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外科艺术家 > 第355章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片刻后。

    儿童医院的大院长刘院长,带着几名院委会高层,亲自下来,把赵培儒等人,迎接到他的大院长办公室。

    刘院长长着一张慈眉善目的笑脸“项会长,你可是稀客啊,欢迎欢迎这位应该就是江南省的赵培儒会长吧”

    “听说在两省合作项目中,赵培儒会长医术精湛,深得两省领导的看重,您能来我们儿童医院,另我院蓬荜生辉啊”

    简单寒暄两句后,项欣荣道

    “刘院长,我们最近两省的合作俩目中,一项课题,是关于胰母细胞增殖症的。”

    “你们儿童医院的一例小病人,正和我们的研究方向契合。”

    刘院长点点头“那例小病人,刚才陈医生已经和我说了。”

    “目前我们医院的办法,就只能是保守治疗,尽量维持病人不抽搐,但治不了病根。”

    “能被你们接收,是病人的好运。“

    “我把肝胆胰一分区的特护住院病房、以及旁边的小会议室,手术室,这段时间都分划出来,归你们课题研究用。”

    很快,众专家,进驻到了儿童医院。

    专家们悄声嘀咕

    “赵会长怎么突然决定,要研究姨母细胞增殖症了啊“

    “不知道啊,我们还在那边讨论两个课题,谁更有研究优势呢,赵会长突然就通知我们过来了。”

    “反正,我们服从就是了,有赵会长、项会长两人带队,咱听指挥就行了。”

    一群专家进入到小会议室内。

    项欣荣、郝西华等几人,此刻已经是脸现焦急之色。

    “赵会长,你怎么突然说,明天要给小患儿手术”

    “您这话,有点大了啊”

    赵培儒刚才的突然安排,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现在别说手术了,连“姨母细胞增殖症”的手术治疗思路,都没有拿出来,谈何治疗啊

    赵培儒不疾不徐的坐下来,喝了口茶。

    “治疗胰母细胞增殖症,其实很简单。你们只需要在以前的次全切除术的基础上“

    “换个思路即可。”

    病房。

    孩子不抽搐后,一家人都松了口气。

    “这次抽搐时间短,应该对孩子的脑子,没什么影响吧”

    家长在心里安慰自己。

    之前每次抽搐过后,他们都后怕孩子的脑子被抽坏、中枢神经受到损害。这是医生和护士告诉过他们的,抽多了,中枢神经会被永久性损坏。

    舒缓了一会儿心情后,一家人考虑起了刚才,那位老专家的话。

    “刚才那位医生,好像地位很高啊。”

    “很可能是上面什么大医院,下来指导工作的专家。你没看所有医生、护士们,对那位都非常恭敬么”

    “他说咱孩子的病能根治,而且是明天就能手术,这是不是说明,咱孩子这病,就要好了”

    “应该是这样吧”

    家长恨不能抓住每一根救命稻草。

    平缓了一下心情后。患儿的妈妈,给孩子拍了个小视频,发布到网上去。

    “感谢各位的对小飞飞的帮助和关心,我好久没发视频了,好多人私信问我小飞飞的近况,在这里我给所捐助者和所有关心小飞飞的人汇报一下最新情况。”

    “小飞飞刚才又抽搐了一次,不过这次持续时间比较短,而且有一位老专家,贴心的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导,非常感谢他“

    “而且,他还告诉了我们一个好消息,说孩子明天就有可能接受手术治疗,小飞飞的病,终于有可能要彻底治好了”

    视频一发布,下面的评论就飞一样的上涨。

    “终于要手术治疗了祝福”

    “熬了这么久,终于能做手术了,太难了,加油祝手术成功”

    “我是一天天看着小飞飞熬到现在的,真的不容易,加油”

    “希望小飞飞能快速好起来。加油“

    下面无论是捐助者,还是关心小飞飞的人,都在发评论,关注着这件事情。

    所有人都很高兴。

    “难得啊我亲眼看着小飞飞的妈妈,带着他辗转了多家医院,终于有医院肯收治了”

