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舅有点尴尬,还好王天林说话了。
“刘兄,别当真,我只是开个玩笑,人不风流枉少年吗!易玖是我们培训班学员,人肯定帅,一时迷住了小姑娘,情有可原。平时别让他们太过分就行,蓝洁瑛和曾花倩,是将来电视台力捧的对象。过早地谈恋爱,被媒体知道,她们两个的星途,都会坎坷很多”
王天林解释了一句。
“王兄,也知道易玖”
刘芳刚奇怪,王天林一个大监制,怎么会知道易玖的。因为八卦传闻?不太可能。作为无线的金牌监制,他哪里有时间关注这些小事。
“还不是我那小子王京,他喜欢看武侠,突然冒出一个写武侠的易玖,稿酬超越倪框,被他嚷嚷的想不知道都难”
刘芳刚理解了,还是东方日报给闹得。
“刘兄,这位是?”
王天林跟刘芳刚寒暄完毕,还没等刘芳刚介绍易玖,就主动发问了。
“王监制你好,我叫易玖”易玖赶紧问好。
他也没叫天林叔,关系没到那一步。娱乐圈很讲究亲疏远近,有些称呼不是谁都可以叫的。
娱乐圈成名和不成名,天差地别,利益攸关。很多人都靠师徒,义父义女的关系维持。
大导演杜琪峰跟王天林就是师徒关系。
程龙大哥都知道吧!没出名以前,就认了导演罗维为义父,后来又跟嘉禾大老板之一何冠昌,成为契父子。
大姐头梅艳芳也跟何冠昌是契父女。
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重视亲情。
可惜后来,娱乐圈一伙子人,把这种关系给异化了,一堆的干爹干女儿。圈外人听了,都会露出一抹,大家都懂的丰富笑容,不言自明。
“易玖,东方日报上说的,那个小说作者真的是你吗”
王天林来了兴趣,想确认一下。香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重名重姓的人也不少。
“正是小子,王监制过奖了!一部小说而已,运气好,大家喜欢”
易玖赶紧谦虚地装逼。
“不错,懂的谦虚,你比那个倪框好多了”
王天林夸奖一句。
“王兄,易玖写了两个剧本,我看着不错。毕竟我多年离开了一线,想请你给把把关。看看是否有价值”
刘芳刚把两个剧本递给了王天林。
易玖心说,表舅太客气了,老子这两个剧本,抄的可都是大卖的电影。希望王天林盛名能符,如果他看不出来剧本的好,易玖会鄙视他。
王天林看过易玖的剧本,抬头,用锐利的眼神看了易玖一眼。
易玖觉得,这个金牌监制的目光,似乎包含了许多含义,惊讶,疑惑,欣赏等等都有。
王天林慧眼识人,不是吹的。
王天林纵横影视圈60载,辈分极高,桃李满门,被圈内尊称为“天林叔”。
后世2007年,在他过80岁寿辰时,众多因出演其作品,而走红的香港艺人,前来贺寿,包括汪名荃、郑绍秋、刘送仁、秦沛、石修、赵亚芝、刘卫强、许鞍华、汤真业、苗乔伟、郭晋安、谢贤、狄波拉、刘青云等。
娱乐圈老、中、青三代上演合家欢,现场的熠熠星光,几乎可以媲美一场电影颁奖礼。
王天林在电视剧时期,捧出过三位,日后在电影圈呼风唤雨的名导:林德禄、林岭东和杜琪峰。
满门桃李中,最让王天林得意的弟子,无疑是杜琪峰。作为杜琪峰,在无线拍电视剧时的启蒙老师,王天林第一次见到他,就觉得这个年轻人很聪明。
当时,杜琪峰的一众老友都过档亚视,杜琪峰也准备辞职。王天林说服,当时的无线助理总经理梁淑怡,破格用“初级助导”的职位留住他。
这众多的香港娱乐圈精英,或多或少,都是被王天林的慧眼发掘,成为他们领域内的翘楚。
易玖有点做贼心虚,自己是抄袭,不是真正的牛人,他还真怕王天林的慧眼,识破他的华而不实,忍不住在座位上扭动了一下屁股。
杞人忧天而已,王天林又不是神仙,可以未卜先知!易玖抄袭的时候,特意没选择距离很近的剧本。剧本不可能撞车。
