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华夏文道世界 > 第七章 影界
    “这似乎是押韵的升级版。”

    “这么看来,见微境界,比知一境界要高。”

    “试试能不能用。”

    “古皇,所庄,虚良。”

    李承天心中默念法诀。

    诀成,全无异样,刚刚发动押韵的感觉,完全没有。

    “看来不提升行境,真是不太行。”

    “提升行境,要创作,自己去写诗文,我随便弄个打油诗试试?”

    两眼看着空中用水凝成的静夜思,心中暗暗捉摸起来。

    想了一会儿,一首打油诗,就被他搞了出来。

    “看见明月光,我也想家乡。不是我不回,穿越路太长。”

    诗在心中默念一遍,系统提示马上响起。

    叮!

    “你创作出一首打油诗,行境提升。”

    这就提升了?

    李承天喜出望外,马上查看属性面板。

    一眼扫到行境处,两个大字赫然在眼——

    未启。

    还是未启。

    看来只是经验提升,还没到升级的上限。

    在地球经常玩游戏的他,对这种情况很熟悉,也不失落沮丧,马上再次沉思打油诗。

    “穿越在他乡,外挂在身上。虽然能无敌,想家心悲伤。”

    叮!

    “你创作出一首打油诗,行境提升。”

    “昨天穿越来,半夜成天才。虽然是天才,其实我很菜。”

    叮!

    “你创作出一首打油诗,行境提升。”

    ……

    一连搞出了一堆打油诗,每次都提示行境提升,但每次他去看属性,都依旧是未启境界。

    这让他不由就有些怀疑起来。

    “是我这些诗的质量太低,还是这行境开启要求的经验太高?”

    “难道我要让白也者指点才行?”

    他看了看正在闭目养神的白也者,暗暗思虑。

    “天赋和努力同样重要,也许就是单纯经验高,起点高,所以才会一直开启不了。我再想几首好点的打油诗,应该今天上午,就能破境了。”

    他不放弃,振奋精神,再接再厉。

    沉思了好一会儿,反复对比静夜思,从题目到正文每一个字,从诗的时间人物地点情节,再到讲得意旨情感,都细细思考斟酌,却发现越看这首诗,自己越发觉得没法下手写,越不知道该怎么写。

    无论怎么模仿,都觉得不是这个味道。

    渐渐的,他开始放弃去模仿,去写,不由自主的就陷入了对这个味道的追寻,思索为什么静夜思会有这样独特的味道,它这首诗又是如何产生这种独特的味道的。

    一直想到中午,才忽然明白。

    “静夜思是李白切身的真情实感,自然而然的爆发出来的,并不是靠着模仿,靠着为了写诗而写诗才写出来的。”

    “他只是心中有了思乡的情感,然后看到月亮,一个人在夜里,不由自主的就把这种情感吐露出来而已。”

    “这诗归根到底,是从他心里生出来的,而不是单纯靠脑子想出来的。”

    “我不知道这个,只想凑二十个字,装个样子,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味道?”

    这时候,系统提示竟然响了起来——

    叮!

    “你参悟《静夜思》,感悟加深,领悟情象:【心生】。”

    【心生】

    象属:世情·情象

    境界:通彻

    功用:可根据人心制造幻境,使人迷乱其中,不能自拔。

    法诀:月兮霜兮,如我乡兮。

    ……

    “竟然又领悟了一个法术,还是非常厉害的幻术类法术,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李承天看到这意外收获的心生法术,不由感慨。

    同时,思考也继续扩展加深起来。

    “这个领悟,说明我又找到了一个诗文关键。这个关键,总结一下,简单来说,就是有感而发。不过,这个发是自然的发,而不是像我写打油诗一样东拼西凑。”

    “我心中也有自己的情感,这和李白这首诗的情感,虽然不一样,但也没什么高低优劣之分。我缺少的主要是对文字的把控力。”

    “卖油翁说,无他,但手熟尔。我就差这份熟。”

    “但要怎么实现这份熟呢?”

    “俗话说,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偷。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仙李白说,吟咏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读诗背诗,读多了,背多了,应该就能成就这份熟了。”

    “就这么定了,从唐诗三百首开始,先把唐诗三百首背会。”

    他一时间,打定了主意。

    “系统,给我找一本唐诗三百首,我要背诗。”

    刷!

    系统飞快的整出来一堆唐诗三百首的版本。

    孙洙手抄版,孙洙雕刻版,孙洙修订版……

    李承天觉得这些书应该都差不多,于是就从头开始看。

    结果发现,开始的手抄板,密密麻麻,全用的繁体字,而且排版还是竖排的,看惯了横排书的他,很是不习惯。加上有许多不常见的繁体字他也不认识,于是就换了别的版本去看。

    他不知道繁体竖排,无论是手抄,还是雕版,都是一样的,这是古人的习惯,只是在近代改了而已。

    连续翻了大半天,才终于找到了一本简体字横排的,默默看了起来。

    第一卷五言古诗。

    第一首《感遇》,作者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这……”

    看完第一首,李承天就有些懵逼了。

    字是都认识了,可意思就不好理解了。

    凭他大学毕业的水平,也只是大概能看出来这首诗好像是说,草木有自己的打算,并没有让美人采摘它,表明自己很独立,再多就看不出什么了。

    这诗不比静夜思那么浅显易懂,对于没怎么研究过古诗的他来说,要彻底搞懂,终究是难了点。

    如果有注解,他可能还会理解,但这版本恰恰没有注解。

    反复看了两遍,发现实在有些难理解,就跳到下一首去看。

    第二首还是《感遇》,作者还是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

    上面是兰叶桂花,这首又来个丹橘,他依旧是看的只能干瞪眼。

    “这些诗怎么这么难?完全和静夜思是两个情况。”

    “这张九龄怎么回事?就不能写的像静夜思一样通俗易懂吗?”

    吐槽了一句,继续往下翻。

    第三首,《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作者李白。

    好家伙,张九龄终于过去了。

    李承天马上精神振奋。

    印象中,李白的诗,貌似都是庸俗好懂的。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这首诗,确实比张九龄那两首好懂一些,就是在说天黑去朋友家喝酒,喝到大半夜,开开心心。

    “李白就是李白,写的就是好啊,连我这水平都能看得懂。”

    赞叹一句,便打算好好学学这首诗。

    这时候,一直坐在旁边没怎么说话的白也者,突然开口。

    “该走了。”

    “该走了?”李承天不明其意。

    “我们的行踪已经暴露,真理卫的人来了。”

    “真理卫?”李承天脑海中马上闪出白也者的信息,白也者曾经就是真理卫的统领。

    立时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

    不敢迟疑,马上起身,问:“他们已经到了大门口了吗?”

    “不。”白也者抬头看向屋顶,“他们到了屋顶。”

    “闪开。”

    他忽然一把将李承天抓起,然后迅速的跃出了房间。

    人不落地,又是一声低喝:“影界。”

    一瞬间,李承天就看到,他和白也者,以及眼前的景物,全都一下生出了重影。

    层层叠叠,不知多少。

    这是幻术。

    他马上明白了这个影界的真相。

    与此同时,房间里轰然一声惊爆,成为废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