    “我也是捐助者之一,还多次帮小飞飞联系过几家大医院,可惜都没有医院能做根治手术。这次,也不知道哪家医院这么牛逼。“

    “总之,祝福把我们的力量,都借给小飞飞”

    关洲省。

    作为东南五省中的唯一一个医疗弱省,关洲省最近尝到了甜头。

    上次派人去学习了江南省洛省两省合作课题之一的“不完全性胰腺分裂症”,对关洲省胰腺领域的水平,有很积极的促进作用。

    所以关洲省顺理成章的,继续关注起了两省合作的后续课题。

    也想继续参与进去。

    关洲省的领导,甚至提出了一个三省合作计划即,在江南省洛省的基础上,他们关洲省也加入进去,出人出力出钱,因为看到了合作项目组的高产,也想来分一杯羹。

    江南省和洛省上面的领导,针对这事,专门开了次简短的线上会议。

    两省最终决定,这次的各项资源都已经充足,不需要再有其他家加入进来。

    关洲省想合作,只能等下次机会。

    虽然合作没谈成,但这也说明两省合作课题成功的影响,已经逐渐展现出良性影响力了,已经开始吸引其他省份的目光了。

    会议室中,众专家面面相觑。

    “次全切除术换个方式”

    项欣荣会长、郝西华、荆继冬等专家,都不解的看向赵培儒。

    他们脑海里闪过全次切除术的点点滴滴,可实在是想不出,这门术式,能和姨母细胞增殖症,沾上什么边。

    “赵会长,您的意思是“

    众人都看向赵培儒。

    他们心里,同时也闪过种种念头。

    以赵培儒的水平和眼光,以及他那份沉稳的作风,多半是有了一定的把握,才会如此笃定,还敢直接安排手术。

    赵培儒打开电脑,对旁边年轻的荆继冬道“荆主任,你来打字,我来口述治疗方案。”

    他看了一圈众人“我口述的过程,大家可以听一听,有什么想法,等我口述完方案后,一并解答。”

    众人心里一惊,口述方案这么说,整套治疗方案,都已经在你的脑海里成型了

    外界,随着小飞飞母亲那条短视频的发布,关注这件事的人越来越多。

    很多自媒体,也都在跟风报道这件事情。

    多年疾病,终于要进行最终的手术治疗了,引来了一波集体关注。

    尤其是洛省本地人,经常刷短视频,都会刷到小飞飞的相关话题。

    还有不少捐助者,亲自打听清楚小飞飞的住院地点后,跑到儿童医院来看望。

    霍永飞、郑大桥这两位两省负责主任,看到越来越高的社会关注度后,心里也愈发沉重起来。

    “这个病例,社会关注度太高了,我听儿童医院说,今天光一听的捐助者探视,就有二十波人。”

    “赵会长的课题,选择了这样一个病人,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啊。”

    郑大桥苦笑道“社会关注这么高,如果是常规手术,那还好办,起码成功率高。“

    “可这是研究课题,一切都是未知数,手术成功率很难说。”

    医学研究,本质上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

    有成功,自然就有失败。

    万一要是治疗失败了,如此高的社会关注度,肯定会造成负面影响。

    江南省主任霍永飞,安慰他道“现在,我们也只能相信专家组了。”

    郑大桥点点头。

    到时实在不行,就只能出个公告,说明这种治疗办法的“试验性质”,以此来挽救一些负面影响了,毕竟以前这种类似的事情,也都发生过,过一段时间,人们自然就把这事淡忘了。

    随着手术时间的临近。

    相关的术前准备安排指令,也下发到科室。

    小飞飞的家长明确被告知,明天上午8点半,准时手术。

    家长还专门问了问,主刀医生,确实就是之前来病房,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应对抽搐的那位带着眼镜,文质彬彬的老专家。

