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我有一座文史馆 > 10热门
    “我已经读不懂这个年代年轻人的大脑回路了,哪有跑到博物馆去看假文物的,还这么激动?”

    夏宁在心底默默吐槽着,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买门票的手速。

    几分钟的时间内,他竟然售出了整整三百张门票,即便今日门票是半价状态,但也足以弥补多日来的入不敷出了。

    他此时的笑容格外真诚。

    ……

    “这家博物馆的装饰还算是可以,大理石廊柱,高大的立柜,厚度尚可的钢化玻璃,暖色的灯光,红木装饰,白垩封土,先秦列国文字篆刻……仿造了古代楚国坟茔的设计风格,”

    陈平漫步在博物馆的青铜展区,眼神飘过展区内大大小小的数十件展品,不知道何种原因,这间博物馆的展览柜竟然被做成一座先秦楚国贵族封土坟茔的样子,高大的红木展柜与钢化玻璃之下则是白垩色的封土。

    “对于一家只有修复文物的博物馆来说,这个装饰水平也确实不错了。”

    他走在走廊的中间,神色轻松,点评着他目光视线范围之内的所有文物。

    博物馆内文物的精美与富丽让他颇为意外,在他的印象中,那些现代仿制的文物都应该有着大大小小的错误,甚至只要不是铜锡合金原来的那般金色外观。

    他都觉得那件文物算是过的去了。

    就比如说他上周见到那尊东周青铜觞,明明纹饰也好、材料也好、做旧痕迹也好都已经达到了现代青铜器复原工艺得上佳水平了。

    可却偏偏多了一串铭文:新有嘉铜出丹阳。

    丹阳指的是西汉吴国所下辖的丹阳郡,是西汉唯一设立铜官的郡国,范围包括如今的安徽铜陵、马鞍山及南京等地,该地的铜质量上佳,支撑起了西汉时丹阳发达的铜业。

    所以那串铭文多见于西汉铜制品的铭文,最起码是不该出现在东周铭文龙纹铜觞上的。

    那期视频是他第一次上热门。

    “商早期的青铜鼎却用了丹阳铜?”

    他摇着头,走过一尊与自己记忆中铜觞极为相似的酒樽,只看了一眼,他便从那尊号称东周的青铜器上看出了商晚期青铜器的装饰纹理风格。

    那是一种流行于商王朝的兽面纹,由两个独立的动物侧面合成一个动物的正面,处在酒觞极为明显的位置并被规律的底纹所称托,西周的时候这种纹饰便已经被互相对称的鸟纹所取代了。

    青铜器的纹饰处理起源于二里头文化也就是传说中的夏王朝,此时的青铜器纹饰多是素面,或是简洁的方格几何纹、云纹或是弦纹,到了商代,青铜器纹饰则骤然增多,到了商晚期,青铜器则变成了一种通体满花,缜密细致、以兽面纹为主纹,以呈现富丽堂皇、诡秘神异的装饰风格。

    “拜托,仿制青铜纹路的时候专业一点吧,商的兽面纹在西周便已经被鸟纹取代,更别不要说东周了,西周的中晚期以环带纹、鳞纹或是窃曲纹更是让动物为主体纹饰退出了历史舞台,东周-春秋时代的青铜器纹饰构图更是打破了商朝以后的对称纹理,改用连续的环带状或是环状的纹饰包围器身,更不要说春秋中后期那种几何状上下交错的兽带纹了。”

    陈平摇头路过了夏宁博物馆中仿制最为精美、富丽堂皇的东周白银花丝错金兽面纹青铜酒觞。

    青铜、黄金与白银的光芒在博物馆熏黄色的灯光下交相辉映,散发着一股足以迷醉世人的典雅、华美气质。

    所以站在这件藏品面前拍照围观的游客也是最多的。

    不过对于陈平而言,他更多还是注意到了酒觞的错金花丝工艺,他喃喃自语着,“错金工艺的最初使用可以追溯到春秋中期,但它的盛行与成熟却已经是战国中期的事情了,一件使用商代兽面纹的东周酒觞怎么可能会有如此成熟的错金工艺,更不要说那个白银花丝了……那个工艺是用来制作金器而不是青铜器的!”

