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外科艺术家 > 第283章 独步全国的技术
    赵培儒查过资料。

    目前国内,做的最好的是海市的医院,但也只是经脐双孔,术后依然得用医美技术,给肚脐做美容整形。

    他这“经脐单孔”一出来,肯定是独步全国的技术。这样的技术,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上,会比较容易。

    现在,只需要一条路子而已。

    这时,赵培儒的电话簿上,滑到了一个名字。

    “京都深水潭医院,雷镕主任。”

    这是上次,雷镕来江南省和赵培儒合作,做“体育小将”手术后,双方互留的联系方式。

    自从那次之后,雷镕就经常在微信上,和赵培儒交流沟通一些肝病的见解和手术技巧,两人的关系,一直维持的不错。

    “雷主任,我赵培儒。”

    赵培儒拨通电话,“我这有篇文章想发表在国家级杂志期刊上,你有没有熟悉的”

    雷镕笑道“有我和七八家国家级杂志社的总编关系都不错,我帮你介绍介绍”

    京都最不缺的,就是国家级杂志社。

    赵培儒问道“有主要做胆囊方向的吗”

    雷镕愣了一下,道“你不是肝病领域吗难道不是你的文章”

    在雷镕的印象里,赵培儒是肝病领域的顶尖专家,尤其是肝移植方面的水平非常高,怎么会突然做胆囊领域

    赵培儒笑道”我最近对胆囊领域比较感兴趣。“

    比较感兴趣

    雷镕迟疑了一下。

    如果是赵培儒写的肝脏领域的文章,那雷镕敢打包票,肯定能被那些总编抢着要

    但只是一个“比较感兴趣”的,跨着细分领域的文章

    雷镕不敢打包票了。

    最终,他道“赵主任,我把几个主要做胆囊领域杂志社的总编联系方式,给你推宋过去,也帮你说几句话,但最终能不能成,得看他们的意思了。”

    赵培儒不在意的一笑“把联系方式给我就行。”

    片刻后,赵培儒拿到了两个联系方式,和两家稍作沟通。

    这时,牧思思也把数据汇总完毕,把文章写好了。

    赵培儒再将文章检查修改一遍后。

    把文章给两家都发了一份过去。

    实用胆囊医学学报社,郑总编办公室。

    “这篇文章,是雷镕介绍过来的”

    郑总编对雷镕还是比较在意的,深水潭医院经常在他们杂志社发表有份量的,影响因子高的文章。

    “江南省的”

    郑总编回忆了一下,江南省的医疗水平比较一般,近一年来,似乎都没有在他们期刊上发表过什么文章。

    郑总编没有抱多大期望,随意的点开一看。

    结果,只看了个标题,他整个人腾的一下就坐直了

    “经脐单孔胆囊切除术的一例临床分析”

    再看下面的摘要

    “只打一个穿刺孔“

    他一下就意识到了这篇文章的非同寻常

    这应该,是全国腹腔镜胆囊切除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了

    全国首例腹腔镜单孔手术

    全国首例无疤痕胆囊手术

    他兴致勃勃的看了进去。

    几个小时后。

    雷镕忙完手里的活儿后,想起了刚才赵培儒的事。

    “不知道郑总编那边,怎么样了。”

    雷镕打了个电话过去。

    他心里还有些担忧。

    毕竟这文章是赵培儒的“跨细分领域转型之作”,就怕质量太低,被总编嫌弃。

    “我帮赵培儒主任几句好话吧,即便文章发表不了,也语气婉转一点,介绍发表到其他省级杂志期刊上。”

    雷镕在心里打定了主意。

    刚一接通,就传来郑总编那兴奋的大嗓门

    “好文章雷主任,你介绍的这篇文章,太好了“

    “作者本人在哪在京都吗我得赶紧去会面他,不能让这篇文章到了其他杂志社手里。”

    郑总编那张嘴,就和机关枪一样,来了一连串的问题。

    雷镕听了,心里一惊

    文章很好

    竟然让郑总编这么激动

    上一次能让郑总编如此兴奋,如此见猎心喜的,还是他们深水潭医院的“国士栋梁”当时发表的一篇重量级文章。

    “郑总编,作者本人不在京都,在江南省。”

