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从1984开始 > 上架感言:
    明天中午12点上架。

    衷心感谢大家在新书期的支持和鼓励。

    作者菌是80年代末期生人,有幸亲身经历祖国三十年沧海桑田的变化。

    这里用“沧海桑田”这四个字个人认为是不过分的。

    年幼的时候城市没有高楼,很少见汽车,城市规模大约只有目前的五分之一。

    生病时爸爸妈妈会骑着自行车抱着我去老骑楼里面的老中医家里看病,回来灌一大碗苦药。

    奶奶会用废弃的眼镜腿穿着鱿鱼干放在酒精灯上烤给我吃。

    爷爷会在开会后把会议桌上的几颗甜果包着回来给我吃。

    这都是我印象深刻的回忆。

    小时候听爸爸讲他小时候住在农村的旧房子里,睡在铺枯草的床上,每天抓蟑螂去喂鸡,我觉得难以想象。

    今天我和儿子讲我小时候在家乡的小城里的童年,他恐怕也会觉得难以想象吧。

    写这本书,起因是感受到这两年来民心的变化。

    最开始明显有这种感觉是2019年10月《我和我的祖国》等一系列电影上映。

    之后就是2020年的疫情。

    有一说一,改开四十年,我们这个国家完成了堪称伟大的发展成就。

    尽管今天大家都在说躺平,但躺平也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的。

    所以作者菌就有了个想法,想写本书,回望一下,致敬一下我们的改开以来发展历程。

    那么从改开初期的1984年开始,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

    除了致敬祖国,作者菌还想写写那个大时代。

    那个灯塔还没成为炮塔,人类还有两种可能性,东瀛、日耳曼还在锐利奋进,香江还是英雄地、风云地的时代。

    作者菌出生不久的1991,还有前两年,都发生了大事。

    这些大事直接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命运。

    人类暂时地失去了另一种可能性,进入资本至上,消费主义至上的时代,也告别了那个剧烈冲突,但发展迅猛的时代。

    上述的那些名字,它们都曾经怀有光荣与梦想。

    但今日它们好像都在躺平。

    所以想写写曾经的它们。

    那个火种在流传。

    毛熊的死亡告诉兔子,要如何更好地活下去。

    不知毛熊的在天之灵,是否听见五海之港的红场上,兔子的子弟兵唱起的《喀秋莎》。

    ~

    至于选择写计算机科技产业。

    是因为这个产业具有深厚感和代表性。

    国家发展的根本,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在于生产力。

    来自总设计师的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类告别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有了两种可能性的选择和冲突,根本上都是因为生产力的革命性发展。

    后续的剧情,姚小聂会去东瀛,去毛熊,去灯塔。

    见证东瀛与灯塔的“半导体战争”。

    见证灯塔布局全球,掌握科技霸权,成就其世界霸权的重要支柱。

    当然最重要的,是姚小聂要在东瀛与灯塔的斗争夹缝之中,收割毛熊遗产,创建世界顶级科技企业(随便你说我抄袭三星+台积电吧!!!),推动祖国的计算机科技产业崛起,打破西方的封锁和霸权。

    后面还会涉及金融战争的内容,尽力把格局写大,应该还是有些爽感的。

    ~

    至于生活戏,爱情戏。

    融入了作者菌的一些阅历和感受。

    高呈林,郭尼娜,冯汉义这些人,应该都算是有血有肉的,这些角色会一直写下去,尽力写出一些命运感。

    当然最重要的白玫瑰会一直写下去,尽力写出一点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思考吧。

    不知道这叫不叫单女主?

    至于开不开后宫,要问小姚同志是怎么想的,管不管得住下半身。

    ~

    上述的就是这本书从“大时代”到“计算机科技产业主线”到“生活和爱情”三个层面的内容。

    大家看完这些,会不会觉得这本书可能或许大概maybe不算是一本快餐文?

    实际上这本书是作者菌写过最难写的一本书,也是投入精力最大的一本书。

    因为这本书写了比较多的大时代,对计算机科技产业这种单一领域挖得比较深,写了比较多的人物命运感,所以这本书气质可能稍有些沉重。

    市场当然还是更喜欢那些气质轻松,节奏轻快的文。

    所以预想这本书成绩可能不会太好。

    不过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多点支持。

    希望大家支持一下订阅,投点月票推荐票,多些评论给点意见。

    感谢感谢。

    明天吃饭吃粥就看大家的啦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菌能保证的是,这本书会写完整,架构不会崩,不会出现明显的毒点。

    明天中午12点上架,求订阅!

    再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