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后,赵培儒的修补胆管工作结束。
陶院长看的,心满意足
“这种连续锁边缝合法,关键还是在于力度的掌控那细线在赵主任手里,就像是长在他手指一样,还是得多熟练啊“
陶院长总结出了很多心得。
他偷偷的记在小本本,打算回去后继续慢慢揣摩。
旁边的胆道医院众人,也都在赞了一句“漂亮“
尤其是,当把赵培儒缝合的一段,和之前陶院长修补的一段一对比,就越显得高下立判了
赵培儒“接下来,开始做硬质胆道镜直通取石碎石术。”
“小孟,准备穿刺。”
这话一说,众人全都精神一振
要开始取石手术了
尤其是陶江涛院长,简直亮眼发光,打算好好看看这场表演
崔主任心里,也同样十分期待。
作为胆道专科的专家,他对这项领域内的优秀技术本身就好奇,很想知道该术式的具体流程。
此刻他看到陶江涛院长的巨大反应时,就更期待了
其他人,也都睁大眼睛,看向手术台。
众人当中,最紧张的,就是穆寅了。
他是医源故的“罪魁祸首”,此刻紧张的都在不停的吞咽口水。
“胆道算是修补好了。”
“现在关键就是结石了,希望能成功啊“
他既然已经闯了祸,此刻也只能寄希望于手术能顺利完成,这样结果起码是好的,他心里也能好受一些。
手术台。
小孟做好穿刺,并植入超硬导丝后。
赵培儒推进扩张器,随后将鞘管置入。鞘管的一端留在体外。另外一端,直达病人体内的目标胆管。
篓道建立完毕。
“这是要直接进境避开了脆弱胆道部分”
“是要使用硬质胆道镜,强行碎石取石吗”
众人看的心里砰然一动。
这种重新建立篓道的方式,对众人来说着实新奇
陶江涛看的也非常专注。
虽说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观摩这台手术了,但依然津津有味。
“赵主任这操作,百看不厌啊”
“看着太舒服了有一些细节,我次没看清,这次有了心理准备,可要仔细看看”
次,陶江涛只关注于方案思路本身。但这次,他惊喜的发现,赵培儒的个人操作,非常值得学习
尤其是很多运镜的操作细节,似乎是经过了赵培儒的“优化”,一看就是经过深思熟虑,改进过的简化高效操作。
陶江涛看的两眼都在放光。
“不对。”
陶院长发现了和之前术式不同的地方。
“这里不是应该进硬质胆道镜吗怎么赵主任进的是纤维胆道镜”
旁边崔永鑫也低声道“怎么了陶院长,之前不是这么做的吗”
陶院长皱眉道“之前那台手术,赵主任是用了硬质胆道镜,这台不知道为什么改了。”
就在两人讨论的时候。
手术台,赵培儒使用了纤维胆道镜后,竟然退出了纤维胆道镜,然后又重新了硬质胆道镜。
这操作,看的陶院长和崔主任一懵。
怎么还镜了
难道刚才,赵主任刚才进错镜了
可这么严谨、稳健一老医生,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而且看助手孟祥的配合,也完全不像是进错镜,而似乎这就是方案中的一部分。
陶院长聚精会神,又仔细看了片刻。
心里忽然一动
“不是进错镜了”
他目不转睛的盯着观摩室方,仪器显示器的分画面。
“崔主任你发现没,刚才的纤维胆道镜,不仅辅助找到了结石,还负责了胆管脆弱部分和成角大的胆管部分,如此一来,提高了结石的定位速度。”
“如果我猜的没错,待会儿,赵主任在退出硬质胆道镜后,还会再进一次纤维胆道镜”
“用来提高残石的清除率。”
陶院长此刻,心潮澎湃
他完全看明白赵培儒的想法了
这根本不是做错了,而是赵培儒在次的术式基础,又一次改进了术式
“也就是说”
崔永鑫脸也露出几分赞赏“赵主任是在一台手术中,充分发挥出了两种镜的优势”
“对”
陶院长笑了“他这应该属于个性化改良”