    他感觉自己之前期待的大新闻要落空了,这个博物馆的复刻品既没有好到足以以假乱真,也同样没有差到让人怀疑人生,不得不喷的地步。

    如果他将那尊酒觞做成一期视频,根本就不会有人看的。

    因为除了少量专业的学术圈人士,谁会在乎一个看起来就很漂亮、很典雅而且几乎符合人们对于青铜器文物一切想象与期待的文物用错了符纹或是超越时代的工艺。

    他的受众又不是一群整天闲的没事干,准备喷人艺术审美与鉴赏能力的喷子。

    再说了,这个文物根本就没有办法让喷子跟人吵起来。

    这本来就是假的。

    “时不我与啊……”陈平悠悠叹了一口气,心中满是没有抓到大新闻的遗憾,正当他准备转身离开的瞬间,他的目光却突然被一件摆在展览厅角落的双耳青铜鼎给吸引住了。

    青铜鼎的外观颇为质朴、雄健,换句话说就是它的外表颇有些朴实无华甚至可以说是毫无看点,这件青铜器外观没有采用任何鎏金、赌金、错金或是花丝镶嵌等能够突出青铜器外观、颜色或是美观的工艺,就连青铜器本身的符纹也只是偏向于西周早期的质朴风格,而且陈平几乎一眼便看出这个青铜鼎是个实用器,因为它颇为肥硕的腹部有一圈火烧过的黑色痕迹,那是用柴火烧灼过的痕迹。

    任何一个好看的礼器都不该有这种火烧过的痕迹。

    周围几乎没有任何游客的身影,陈平敏锐的注意到青铜鼎展览柜外的真品提示。

    “有意思,一眼就能看穿的假文物因为其出众的外观而浏览量不断,而那些真正的青铜鼎却无人问津。”

    陈平瞧着文物心中顿生感慨,曾几何时,他也曾经相信过真实的文字能够带给他更好的生活,就像是那件真的从西周幸存下来的青铜鼎一定会比那些粗制滥造的现代仿制品更加受人欢迎一样。

    但是,他错了,青铜鼎也错了。

    他站在青铜鼎面前,瞧着西周何鼎上篆刻的铭文目光下移,瞧见了哪几处并不高明的青铜器点焊技术的痕迹,虽然这些焊点在常人眼中已经是几乎不可见的小瑕疵,但陈平还是一眼看出了其中的不同寻常。

    “这件青铜器的修复技术很高超,想用如此细微、精确的焊点修复青铜鼎上如此之多的瑕疵,这个负责着手修复青铜鼎的人一定是个高手。”

    他赞赏的点了点头,然后入目的便是青铜器的鼎耳。

    它似乎哪里不对劲,但……陈平却着实没有办法说出来。

    那是一对左右对称的青铜鼎耳,闪烁着青铜特有的金属光芒,篆刻着完全一致的符纹……站在青铜鼎面前的陈平瞧着鼎耳、随后便是腹部,“这件青铜器大概不是用速固树脂修复的。不然再怎么高超的上色技术也应该留下痕迹的。”

    “青铜器修复办法翻来覆去也就是那么几种,顶多就是用铜片焊接后上色,我走南闯北见过这么多的青铜器,可还没有见过这种修复手法。”

    陈平张大了嘴巴,整个人陷入了呆滞。

    这件青铜器刷新了他对修复文物的认知。

    修复文物之所以会在古董市场上不如真品文物珍贵便是因为他使用了大量能让人一眼看穿的现代工艺、错代纹饰或是劣质材料。

    但,这件文物可不是这样的。

    它好像生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否则他为什么会看不出那些微妙之处的真正秘密呢。

    “等等,这个青铜器不就是我一直在找的吗……”

    “说不定能上热门?”

    陈平站在青铜鼎展柜前,目光炯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