬威”一番。

    江南省作为“中等生”,经常空手而去,空手而归,搞的“灰头土脸”,脸上不太好看。

    可这次,车上自信的笑声,就没断过。

    他们这次,手中握着好几样成绩,“半离体切肝”、“攻克绝症先天性胆道闭锁”、再加上骨科、眼科的几样成绩

    足以“傲视群雄“了

    到了傍晚。

    葛会长、卢会长等人开完会,从“五省座谈会”出来。

    “这次会开的,太舒服了”

    “咱这次终于长脸了舒服”

    “咱这次简直比其他两个医疗强省,还要表现的耀眼了。”

    在座谈会上“耀武扬威”,不止是争脸面。

    更是涉及到五省接下来的科研项目数量、专项经费、统筹分配等等事项。

    所涉及到的,都是最实实际际的东西。

    卢广轩哈哈笑道“看到咱拿出来的几项技术成果展示后,其他几省那羡慕的眼神,我看的都差点笑出来。”

    大会长葛建明也笑道“没错,医疗强省又怎么样,还不是羡慕我们中等省份”

    “这次,归根结底,还是赵培儒给咱长的脸”

    “咱江南省总体得了好处,投桃报李,也不能亏待了他。”

    “回头,王会长你拟定个章程,看看能不能把赵培儒主任,列入省年度医学史人物。”

    众人心头一震

    这是个人最高成就啊

    很多图名的人,不就图个名留青史么

    而这“省年度医学史人物”,一年就评一次,一次就评一个人

    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众人心里明镜似地

    看来这次,赵培儒的几项优秀技术,确实是太给力了,不仅帮领导们长了脸面,更是给全省争回来了不少医疗资源,让领导层对赵培儒太满意了

    这是大功劳

    王会长考虑了下“今年的年度医学史人物,还有两个月左右才公布。”

    “我先和赵培儒主任通个气吧”

    赵培儒接到了王会长的电话。

    他心里还在奇怪,自己的工作,不是卢广轩分管的么

    这王会长,怎么会给他打电话

    等接起来一听,赵培儒心里也跟着跳了一下

    “年度医学史人物”个人成就,着实惊了他一下。

    这个荣誉,可是非常高了。

    王会长在电话里笑道“就是先和你通个气,你先别和其他人说。”

    “等到年底,才会公布。”

    “另外还有个事儿。”

    王会长笑道“我们领导小组考虑,把你的几项新技术,放在省展览馆里,归类到重大医疗科技贡献区域。你看行吧”

    赵培儒笑道“行啊感谢领导们的重视。”

    省展览馆。

    因为是节假日,人流量很大。

    很多人都带孩子来参观。

    “熬退休老年队”的老李同志,带着老伴儿和小孙子,也来参观展览馆。

    等三人到了“重大医疗科技贡献奖”区域

    老李下意识伸长脖子看。

    这是他的老本行,他还是比较关心行业内有什么重大突破的。

    “骨科、眼科的重大突破,就是多啊。”

    老李正心里感慨着。

    旁边的小孙子,蹦蹦跳跳的道“爷爷,你好伟大啊”

    “这些,都是你们医生们作出的贡献”

    “爷爷你就是一名医生,你和他们一样伟大”

    小孙子一脸的自豪。

    老李也笑笑。

    这是他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老医生,为数不多的骄傲了。

    能让自己孙子崇拜呢

    老伴儿忽然惊喜道“老李,快看,有你们四院的名字”

    老李也惊道“哪呢”

    他们四院,竟然也能登上展览馆

    他心里忽然一动。

    难道是赵培儒的成就

    最近赵培儒的名字,变成了金字招牌,这些老李自然也是知道的。

    等他一看果然

    而且不止是一项成就,是接连四项成就

    “半离体”、“先天性胆道闭锁“、“背驮式”、“螺旋水刀”

    “你们医院这位赵主任,可真厉害啊你和他认识吧看他的介绍,和你的年龄也差不多。”

    小孙子也高兴的跳着道“这个赵爷爷,和我爷爷一样优秀呢”

    老李有些尴尬的摸摸小孙子的头。

    随后对老伴儿含糊道“认识认识,还算熟悉以前经常一起聊天的。后来他比较忙了,顾不上聊天了。”

    老伴儿和小孙子,很快被其他展览区域吸引走了目光。

    老李站在原地,看看展区上赵培儒的那些介绍,心情复杂。

    “这老赵,现在是真登上高位了都和全省最顶尖的成就,罗列到一起了。”

    “等回去后我可得把这事儿告诉熬退休老年队的那些老伙伴们。”

    “让他们也过来看看。“

    “也跟着高兴高兴”

    “领军级人物”之一的邓玉才,来到了四院。

    又是来邀请赵培儒,去他们“肿瘤研究所”讲课的。

    邓玉才道“赵主任,你都去过医科大学讲课了。”

    “你给了姜教授这么大面子,不能厚此薄彼啊”

    “我们研究所里的研究员们,可是盼星星盼月亮,一直在等着你去讲课。”

    这邓玉才,最近接连邀请了赵培儒好几次,这次更是直接登门来请了。

    赵培儒也就答应下来。

    备了备课。

    选择了几项“肝脏领域抗癌”技术半离体技术、螺旋水刀不规则切肝技术。

    到了抗癌研究所。

    赵培儒顿时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邓玉才说的没错,这些研究员们,期待他太久了,直接给了他最高规格的待遇和热情。

    授课过程中,研究员们一个个也都是全神贯注,生怕听漏了一个字。

    事实上

    赵培儒现在的身份,也不同往日了。

    “领军级人物”、“双单位一把手”、“重点发展学科”、“省优秀名医“

    无数光环凝聚于一身。

    无论走到哪,别人都会高看他一眼了。

    赵培儒办公室中。

    赵培儒在电脑上,查阅了一下“科技功臣奖”的评奖要求。

    这是他这条任务链的最后目标。

    科技功臣奖在重大科技成果上,引领某学科突破性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提升行业或学科效率,降低成本、节约社会开支

    “这科技功臣奖,要求还挺多啊。”

    “还是每个季度评选一次。”

    如果错过这个季度,那就只能等四个月之后了。

    赵培儒必须抓住这次机会。

    “关键,这个奖还不止是医疗人员竞争。更是和所有科技人才竞争。”

    医疗科技,是科学科技领域的下属分支。

    所有科研科技人员,都是可以申请这个奖项的。

    换而言之

    竞争很激烈

    “给卢会长打个电话,他肯定对这奖项流程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