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人在大理寺签到成剑仙 > 第三十章:瓮中诡物
    瓮口被盖子封着,看不见里边到底藏着何物。

    杨善一口气在腹中循环,已经接近极限。

    虽体质比普通人强上不少,但终究在水中也憋不了多长时间。

    强忍着,他再下沉几米,想要更接近些。

    突然,他看见最近的瓮口上放,有黑影猛地出现。

    不甚高,孩童模样,通体漆黑,仿佛是刚从污泥里爬了出来。

    勉强可以看出人型,眼睛却异常的明亮。

    在黑暗的水底,闪着阴冷的寒光。

    最震惊的还是它身上的邪气,如泉涌般,从身上落下,坠入水底。

    一米见方,全都被邪气包裹,让人头皮发麻。

    这诡物出现之后,原本还在周围盘旋的怨魂四散逃窜,比之方才见到业火时更加恐慌。

    黑影并未攻击杨善,却是缓缓抬起手,一缕邪气喷涌而出,如绳索一般,直冲其中怨魂。

    怨魂本还想跑,速度却完全比不上邪气,瞬间就被包裹,回转诡物而去。

    接着,它张口,竟将怨魂直接吞吐腹中!

    身上邪气,更加磅礴三分。

    杨善不由惊恐,眉心处的轮回天眼更加璀璨了几分。

    他总算是知道怨魂的作用是何。

    食物!

    这诡物之食物!

    以鬼为食,闻所未闻。

    莫不是当自己为钟馗转世?

    诡物看着杨善,确切的说,是看着他手中的业火。

    这才是没有攻击的原因。

    再待下去也是无果,杨善确信,自己若是当真同这诡物动手,或许会给它添一道菜。

    因此,只能转头向水面游去。

    “大人,已经过去如此之久,这杨善,该不会是遭遇了什么不测?”

    李馋等的心急如焚。

    卫峥不语,就只是站在船头,目视水面。

    仿佛目光能够穿透几十米深的渭河水,看清楚其下状况。

    “来了!”

    一声语毕,众人纷纷凑来。

    水面先是咕噜些许水泡,接着猛然迸出大朵水花。

    杨善从水中冲出,双臂扶船沿,大口喘息。

    待被拉到船上,李馋欣喜:

    “杨兄你可算上来了,若是当真死于水中,答应我的平安坊之行,怕是要落了空。”

    听前一半,颇感温馨,后边的话,就只剩心寒。

    方才虽说不上死里逃生,却也足够凶险。

    没成想,这李馋竟说出这等话。

    顾不得理会他,杨善赶紧开口言:

    “走!”

    一字干脆利落!

    他游出来的时候,分明看到,那黑影跟在后边,不知是何目的。

    卫峥也不多问,操起船桨,快速挥动。

    总算是逃离天人雕像。

    待回头,那黑影正立于水面之上,邪气下坠,侵染好大一片。

    一双闪寒光的眸子,盯着逐渐远去的船只。

    好在,它并没有继续追上来的打算。

    “那是什么东西?”

    李馋也目睹黑影,颇有恐惧,声音不自觉颤抖。

    杨善这才把水中所见详细告知。

    当然,业火与轮回天眼之事,选择隐瞒。

    三人惊愕,没成想,水中竟如此凶险。

    待到岸上,他们总算是松了口气。

    回头再看,黑影依旧在原地。

    日头西去,天边大朵的云彩浸染余辉,如火烧般。

    杨善不知,本潜于灵台处,信国公府地窖中所得黑气,竟有骚动。

    邪气之事,凭他们四人,自然无法解决。

    只能是先回城中,再做打算。

    疾步而行,众人皆是沉默。

    途中,远远见宗胜之所,杨善原本想再去看看,但思来想去,终究还是放弃这个打算。

    不敢去。

    确是无法解决他们身上的邪气。

    待进城门,如今长安城中,一片骚乱。

    四处可见巡逻官兵,铁甲长刀,虎视眈眈。

    打听才得知封锁水井之事。

    韩生宣如此做,是此刻最为正确的选择。

    几日缺水,虽难忍,但终究还能活得下去。

    若是使得邪气入骨髓,那才是危机。

    宗胜一家,就是例子。

    如同丧尸一般!

    有这铁甲官兵在,一时片刻,虽有民众不满,却也不会发生真正的暴乱。

    但邪气之事还需尽快解决,武力镇压,虽现在有作用,但时间一长,能渴死人之时,暴乱必然发生。

    对后唐来说,这般时候,说是大厦将倾也不为过!

    不敢耽误,杨善几人直奔大理寺。

    其他两组也都已经回来,同样面色凝重,想必广通,永安两渠,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韩生宣正等候,四人进屋中,将情况详细告知。

    面色凝重,他不断踱步。

    “通知镇妖署,明日,不,今夜出城除妖。”

    有人领命出,传讯镇妖署。

    争分夺秒,一刻也耽误不得。

    “你们先去休息,接下来之事,我来接管。”

    韩生宣道,摆了摆手。

    无奈,众人只能出门去。

    斩妖除魔,本就不是武者擅长之事。

    他们将事情查明,已然是完成任务。

    行于朱雀大街,全然不见往日繁华。

    空荡荡的街道,极具冷清。

    偶有官兵匆匆而过,留下一地肃杀。

    闭城鼓六百声,今日格外刺耳。

    忽有微风抚过,更添几分萧瑟。

    杨善并未回新宅,向着惩恶住所。

    不知为何,他竟生出想吃糕点麻团的欲望。

    将到门口,忽见邻居王婆,她看见杨善,赶紧凑了过来:

    “二郎,这官家是怎得打算,为何封锁水井,何时才能复原?”

    杨善在大理寺当值,在她认为,是官家之人,应知道些常人不能知晓的消息。

    “尽管放心就是,明日便可恢复正常饮水。”

    杨善如此说,更多是安慰的意思。

    明日恢复饮水,谁能保证?

    那渭河中的诡物黑影,他虽不知为何物,确也能感觉不寻常。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王婆激动,连说好几句。

    杨善分明看到,她原本宛如死水的昏黄老眼中,生出了点点希望光芒。

    异常明亮,有些刺眼。

    待到门口,闻金凤之音:

    “也不知是怎得,竟连水都不让吃了。”

    “官家如此,定也有打算,那水或许当真喝不得。”

    “我看你说的官府,是你弟弟二郎。”

    “若不是有二郎,你喝了那水,或已经命归黄泉。”

    “也比终日伺候你兄弟二人来的轻巧。”

    惩恶夫妇依旧是日常拌嘴。

    但此刻杨善却觉得异常温馨。

    “二郎回来了!”

    远远看见杨善,惩恶便迎了上来,十分热切。

    两人交谈,自然是少不了水源之事。

    杨善随便找了个简单理由,并未将实情告知,那般只会引起恐慌。

    杨惩恶闻此,也是放下心来,忽目色一转:

    “二郎,你怎得也是官府之人,是否能够找人通融一二,给咱家打些水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