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天看的没错。
这八句诗,确实在两句一组,在押韵。
多,歌,波,荷,都在一个韵部——平水韵是下平五歌韵。
李承天虽然不知道它们具体在哪个韵部,但感觉到它们五个韵母相近,将之归位押韵,却是没错的。
可八句两两成组,要选对组,才能过关,光知道押韵,并没有什么用。
这一点,李承天并没有意识到,他依旧在为自己看出两两押韵的事情,赶到高兴。
“知道了你们都是押韵的,那你们的秘密就难以隐藏了,一定就是在这押韵之中,让我找两句和春晓押韵相似的。”
“对,就是这样,不然怎么整出来押韵的诗句?”
这么一想,他越发觉得自己找到了答案,开心不已。
“让我看看,春晓是怎么押韵的。”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都是押韵的,这八句应该也是要找到这样的规矩,凑出四句,然后一三四句押韵。”
他越想越觉得正确,马上就开始四句一组,找一三四押韵的组合。
“一三四押韵,第一句就要是多歌波荷四字之一。”
“先从多开始,遥山烟雾多,左边是白沙澹无迹,右边是郁然怀君子。”
“唉,怎么左右两边都没有押韵的句子?”
他终于发现了这八句押韵与春晓押韵的不同。
“难不成,不是找一三四押韵?”
“可是,如果不是找押韵,那是找什么呢?”
他又没了头绪。
一点提示没有,他自己对诗又不够熟悉,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左思右想,反复看了半天,依旧没什么想法后,他不得不再次像系统寻求帮助。
“系统,这八句诗,各自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看出来吗?”
“八句之间并无关系,它们非一人所作,乃是八人之诗,集合在此。”
“八个人的诗?”李承天闻言惊讶,他本来以为,这是一个人写的,还是孟浩然写的,没想到竟然是八个人的八句诗。
这太有点让他意想不到了。
“不是一首诗,集合在一块,有什么用意?”
“八句集于此,背后用意,明道系统亦无法得知。”
“……”李承天无语。
他这时候真觉得,自己这个明道系统,真是一点用都没有,还不如白也者在身边。
如果白也者在,这会儿肯定能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这八句诗的玄机了。
“不是一个人写的,还搞押韵,这明显坑人的嘛,想让人往押韵的路上带跑,把人带到坑里去。”
“也不知道大白那边是什么情况,这种脑力活,交给他才是最应该的。”
他暗暗感慨,往地上一座,有些丧气。
过了一会儿,情绪才有些转变,重新振奋了精神。
“我现在这样子虽然才五岁,可好歹我这灵魂已经二十五了,和白也者也没差年纪,凭什么要靠他?没有他,前两关,我不也一样过去了?”
“我能过前两关,那这一关,我一定也能过。”
“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八句诗吗?还能难上天?”
他又重新从地上站起来,仔细看了一遍八句诗。
扬楫越平湖,曲池扬素波。
兰气添新酌,开轩临芰荷。
白沙澹无迹,遥山烟雾多。
郁然怀君子,长啸激清歌。
这次起看的柱子和之前不一样,得到的八句诗的排列,也有所变化。
这么一看,他发现,这八句竟然挺和谐,纵然知道是八个人的诗,可是放一起,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扬楫越平湖,曲池扬素波。
划船玩水。
兰气添新酌,开轩临芰荷。
中间喝酒。
白沙澹无迹,遥山烟雾多。
看看风景。
郁然怀君子,长啸激清歌。
想想朋友,唱唱歌。
理解起来,竟然很是和谐。
不过即便如此,这一次,他也没就把这种排列组合,当做线索。
理智告诉他,他的水平,不可能这么简单就找到真正的线索,这看起来像回事的东西,多半都是陷阱。
他不能相信。
准确的来说,是不能相信自己轻易得到的感觉。
虽然这样说有些不自信,但其实这是很好的反应,是一种自知的觉悟。
知道自己的见识,不去被自己的浮念妄想影响,努力去追寻真正的答案,这就是自省自知。
“不能再去关注押韵了,这是陷阱,整齐的押韵,越看越会让我忽略别的东西。”
他提醒自己一句,来说故意不按押韵的顺序去看这八句诗。
曲池扬素波,兰气添新酌。
开轩临芰荷,白沙澹无迹。
遥山烟雾多,郁然怀君子。
长啸激清歌,扬楫越平湖。
这么一看,八句之间就少了一整首诗的样子,让他不再老是往押韵成诗的事情上去想了。
“古诗除了押韵,还讲格律,押韵这么明显,是为了不让人注意格律吗?”
“而且我记得,白也者好像说过,春晓是绝句,句子有格律,什么平平仄仄的,前面一个考字意,一个考句子结构,这次会不会因为春晓是有绝句格律的诗,所以考格律呢?”
“不管是不是,反正是个方向,眼下也想不到别的,就这么试试看。”
“八句诗的格律是——”
“无语,忘了我对格律现在还是一窍不通了。”
“不过好在有系统,可以请教一下。”
“这系统这次应该有点用了吧?”
他马上向系统寻求帮助。
“明道系统,八句诗为什么放在这里你不知道原因,那八句诗的格律,你应该知道吧?”
“格律自是知道的。”
“那把它们的格律都给我整出来。”
这次系统很给力,马上就把八句诗的格律,全都标注了出来。
扬楫越平湖,曲池扬素波。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兰气添新酌,开轩临芰荷。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白沙澹无迹,遥山烟雾多。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郁然怀君子,长啸激清歌。
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
李承天看了一遍,觉得很有感觉,不过同时也意识到一个问题。
光有这八句的格律,却不知道春晓的格律,也是完全没用。
于是就又让系统,把春晓的格律,也给展示了出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
这么一展示,李承天看着眼花缭乱的平平仄仄,虽然一下子仍然没什么头绪,但隐约觉得思路似乎清晰了许多。
好像这八句诗的秘密,最后的正确答案,就藏在这些平平仄仄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