“一台手术的病案,只需要硬质胆道镜就能做好。而这台手术,病人的胆道有破碎隐患,并且还刚刚发生过术中大出血,十分脆弱。所以赵主任对术式做了个性化改良。”
“这充分说明了赵主任对他这套硬质胆道镜直通取石术式,已经纯熟到可以随意个性化调整的地步了”
陶院长说完,心里也对赵培儒非常佩服。
这个术式的诞生过程,是他亲眼见证、全程见证的。
也就没几天时间。
可赵主任却仅仅几天时间内,就又对这台术式的进行了改进和深研究
赵培儒这种学习、钻研的能力,太恐怖了着实把陶江涛院长给吓到了。
旁边众人,听着陶院长、崔主任两人的交谈
也逐渐都明白过来。
一个个都眼睛瞪大,瞠目结舌。
“这赵主任,好牛啊”
“能开发出一种术式就不错了,他竟然还能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再次持续性改进”
“关键,这种术式还非常优秀,取石碎石效率极高,安全性也很高这就太难得了”
创新、改进普通的术式不难。但创新、改进本身就非常优秀的术式,这就非常难能可贵了
就像是学生时代的分数,从20分提高到50分、60分的程度,并不难。但想从70分提高到99分,100分,就非常难了越往后面,越是难以精进
众人心底,对赵培儒佩服不已。
手术台。
果然如陶江涛院长所说,赵培儒在退出硬质胆道镜后,再次将纤维胆道镜进入,全面清理残余的碎石。
只见一块块残碎的结石,被内镜的钳子和网兜抓取出来,通过鞘管,一颗颗“运送”出来。
崔永鑫看的不停的点头。
这种术式,对比刚才穆寅用的术式,简直不知高明多少倍
对脆弱胆道不仅毫无损伤,甚至还有保护作用
这才是真正对病人友好的术式啊
“这赵主任,当真是个人才”
“次在医科大附属医院时,他用肝移植技术来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我就惊为天人。”
“震惊于他竟能凭借一击之力,攻克了无数前辈都没能攻克的大小肝难题。”
“而今天,他又是凭借着一击之力,开创出了这种重新建立通道的取石术式。”
“并且,还做出了个性化的改良”
“这个人,钻研、创新的能力,都太强了简直是天生吃医生这碗饭的“
此刻手术台。
赵培儒再次使用纤维胆道镜抓取钳,配合着冲洗吸引法,将所有碎石都清除干净。
至此。
取石部分,也接近尾声。
“果然,多看赵主任手术,能学到东西啊“
陶院长收益良多
“难怪之前,赵主任一做肝脏领域的手术时,我们医院的舒云教授、还有姜教授、冯教授他们,就都会去观摩。”
陶院长完全理解了肝脏领域三驾马车当时的心态。
整台手术看下来,陶江涛院长对这台手术的优势,也看的通透,明白
“这套方案,用一次性形成篓道,缩短了治疗周期。而且取石率高,残石率低,清除效果干净。”
“最关键是,只增加了一根鞘管,却起到了拉直窦道和胆道相对角度的奇妙作用”
“即便是取石过程中,有些医生操作不好,而掉落了残石,也是掉落在鞘管中,再次取出也很简单。”
“优势太大了并且还具有简便易推广的特点”
陶院长心里,对这套方案赞赏有加,推崇至极
众人中的穆寅,看到手术即将成功,也终于腾出手来,悄悄的擦了把虚汗。
心情是彻底放松下来了
他都差点双腿一软,一屁股坐在地
这次他的闯祸,结果还算好,起码没给病人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不过,这事肯定还没完。
如果因为这事,病人取消了对胆道医院的捐赠和赞助,那他就成胆道医院的罪人了。
手术台,进入收尾阶段。
赵培儒道“结石虽然取了,但为了防止结石复发,解除胆管狭窄也是非常必要的“
“病人的膜状狭窄处,用镜身和气囊扩张,管状狭窄处,用导丝导入液囊扩张。最后,置入较硬的支撑导管。”
“扩张胆管,是根除结石不可或缺的步骤。”
