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这首诗,是在远方思念自己的家乡,家乡有月,异乡有月,即便与家乡相隔万里,但在异乡看着月亮,就好像自己在家乡看月亮,好像身在家乡。”
叮!
系统提示响起:
“你观察月夜,对《静夜思》感悟加深,领悟月象:【神感】。”
【神感】
象属:天文·月象
境界:见微
功用:神思无垠,冥感万机,心中默念他人名字,可感应他人所在位置与状况,越近越准确。
法诀:举头望月,低头思乡。
……
这就又领悟一个法术?
有意思!
“神思无垠,感应万机,可以感应他人所在位置和状况,这法术厉害了,只要知道对方名字,对方跑到天涯海角,也藏不了。”
李承天心中越发惊喜起来。
“这么看来,只要是符合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似乎都能触发领悟。”
他隐约有了些门道。
精神振奋,趁热打铁,继续领悟。
“这首静夜思虽然是李白所写,但读这首诗,无论是谁,都能从中感受到李白的思乡之情,同样的,别人思乡的时候,也都因这首诗的缘故,去看月亮,排解思乡之情。”
“这首诗让月亮有了人情,或者说,这首诗可以让所有人都共情,可以包含所有人的思乡之情。”
叮!
系统提示再次响起:
“你观察月夜,对《静夜思》感悟加深,领悟月象:【共情】。”
【共情】
象属:天文·月象
境界:明哲
功用:可精确感受周遭人与事物情绪,与用自己的情绪去影响周遭人与事物。
法诀:望月思乡。
……
感受情绪,影响情绪,这法术好像不怎么厉害,但注意感受影响的目标是人与事物,也就是说,不仅仅能影响人,还能赢事物,这就很厉害了。
试想,忽然周围事物全都仇恨自己,对自己红了眼,那会是什么情形?
这完全可以杀人于无形。
“果然就是只要是符合这首诗的理解,就能领悟法术。”
李承天这会儿到没有去在意法术的效果,境界,他完全被这么轻易就能领悟的情况,给惊喜的喜不自胜了。
“这首诗中,人,诗,月,霜,乡,天,地,浑融一气,人情是天是地,是月是霜,天地亦是人是诗,是乡是情。”
他再接再厉,继续去试着理解静夜思,赏析静夜思。
学了静夜思这么多年,他还是第一次这么用心的去看这首诗。
“人情不出天地,天地不外人情,天上月可以是地上霜,异乡客亦本是故乡人。”
叮!
系统提示再次传来:
“你观察月夜,对《静夜思》感悟加深,领悟道象:【和光同尘】。”
【和光同尘】
象属:道理·道象
境界:广大
功用:可让自己随意变化任何形态。
法诀:日月同光,天地同尘。
……
和光同尘!
不看信息,光听名字,就知道绝非等闲。
李承天心中一惊。
“果不其然,这就是一个超神技能,随意变化任何形态,比形似厉害了不知道多少。”
“一首在地球三岁就会教的静夜思,竟然会有这么厉害的潜力?真是让人不敢相信。”
“再试试看,还能不能领悟出来别的。”
他越发兴奋。
但这次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还能往哪去说了。
仅凭他自己的知识,感觉,也只能将静夜思分析到这里了。
无奈之下,只能请教系统。
“系统,这首诗在地球是千古佳作,一定有很多人对它进行了品鉴,你能找到这些品鉴给我看吗?”
“可以。”系统回应了一下,下一秒,李承天的眼中,就出现了一个个对此诗的评论。
《唐诗品汇》:刘云:自是古意,不须言笑。
《唐诗正声》:百千旅情,妙复使人言说不得。天成偶语,讵由精炼得之?
《批点唐诗正声》:乐府体。老炼着意作,反不及此。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悄悄冥冥,千古旅情,尽此十字。
《李杜诗选》:范德机曰:五言短古,不可明白说尽,含糊则有余味,如此篇也。
……
李承天一一用心细读。
比高三准备高考,都要用心十倍,完全没有一丝杂念。
读了好一会儿,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直到读到《古唐诗合解》:此诗如不经意,而得之自然。故群服其神妙。
才有了心中一亮的感觉,觉得这应该可以领悟出来一个法术。
这只是一个冲动,具体要怎么领悟,领悟什么,他还不太清楚。
他没有就此停下,继续看了下去。
《唐宋诗醇》:《诗薮》谓古今专门大家得三人焉,陈思之古、拾遗之律、翰林之绝,皆天授而非人力也,要是确论。至所云唐五言绝多法齐梁,体制自别;此则气骨甚高,神韵甚穆,过齐梁远矣。
《唐人绝句精华》:李白此诗绝去雕采,纯出天真,犹是《子夜》民歌本色,故虽非用乐府古题,而古意盎然。
……
一直看到最后,然后又看着月亮反复背了几次静夜思,才忽然心中明亮起来,有了一番崭新的领悟:
“这诗和下了一场雨,花开了;
下了一场雪,天地都白了;
对着镜子,看到了自己,是一个情况。
要说什么高深的写作方法,这诗是没有的。
要说这诗有多么高深的内涵,也是没有的。
它的高明在于,诗的表现与传达之间的完美无瑕。
这才是他最厉害的地方。
就像我们吃东西,不需要咀嚼,入口即化,但是又非常的可口有味,回味悠长。
这种东西很难找,也很难做出来。
但是李白这个橱子或者蟠桃园的蟠桃树,五庄观的人参果树,兜率宫的太上老君,弄出来了。
对,就是说,这诗像一颗蟠桃,人参果,仙丹。
乍看起来平平无奇,简简单单,一个桃子,一个果子,一个药丸而已,但是实际上却味道妙绝,妙用非凡。
写东西的方法很多,写出的东西所呈现的情况也是不能详尽,但是归纳起来,还是表现与传达这两个方面的东西。
很多人重表现,比如文辞华丽,技巧高超,想象奇葩。很多人重传达,比如文以载道,言之有物,道理高深。
但更好的还是兼而有之。
静夜思就是这种兼而有之。
表现与传达,完美合一。
这是什么?
这是目击道存,自然而然。”
这一番领悟,已经超出了李承天之前的认知,完全是在看了不知其数的前贤品鉴,在他们的思想光辉的照耀下领悟出来的。
叮!
系统没让人失望,马上就传来了新的法术领悟提示:
“你参悟《静夜思》,感悟加深,领悟道象:【目击道存】。”
“你参悟《静夜思》,感悟加深,领悟道象:【道法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