    郑总编道“那赶紧给我他的电话,我得先和他通个气稳定住他”

    雷镕从电话里,都能听出郑总编的那份急切。

    “如果实在不行,我去江南省出个差,亲自和他面谈一下也好。”

    雷镕心下好奇,到底赵培儒发过去了什么文章,能让郑总编这么看重。

    “郑总编,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吗能让你这么看重”

    郑总编“太特别了这篇文章,是国内医学界,首次提出了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方法,也是全国第一次做到真正无疤痕效果的”

    这话一说,雷镕也心里大惊

    赵培儒竟然拿出了这么有份量的东西

    这两个全国第一,足以让这篇文章,在全国胆囊学界,掀起轩然大波了

    他回想起赵培儒那句“只是最近比较感兴趣”的话,不由得苦笑。

    大佬就是大佬啊

    人家只是谦虚一下,说了句客套话,结果自己给当真了

    “不愧是只比我们医院国士栋梁低一个层次的大佬,这随手拿出来的东西,就让郑总编激动成这样,估计之后会引起各家杂志期刊社的争抢”

    果然。

    刚挂掉这边的电话,另外一家杂志社的总编,也主动打电话过来,也是想要好好认识这位江南省的医生。

    雷镕听到这些信息后,就打算抽手,不管这事了。

    实际上,是他也管不了了。

    能做到“两个全国第一”的文章,各家杂志社肯定都会抢着要,估计整个学术界都要轰动了。

    这时的主导权,已经不在杂志社手里,而是到了赵培儒的手里了。

    就看赵培儒自己怎么选了。

    赵培儒这边。

    很快也接到了两家杂志社总编的电话。

    而紧接着,更多的杂志社电话也打了进来,都想要他这篇文章。

    并且每家开出来的条件还都不菲。

    正当赵培儒挂掉一个电话时,向谭来找他了。

    “赵老哥,你觉得你这种经脐单孔法,适不适合在咱四院开展”

    赵培儒想了想,摇摇头。

    “这种单孔法,操作难度较高,目前咱四院,还没有一个得力干将能拿得下来。”

    向谭心中有些遗憾。

    这次的“经脐单孔”项目,不仅外院关注的多,四院内部也同样很关注,都看到了该高端项目的巨大发展潜力。

    但同样,也纠结于该项目的难度。

    虽说赵培儒能拿下来,但赵培儒太忙了身兼数职,有太多需要他的地方了。这种手术偶尔为之还行,想要日常常规开展,肯定是不行的。

    赵培儒笑道“即便是华康医院的侯文博主任,也得再经过多次练习,我还得去多指导他几次,才能拿下这台手术。”

    向谭深深的点点头。

    能让赵培儒这个“业界公认的基本功大能,做手术像做艺术”的牛人,都说出难这个词,看来这台手术,是真不容易拿下。

    正这时,赵培儒的电话又响了。

    又是一家国家级杂志社,想要刊登赵培儒的那篇文章,并且给出的条件也非常丰厚。

    向谭听着电话里的内容,心情复杂无比。

    为赵培儒感到高兴的同时,又震惊于如此多的杂志社,争着抢着要他心里也有些羡慕和嫉妒。他可是一辈子都没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过文章。

    等赵培儒挂掉电话,向谭也不禁好奇问道

    “赵老哥,你打算接受哪家杂志社的橄榄枝”

    赵培儒笑道“就我最开始投稿的实用胆囊医学。”

    “实际上,各家给出的条件,都大同小异,区别不大。”

    赵培儒对这些条件,都不是很在意。

    什么条件,都比不上尽快让他拿到“年轻卡”。

    “这家实用胆囊医学,给出的最让我心动的条件,就是尽快为我刊载,最迟明天的最新电子版,应该就能看到了。”