    他们悄悄打听了下,那位似乎是省外来的非常厉害的专家,现在担任跨省级别合作项目的负责人。

    也就是说,这位在一群专家里面,都是头头的那种

    听到有如此头衔,家长内心中那份担心,顿时被冲淡了一些。

    妈妈抚摸着小飞飞,“小飞飞,你运气很好呢。”

    “不光是社会上有好多人在关心着你,爱护着你,还为你捐钱捐物,捐赠医疗费。”

    “还有这种大专家,跨省专门为你来治病呢。”

    旁边的爸爸,也心里充满了希望。

    他们家庭,自从孩子反复抽搐,被诊断出这种罕见病症后,他们一家头上,就如同蒙上了阴霾,久久不肯散去。

    而自从那位专家出现,似乎这一切,都要开始消散了。

    “手术,一定能成功的,小飞飞一定会好起来的”

    网络上,很多关于小飞飞的报道视频下面,许多评论,都在自发的互相告知,手术的日期。

    很多人,都在期待小飞飞的手术能成功。

    “这个孩子太苦了,希望他这次能战胜病魔”

    “加油啊,小飞飞,姐姐知道你一定能行”

    无数好心人,捐助者,都在等待手术日这一天的来临。

    终于,到了手术时间。

    赵培儒带着郝西华主任、项欣荣会长两人,进入到手术室。

    一名器械护士、和一名巡回护士,也已经整装待命。

    这次,由技术相对较高的项欣荣,担任他的第一助手,郝西华担任第二助手。

    观摩室中。

    不仅专家组的众人都在,旁边还有儿童医院的责任医师、科室主任、大外科主任等医生在场。

    “荆主任。”

    儿童医院的大外科主任,轻声问道“你们专家组,打算用什么方案治疗”

    荆继冬是洛省第二人民医院的专家,和这儿童医院的大主任也是熟识。

    荆继冬脑海里,想起之前赵培儒口述方案时的场景来。

    他们这群所谓的专家,在赵培儒那份方案面前,就如同小学生一样,是越听越震惊

    次全切除术,竟然还能巧妙的运用在胰母细胞增殖症上面

    这换做是以前的他,根本就不会相信

    想到这,荆继冬思绪收回来,意味深长的对旁边的儿童医院大主任道“治疗术式,是次全切除术。”

    “什么”

    果然,大主任猛然一愣,脸上全是疑惑的表情。

    荆继冬一笑,也没有继续解释,这种反应,太正常不过了,和他当时心里的想法,一模一样。

    “你继续看下去,就知道了。”

    “这位赵培儒老师,他的想法天马行空,简直是把医学医理和解剖学,给玩出花样来了。”

    “如果不是他,恐怕我这辈子,都不会想到在这种病症上,运用次全切除术。”

    儿童医院的大主任,以及旁边的科主任、责任医师等人听到如此高赞美的话,再想到那次全切除术,心中的好奇心和期待心,顿时被拉到了最大

    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他们要仔细看看,这赵培儒到底会如何运用次全切除术,来治疗这例小病人。

    “别盲目乐观,还有个问题”

    江南省的单鸿琪教授,低声道“赵会长的治疗方案,确实是非常惊艳,把我们所有人都说服了。但,这例病人才15个月大啊”

    众人悚然,确实这么小的孩子,无形之中,把手术难度,给无限拔高了。

    作为医生,压力最大的两种病人,一种是体弱不耐的老年病人,一种就是什么都没长开的婴幼儿。

    前者的体内,就像是纸糊的,说不定碰到什么地方,就会捅了篓子。后者则是身体发育程度太低,而且每个月龄,甚至是每个日龄的孩子,身体指征,内脏大小程度和反馈等等,都不尽相同。

    儿童医院的大外科主任,看了看里面的阵容。

    主刀、第一助手、第二助手

    这三个人,没有一个拥有在儿童医院工作的经历。

    他皱眉道“荆主任,要不,我上去帮忙或许能在关键时刻,提醒他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