香港很多导演,拍电影都没有完整的剧本。
《无间道》的编剧庄文强,在访问里回答过,在黄金时代的香港电影业,有「补拍制度」。一般拍摄期60天的戏,可以再补20天。就是因为拍摄的时候没有完整剧本,情节根本无法有效润滑地过度,只能最后补拍,完善情节的缺失。
“你的剧本很不错。”王天林淡淡地说道,没有出现激动万分的神情。
易玖不免失望,又一想,也释然了。他因为得到都天娱乐签到系统给的资料,知道这两部电影,都会大卖,一厢情愿的认为剧本就是好,就是妙,就是呱呱叫。
这是一种幸存者认知偏差。没有预知未来能力的王天林,又怎么可能,通过剧本就能轻易判断出,这两部电影会大卖。
谁真有这种能力,早变成香港影坛大亨了。
麻蛋,要想这两部剧本,被更容易认同,只能找它们的原出品公司。真正了解孩子的人,还是孩子她亲妈。
王天林从1980年代,比较牛的领域,是监制民国和武侠剧。他在电影领域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电影是大众艺术,特别在市场上大卖的影片,更是契合当时大众的心理诉求。你不了解大众的兴趣,爱好,偏离了他们的认知范畴,拍出的电影,就会扑街。
后世很多大导演,过了50岁,就很难在市场上,叱咤风云了。不是那些导演的能力水平降低了,是他们的认知范畴,脱离了普罗大众。
普罗大众喜欢看下里巴人,大导演们非要拍阳春白雪,比如后世的陈大导,一片封神后,开始走火入魔,每次出新片,都会有一堆各种高大上的内涵。听的人,感觉很牛逼!票房吗?扑街!
“谢谢王监制夸奖”易玖道。
“阿玖,也别总叫我王监制了!我跟你表舅刘芳刚,是同事,也算朋友。如果你不嫌弃,就跟很多人一样,称呼我一句天林叔吧”
王天林见易玖也是个人才,主动示好。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天林叔,以后请多关照”
易玖赶紧顺杆爬,拉关系。
“阿玖,你这两个剧本想怎么处理”
王天林看这两个剧本不错,就想替邵氏拿下这两个剧本。1982年的邵氏电影,在市场上完全被新艺城和嘉禾碾压。
“天林叔,如果我想卖给邵氏,公司会出什么价格”
“公司,最多出10万。一般新人编剧,最多给5万。你现在小说稿酬成为全香港最高,超过倪框。否则我也不敢给你开这价格,大老板不会同意”王天歉意得道。
易玖理解他说的是实情。
不过对这个价格,失望之极,别的穿越前辈,动不动就是票房分红,通过表舅刘芳刚,易玖了解到,想要票房分红的编辑,就是大笑话。当红明星,都没有这个待遇,你一个幕后编剧,还想要分红,你咋不上天哪!
大多数影视公司老板,不可能通过剧本,准确预估出票房的高低。
邵大亨牛逼吧,一手缔造了邵氏影视帝国。邵氏扑街的电影也是数不胜数,1982年的邵氏电影,更是被人按在地上摩擦。
邵大亨如果真可以,通过剧本就能预测票房,又怎会被人摩擦。
正常情况下,易玖不会愚蠢地提票房分红,这个铁定被打脸的要求。
“这样吧!天林叔,我只把《大小不良》的剧本,以3万的价格,卖给邵氏电影。《奇谋妙计五福星》我要拿走。另做打算”
“玖仔”
刘芳刚语气提高了半度,虽然没说内容,易玖理解,他是让自己不要犯傻,有钱不赚干嘛,降价不是傻吗!
王天林也很疑惑,这两个剧本,他心理更中意《大小不良》。
《奇谋妙计五福星》从剧本看,就知道投资要高于《大小不良》。邵氏拍电影的一贯思维,能省则省,努力压缩成本。
都是都市喜剧片,王天林从投入成本角度考虑,中意《大小不良》,就很容易理解了。
“阿玖,你有什么要求”
王天林老油条了,一眼就看出易玖必有所求,否则人家干吗降价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