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成道从封神开始 > 正文 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史伯
    齐王闻言,说道“此事简单”

    他随即看向大殿之中的群臣,说道“寡人欲在齐国推行道长的史学,今设一史官,曰太史令”

    “何人愿为这第一任太史令”

    殿下众人骤听此言,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不知道这太史令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今日的宴席,满朝文武,均有出席。在齐王与杨拓说话的时候,自然有人招呼许行与扁鹊,二人也享受到了众人的热情。

    宴席本为轻松自由之所,突然听到齐王问话,大家都还没有反应过来。

    齐王见状也是一愣,随即他就醒转过来。他哈哈笑了几声,说道“今设史官太史令,掌文书,记史事,编撰史书。”

    这几天乃是太史令的本职工作,说到这里齐王顿了一些,继续道“其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主掌祭祀等。”

    齐王为太史令增加了几个职权,若不然,这个官职显得有些清贵。

    正当众人在心中盘算之时,齐王却缓缓说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太史令官居显赫,当为上卿”

    随着齐王话落,大殿之中响起了嗡嗡的声响。百官一时之间,兴趣大涨。

    不管这个太史令最后掌管什么权利,一个上卿之位足以说明一切。

    看着台下的众人的神情,齐王这才露出满意的神色,对杨拓说道“道长,如此可好”

    杨拓也满意的点点头,齐王将太史令的官职提得越高,史学的竞争力就会越强。

    不过一个上卿的位置,还是将大多数的大臣排除在外。上卿基本是国家最高的品级了,难道士、大夫这两个阶层的人基本就被排除了。

    你不可能一次就升那么多级别。

    而本身就是上卿的官员,这个新的官位对于他们的吸引力,也没有那么大。

    满朝文武,真正有能力竞争这个职位的,也只有中卿,以及下卿了。

    不久,就有几人出列,奏道“臣愿为陛下分忧”

    看着大殿之中的几人,齐王想了想,还是将这个安排交给了杨拓“道长,你看,何人能担此重任”

    杨拓也看向几人,这些人能混到卿这个级别,能力与学识都是不缺。

    不过,他们的性格可就太不相同。有处事圆滑者,有风格凌厉者,有忠厚坚毅者。

    不同性格的人,做同一件事,那结果肯定也有所区别,

    就记录历史来说,处事圆滑者,肯定不如忠厚坚毅者。比如做大王有一件不太好的事,你是记还是不记

    处事圆滑者或许就会想办法圆过去,即便记载也是经过美化的历史。

    对于史官来说,肯定是一个忠厚老实,固执坚毅的人更为合适。

    不过人心难测,杨拓也不能仅凭观察,就判断出一个人到底怎么样。

    不过结合外表、谈吐,总会有个大概的印象。杨拓看向几分,这几人中,还真有一貌似忠厚者。

    不过大忠似坚者,也未曾没有。杨拓将法眼睁开,以望气之法,朝其看去。

    通过与孔子的接触,杨拓对于浩然正气,也多了许多了解。这浩然之气,并非书读得好,就一定能够孕育出来。

    还需要知行合一,才可可行。凡拥有浩然正气者,莫不是真正拥有道德之人。

    杨拓以望气之法,正是观察几人是否拥有那浩然之气。

    这一看之下,果然是这貌似忠厚者,心中浩然之气更甚。如此看来,他必然不是那种表里不一之人。

    心中做好决定,杨拓将人朝其一指,说道“此人就很不错”

    齐王顺着杨拓手指的方向看去,见其所指之人,笑着说道“原来是蔡伯”

    齐王像杨拓介绍道“此人乃是家中老大,被唤作伯。因其为上蔡之人,故称蔡伯”

    “他这人学识、人品都是极佳,只是有一点不太好,就是太固执了”

    “他这性格若是改一改,也不会只是个下卿。道长要不要换一个人”

    “中卿申博就很不错,处事有理有据,条理清晰,作风稳健,深得我心”

    杨拓闻言,又看了看蔡伯,非但没有觉得不好,反而更觉得此人会是一个合格的史官。

    固执在其他职位之中,或许与人相处并不如意。但是作为一个史官,却是最优秀的品质。

    只有固执之人,才能将历史的真相,一笔一划的记录在史书之中。

    为人族留下最真实的历史,减少外界环境对其徳影响。

    杨拓摇了摇头,说道“蔡伯很好,可为这太史令一职。”

    齐王见杨拓自然选定,也就不再多言。随即道“传旨,封下卿蔡伯,为太史令,晋为上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