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听说我是神探 > 正文 252 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
    不可置信

    但这三个字又确然清晰无比,不可能是听错了。

    对比之前这年轻人的表现,反差感格外强烈。

    其实刘宜的心思不难猜。

    周南的创作能力没人怀疑,就算是刘宜也不。

    然众所周知,创作这玩意,有峰值就会有峰谷,没人能一直保持巅峰状态。

    即便这厮的年纪,正处于创作黄金期,也不可能接二连三的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

    尤其当这个领域拓展到儿歌领域时,难度更是翻倍。

    不同于上世纪一首儿歌流传全国,试想现在还有几首儿童歌曲,能做到让全国儿童朗朗上口

    而如果不是有一定突出表现的儿歌作品,想得到在场眼高于顶的音协成员认可,难于登天。

    莫非这年轻人也是知道了这点,才会耐不住性子朝刘宜“口出狂言”

    真是这样的话冉士钟暗暗皱了皱眉。

    其实也不是不可理解,泥人尚有三分火气,再有涵养,毕竟也是年轻人,接二连三受到挑衅,如果一直隐而不发,反而会让人觉得城府太过深沉。

    但还是有些过了。果然树立榜样这种事情,还需慎重考察。

    被cue到的刘宜本人诧异后反而一喜,追问了句,“你说什么”

    不顾一旁老周的吹胡子瞪眼,周南嘴角勾起复述一遍,“我说,叫爷爷。”

    “”

    占便宜占上瘾了是吧

    不等刘宜趁势发作,周南平静微笑补充道,“您不是问我创作了什么歌曲吗我新创作的儿歌,歌名叫做叫爷爷。时间仓促,还不及完善,望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歌名

    这猝不及防的转折,差点闪断人腰

    刘宜,“”你看我像是相信的样子吗

    吃瓜众,“”。你怕不是在蒙傻子

    竟不是他想的那样冉士钟陡然饶有兴致起来,如果这年轻人真能借机现场创作出一首“符合主题”的儿歌救场,倒也不失为一桩文人趣事。

    没错,他就是故意的,还是那句话,挑衅他没问题,挑衅他爹那就不能够。面对各色目光,周南不慌不忙的开始了他的表演。

    “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好家伙,这么直入主题的吗“叫爷爷”出现了

    但这真算是歌确定不是随口乱编的吗一点旋律都没有。

    没管全场各异的表情,周南保持着节奏继续。

    “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爸爸的哥哥叫什么爸爸的哥哥叫伯伯”

    几度想打断的刘宜,张了张口,到底还是没成行。

    就实在有些拿不准。

    有心说他是现场胡编的吧,却越听越洗脑,甚至差一点没忍住跟上。

    因为句式简单且固定,一问一答,其中的逻辑关系也是他们这些成年人不太用过脑子就能答出的。

    这一拿不准,就磨叽到了周南的最后一句,“妈妈的姐妹叫什么妈妈的姐妹叫阿姨。”

    整首儿歌完结,全场陷入静默。

    就如之前所说,实在不好准确定义。

    刘宜回过神来,抢先定位,“这不能算儿歌吧,甚至连歌都算不上。”

    这一定位还是赢得了不少人的赞同,好几个甚至点头附和起来。

    反倒是首位的冉士钟旗帜鲜明的表达起了不同意见。

    “各位可还记得儿歌的定义它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简短诗歌,要求词句音韵流畅,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易于上口。”

    说着,冉士钟眼神扫视全场,“适才的儿歌,有哪一点不符合吗”

    众人不由哑然,这一领域被忽略的太久,以至于大家竟下意识的以普通音乐去品评看待。

    换个角度来看,这首儿歌霎时可圈可点起来,那些在成人看来宛如废话的歌词,对幼儿来说,却是弄懂家庭称呼关系的有效方式。

    儿歌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所以要求其作品适宜诵唱,而这首歌曲的诵唱说不上哪里的问题,看似简单,就是非常洗脑。

    直到现在,在场好些音乐家脑海里,还在不断魔性循环着“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注意到众人神情的转变,冉士钟总结道,“大家都知道,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而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就是儿歌,它不但可以启迪心智、训练语言,还可起到情感教育的作用,其重要性毋庸赘述。”

    “我很高兴的看到,在我们的年轻一辈中,有这样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能扛起引导教育祖国未来的重任,同时期望未来,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