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开局十万死士,横扫诸天世界 > 第十二章蒙犽请缨
    秦婴问了个寂寞。

    中军帐中,一片沉默。

    死士将领,除了历史名将,其他的基本只能完成本部的指挥任务,能力不算弱,可也不出众,一般不会主动求战。

    所以,秦婴手底下可用之将才,捉襟见肘,他现在又没了积分转职名将,就一个关羽还要在他身边,替他排兵布阵。

    此行出征,秦婴特地带了十几个大秦本土将领出来,想要再激起这些人的血性,哪怕有一两个可用之才,也足以让秦婴惊喜。

    此刻,这些人没一个敢站出来。

    突袭武关,非能力出众者,是完不成的。

    秦婴脸色,再次拉了下来。

    他对这些将领,彻底失望。

    这些人,早就被二世和赵高磨灭了斗志,成了没牙的老虎。

    他们不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成了虽说是大功一件,但一旦失败,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没人愿去?”秦婴明显有了火气。

    “大王,臣愿意去!”

    中军帐的帘子被掀起来,是在门口守卫的蒙犽闯了进来

    蒙犽如今已经是中郎将,是秦婴身边最近的军官,统领着秦婴的侍卫。

    他和秦婴年纪相仿,不过才十七岁,此刻眼中却带着憧憬,满是战意,和那些失去斗志的将领,截然不同。

    “你?不可!”

    秦婴拒绝了他。

    “大王,为何?”

    “你刚入军中,经验尚浅,难以担当如此大任。”

    这种穿插战术,其实很考验主将,非能力出众者,难以当此重任。

    主将不仅要对地形很熟悉,能带全军绕开敌军大部队,快速突进。

    关键还要有临机应变的能力,因为和主阵脱离,联络不便,不可能事事请示,且战场之上,形式多变,战机稍纵即逝。

    不是秦婴不信蒙犽,而是此战太过关键,容不得马虎,绝对不能出现任何意外。

    “大王,我可以,蒙犽自小随父亲学习兵法,也曾随父亲到过武关,对武关地形最是熟悉。

    蒙犽还知道一条能过马的小道,可以直奔武关,十分隐密。

    父亲常教导蒙犽,有志不在年高。

    始皇帝陛下,十三岁便登基,吾父十五岁便追随陛下,十七岁就随家祖出函谷关征六国。

    甘罗十二岁便出使赵国,为我大秦建立奇功。

    大王如今不也是年纪轻轻,就肩负重任,率军出征?

    大王可以,蒙犽为什么不可以!”

    蒙犽说话,有理有据,一时间,秦婴竟然不知道如何反驳他。

    此时,关羽插了句话。

    “大王,要不让臣去?”

    “不行!”秦婴说道。

    关羽是此刻秦婴身边,唯一可用的大将,动不得。

    关羽见请缨不成,便又说道。

    “大王,臣以为,蒙犽小将军,可担当此任,臣和小将军相处数日,小将军武艺虽尚浅,兵法造诣却颇高。

    以臣之见,年轻人多历练,不见得是坏事,或许经此一役,我大秦便又多了一位独当一面的良将!”

    “大王,关将军都这么说了,您就让蒙犽去吧,蒙犽愿立下军令状,若不取武关,提头来见!”

    “彩!”秦婴忍不住喝道。

    “蒙家果然满门忠烈,不像这些废物,连打仗的勇气都磨没了!”

    秦婴看着那些武将,想杀人的心都有了。

    蒙犽一脸惊喜之色。

    “大王,您同意我去了?”

    “寡人还有别的选择吗?去就去吧,不过一定要答应寡人,不管成功与否,都要安全归来。

    蒙家为我大秦流的血,已经够多了。

    武关能攻便攻,若不能攻,伺机找一处优势地形,阻击敌军逃回武关,寡人同样给你记大功一件。”

    “多谢大王!大王万年!”

    “谢寡人作甚,你该谢的,是这些窝囊的将军,还有关将军对你的认可,去吧,准备去吧,寡人派一千锦衣卫随你去!”

    “诺!”

    蒙犽兴奋的跃起来,蹦蹦跳跳的走了。

    秦婴微微一笑,无奈的摇摇头。

    他心中,不免有些惆怅。

    秦人十七从军,有多少人像蒙犽一样,一腔热血,征战沙场。

    年纪轻轻干大事,年纪轻轻丢性命,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报!”

    就在秦婴感慨之时,斥候来报。

    “何事?”秦婴。沉声问道。

    “启禀大王,峣关有人携密信出关,要面呈给大王!”

    “让他进来!”

    “诺!”

    不多时的功夫,一个看上去年纪不大的锐士进了营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他叫韦九,是韦七的亲兄弟,韦七最信任的人。

    “拜见大王,大王万年!”

    “何人派你来的?”秦婴问道。

    “启禀大王,小的叫韦九,是峣关副将韦七的亲兄弟,这是韦副将让我带来的密奏,峣关主将韩荣有投敌之心,请大王速做决断!”

    “什么?”秦婴赶紧接过来密奏,打开一看,脸色立马沉了下来。

    历史上,峣关就是因为韩荣被刘邦动摇了心志,才被攻破的。

    郦食其劝降,最终因为峣关诸将反对,并没有成功,不过也和韩荣达成了退军的约定。

    刘邦一边按照约定退军,一边派精锐走山中险路绕过峣关。

    韩荣此时已经战意全无,疏于戒备,刘邦军突然从两面夹击峣关,仓促之下,峣关被攻破,韩荣溃不成军,只能向关内逃亡。

    大秦就是那样,失去了最后的屏障。

    这种事情,一定不能再发生。。

    不能再等下去了,要尽快进入峣关,稳住守军。

    可此时,大军若动,计划就泡汤了。

    沉思片刻,秦婴做下决断。

    “传令,大军按兵不动,锦衣卫随我一起,先赴峣关!”

    关羽赶紧一拱手。

    “大王,臣同你一起去!”

    关羽受托于诸葛亮,不敢离开秦婴,万一出了意外,他可不好交代。

    “也好,这军中,就先让这群废物看着,若是这点事都做不成,看寡人怎么砍下尔等的脑袋!”

    “诺!”

    ……

    夜幕降临。

    峣关议事厅,四十多位五百主以上军官全部到齐。

    郦食其带来的黄金,就被洒在桌子上。

    韩荣坐在主位,面色凝重。

    韦七在他的身后,手握在剑柄上。

    只要韩荣敢说一个降字,无论如何,韦七都准备砍下韩荣的脑袋。

    韩荣指着桌子上的黄金,率先开口。

    “兄弟们,事情我想你们也能猜到了。

    昨日咸阳传来消息,公子婴杀了赵高,成了大王,有复兴大秦之志。

    现在峣关正面,刘邦十多万大军,虎视眈眈,想要破关,灭掉大秦。

    这是刘邦差人送来的黄金。

    意思很明显,想让我们归顺他。

    本将不能不顾兄弟们的意思,更不能拿弟兄们的性命开玩笑。

    现在,在座的诸位,不论职级,皆为兄弟。

    是战是降,由大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