众人听的纷纷点头。
胆管狭窄的问题若是不根除,那病人这次取石后,有可能一到三年后,结石又会复发。
终于,在扩张术之后,整台手术,圆满成功
整个手术室内,气氛顿时一松
很多人脸,都露出笑容
唯独胆道医院的领导和穆寅主任,脸色虽然稍稍放松,但依然心情沉重,他们还必须得给病人和家属一个交代。
一些胆道医院的医生们,心有所感“这个术式,对胆道不好的病人来说,太友好了”
“咱胆道医院,太需要这种术式了”
胆道医院的众医生,直接就在现场,劝说起自家领导来。
都想要引进这种术式。
“领导,咱医院是胆石病人最多的,也是胆道有问题的病人最多的。如果能引进这个术式,咱的应对胆石病的手段能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
“以后即便是遇到胆道有破裂隐患的病人,也不用心惊胆战的进镜了”
进镜,是所有胆石病领域医生的噩梦。
尤其每次在是遇到胆管脆弱、狭窄不可扩张的病人时,他们都像是在走钢丝一样,一个不慎,就可能捅穿病人胆管,造成医源故。
这种揪心的感觉,他们是真的受够了。
而现在,一种全新的,不需要心惊胆战的术式出现,他们自然迫不及待的想引进了。
几乎所有肝胆外科的医生,都齐声向领导进言。
院领导也点点头。
这台手术,他们也是全程观摩下来的。
自然也看到了其中的优点。
“崔主任,你觉得呢”院领导看向崔永鑫。
崔永鑫是肝胆一科的主任,水平最高,院领导也很看重他的意思。
崔永鑫道“这种另辟蹊径的技术,我觉得非常值得引进”
“不仅能提高咱医院取石手术的安全性、方案可选择性,也能让咱医院在日新月异的胆石病技术发展中,保持住领先地位。”
领导们看崔永鑫如此斩钉截铁,也都下定决心。
他们打算,术后就和赵培儒本人,以及四院联系一下。
手术之后。
病人回到病房。
胆道医院的院领导,带着穆寅主任亲自来到病房,向病人极其家属,交代清楚这次的术中意外。
并且表明了医院的态度,愿意为这次事故负责到底,一定不会亏待病人。愿意以其他方式来进行补偿。
病人向世昌的反应,比较冷淡。
和往日对胆道医院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
换成任何人,被手术中搞出了医源性大出血,并且自己还是局麻,还能听到手术室中那惊慌失措的声音,以及众医生们的谈论、抢救声音
经历过这种事情,恐怕任谁都不能淡定,无法轻易原谅。
对医院产生心理阴影,都是可以理解的事儿。
穆寅看到病人向世昌,对他明显冷淡了几分的态度,心里咯噔一下。
医院领导安抚了向世昌好一阵,尽了最大的努力
但他们能从向世昌明显变化的态度看出来,向世昌这次对胆道医院,是真失望了。
也就意味着,这次的捐赠和赞助,可能是要黄了
领导们对穆寅的态度,更差了。
没多久,向世昌就给手下工作人员,打了个电话。
让其取消这次对省胆道专科医院的捐赠和赞助工作。
这时,赵培儒来到病房查房。
在临离开胆道医院前,赵培儒和陶江涛院长,一起来最后看一下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
病人向世昌一听到赵培儒的声音,就睁开眼睛,脸露出高兴。
“是赵医生”
在手术室时,局麻的他听到了无数嘈杂的声音。但唯独这个声音,显得最是沉稳,一点都不慌。
这个声音,是让人听了就能心下一安的声音。
之后的修补胆道、做取石碎石手术,全是这位赵医生的手笔。
“赵医生,谢谢您慧云,就是这位赵医生给我做后半部分手术的,快谢谢他”
慧云是向世昌的妻子,旁边还有一些家属和工作人员,都一齐向赵培儒表达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