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签到香港娱乐1982 > 第四十:东发日报的来电
    蓝洁瑛,盯着东方日报上,大唐双龙传作者—易玖,的字样。疑惑的问

    “是你”

    “你不信”

    “不信”

    “怎么才能,让你相信”

    “怎么都不信”

    好吧,你胜利了,姐姐。易玖翻白眼,翻得很难看。

    “好啦,信你啦,眼珠子都翻下来了”

    吵吵笑笑,是恋人的常态,也是小情小调。没有这些,又哪里称之为爱情。

    易玖要送蓝洁瑛回家,她拒绝了。蓝洁瑛告诉易玖,她大妈一直说他坏话。

    还是不见她得好。

    易玖一想也是,邓娥那凶女人,易玖想抽她。现实是易玖不能,也不敢,真难以做了,他跟蓝洁瑛的关系,就不知道遇到多少阻力。

    上次去蓝洁瑛家里,一通吹牛逼。什么大排档,必须进室内。把蓝奉忽悠的信了,答应他跟蓝洁瑛来往。现在蓝奉还等着易玖的企划书。

    “乖仔,回来了呀,今天东方日报,有人给你打电话,找你有事,让你回来,给他们回个电话”

    老妈看易玖走进杂货铺,招呼易玖。

    东方日报,找我什么事,我都不想给他们有任何联系了,他们背景太复杂了。

    大唐双龙传还在他们哪里连载,还是回个吧,我还需要大唐为我刷点名气。

    “坤哥吗,我易玖”

    “阿玖,有事提前给你说一下”

    。。。。。。。。。。

    马亭坤告诉易玖,要炒作一下,易玖的稿酬,宣传宣传,起到千金买马骨的效果,既能提高易玖的知名度,还能增加潜在作家群体对东方日报认同感,同时拉动东方日报的销量。

    事情起因要从倪框说起。

    倪框这个人有才能,写作范围极广,包括武侠、科幻、奇情、侦探、神怪、推理、文艺等各类型的小说,也许会写,杂文、散文评论、剧本。

    一个人涉猎如此广泛,非常少见。更难得的是,倪框在好几个领域,都成绩斐然。

    武侠小说《六指琴魔》:讲述了原为武林小角色又行事不正的“六指琴魔”练成八龙天音后祸害武林以及被歼灭的故事。书中除了跌宕起伏的江湖故事,儿女情愁描写亦颇为精彩外,主要描写了飞虎镖局少镖头吕麟由少不更事的少年,初入江湖即背负父母深仇,屡经奇遇,终至武功大成,其间感情纠纷、生死一发,最终喜得爱侣并血仇得报。这部小说1985年会被改编成电视剧,有石修,吴起华,蓝洁瑛主演。

    科幻小说《卫斯理系列》:这是倪框最出名的作品,单是这个系列就有百多个故事。小说一直在《明报》连载,直到1992年1月29日《祸根》结束。一九六二年,倪框在于查大侠(金庸)的鼓励下,开始用笔名“卫斯理”写小说。第一篇小说名为《钻石花》,在《明报》副刊连载。至1964年8月5日第四篇小说《蓝血人》起,卫斯理系列小说正式走向科幻系列。(《蓝血人》一书2000年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成为倪匡科幻小说的代表著作)。

    剧本:1960年代末,香港武侠片兴起,倪框转而从事剧本创作。十多年间,倪匡编写的电影剧本超过四百部,代表作有张彻导演的《独臂刀》。2018倪框获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颁发编剧会银禧荣誉大奖。

    人能力强了,难免骄傲,吹嘘炫耀。

    最近倪框接受《星岛日报》采访的时候大肆宣扬,香港漫画家黄玉郎,邀请他写科幻小说,稿酬千字500元。

    同时,倪框自称正在《明报》连载的卫斯理系列之《神仙》,是1982年度,香港人最喜欢的科幻小说。

    香港媒体闻到此消息,大肆报道炒作。作家稿酬进入千字500元时代,倪框是最受欢迎的武侠和科幻小说家,金庸已经过时,梁羽生廉颇老矣。

    一时间,倪框名声大涨,隐隐有香港作家第一人气势。

    倪框的人气飙升,带动了,刊登倪框小说的各家报刊杂志,《明报》也从均订11万份,上涨到13万份。

    马亭坤从中看到了机会,他准备炒作易玖的稿酬,提升易玖人气,带动东方日报,再进一步。

    东方日报现在稳定在,日销量28万份了,他想再进一步,使东方日报一举突破30万份。

    听明白马亭坤的意思,易玖沉默了片刻。

    他原本不想出名,就10部小说供他抄袭,太高调了,小说抄袭完,难免露馅,丢人现眼。

    现在不同了,都天娱乐签到系统,激活了电影电视剧本的能力,有无数的内容可以供他抄袭。

    没了后顾之忧,易玖觉得可以攒些名气了,方便利用电影和电视剧剧本圈钱。

    “坤哥,我没意见,都听你的,有需要配合的,随意可以叫我”

    “好,够义气”

    饭桌上,一家人正常吃饭

    “老妈,最近表姐,李佳妮怎么没来”易玖问。

    “你表姐去美国了,你住院没多久,她不是看过你几次吗”

    “我记得,那个时候还说,明年1月份才去,我找她还有事哪,不声不响的就走了”

    易玖有点抱怨。

    “你找佳妮什么事”老爸易泉好奇得问。

    “小事,老爸你肯定不会感兴趣的,都是我们年轻人的事”

    易玖随便敷衍了一下老爸。从他那里拿到了表姐李佳妮的美国联系方式。

    晚上,易玖抽空,为蓝洁瑛家的大排档,做转型策划案。

    大排档的没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观塘在香港1960到1980年代,是工业区。

    有大量的产业工人。那些工人晚上下班后,就在消费水平不高大排档就餐。这早就了大排档的繁荣。

    1980后,整个香港开始经济转型,金融,服务,贸易成为主流。观塘工业区里,大量工人也开始流入其它行业,客流减少。香港的房地产政策也不利于大排档的生存。

    这种情况下,再坚持蓝洁瑛家的露天经验大排档的方式,就是死路一条了。

    大排档后世转型成功的方向,多是茶餐厅。易玖就为她们家做了一套《大排档升级茶餐厅》

    的企业规划方案。

    以蓝家现在的经济条件,要升级茶餐厅,免不了出现资金困难。到时,正好易玖出手,感动他们一家人。彻底解决自己跟蓝洁瑛交往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