    翌日,赵培儒一上班就点开手机,

    打算看一下实用胆囊医学杂志电子版。

    结果刚点开手机,就看到微信上,杂志社的郑总编,发来了一条链接,正是最新一期的电子版。

    一点开,果然,自己的文章刊登在上面。

    与此同时,他脑海里,也传来新的提示。

    恭喜您,完成任务三展示您在胆道领域的高端技术,并在国家级期刊发表文章。

    发放奖励年轻卡1张。

    这张年轻卡的条纹是弧线状,一看就是颜值年轻卡。

    赵培儒对着镜子“使用。”

    下一刻,颜值年轻卡融入他身体各处。

    “这脸上的变化不大,这脖子上和手上的皮肤,倒是稍稍饱满了一些,皮肤不像之前松弛了。”

    年轻一年的变化非常小,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

    别人只会发现,赵培儒的面色似乎又稍稍好看了一点,像是更健康了。

    肝胆胰外科。

    “实用胆囊医学最新一期上,有赵主任名字了”

    牧思思等人,也一直在关注着这消息,此刻看到,整个科室值班室内,都是欢呼声一片。

    几个来进修的别院专家,都羡慕的看向牧思思”小牧,你这跟着赵主任,也能在上面留个名啊现在你的名字,比我们的都大了“

    牧思思脸红的一笑。

    她也觉得,自己太沾赵培儒的光了。

    明明自己一点力都没出,只是整理了数据和资料,起草了文章而已。结果在最后面都挂了个名字。

    “走,去恭喜赵主任”

    众人喜气洋洋。

    京都,各家杂志社,也有些措手不及。

    他们很多,都是才刚刚得到这篇优秀文章的消息,准备联系联系江南省的这位赵培儒,甚至有的才刚刚买好机票。

    结果没想到,这实用胆囊医学杂志社就捷足先登,把这篇文章给抢走了。

    “可惜了啊”

    众杂志社,无不扼腕叹息。

    “这样篇一文章,肯定会在全国的胆囊领域,掀起轩然大波。”

    “全国首例的经脐单孔,肯定会引起巨大的业界关注。”

    这么优秀的文章,没能在自家期刊上发表,实在太可惜了。

    京都各家医院,也纷纷打听。

    京都走高端路线的医院非常多,都对这“经脐单孔”很感兴趣。

    看到这无疤痕的方案,都纷纷坐不住了

    深水潭医院。

    雷镕也看到了这篇文章。

    “难怪难怪能让郑总编那么激动。”

    他虽然是专攻肝病领域的,但对临近的胆囊领域也并不陌生,一眼就看出这份文章中内容的优秀。

    “这是开创了全国头一份单孔无疤痕啊”

    “这赵主任,这下是要在全国出名了”

    雷镕打心底,也为赵培儒感到高兴。

    上次他去江南省,和赵培儒合作时,就感觉这位医生迟早会名气火遍全国。

    正这时,上面的院领导,给他打电话下来。

    “雷主任,听说经脐单孔无疤痕那篇文章,是你给推荐的是你在江南省的熟人”

    雷镕心里一动,连他们深水潭医院的院领导,都在关注这事了

    “对对”雷镕把事情简单一说。

    院领导笑道“现在,各家医疗单位,都在到处打听,不知道怎么就打听到咱这来了,说是你给推荐的。”

    “雷主任,你和这位江南省的赵培儒医生联系联系,看看能不能把这项技术,引进到咱深水潭医院来。”

    京都,作为全国汇聚之地,有钱的患者更多,有钱的女性患者,爱美之人也更多。

    雷镕心头一跳。

    果然,连自家医院领导,都十分看重这门技术,想必其他医院,也都有这个意向。

    “这次,赵主任的名气,是要彻底走出江南省了”

    江城市四院。

    赵培儒好不容易,才把来向他恭喜的向谭、马林、柴宝荣等人给送走。

    “我这最后一条任务,也完成了。”

    “这段时间以来,我在胆囊领域,收获挺大。”

    “一个是在国家级期刊发表了文章,一个是我主编制定了标准指南,这些,都是能让我名气大增的东西。”

    尤其是“经脐单孔无疤痕”术式,让他的名气,燃烧到了京都。

    而”肝门右切迹“的标准指南,也火遍了东南五省。很多东南五省医院的电话,也纷纷打到了四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