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北宋一匹夫 > 第104章 偶得强将
    次日早晨。

    宁策眼圈黑黑的,不住地打着哈欠,看上去有些无精打采。

    现在是早餐时间,厚重的实木方桌上,摆着几碟精致的小菜,一小盆煮熟鸡蛋,两只红烧肘子,其中一只被切成肘花,整个的则是给鲁智深准备的。

    主食是稀粥,面条和馒头。

    宁策端着一碗粥,迟迟没有动筷,他有些没食欲,

    他羡慕地看着对面的鲁智深,胖和尚这时正抓着红烧肘子在啃,吃得满嘴流油。

    这花和尚,是又能吃,又能喝,还能睡,总之就是个‘该吃吃,该喝喝,遇事不往心里搁’的主。

    史文恭则端着一碗面条,蹲在院子里,同样也是呼哧呼哧地吃着正香,用他的话说,这么吃比较得劲。

    然后宁策的目光扫过时迁,赵宁,丁乔等人,最后看到了杨志。

    杨志放下碗,从怀里掏出两本册子,递到宁策面前的桌子上。

    “公子,这是您要的书院学生以及家丁的名册。”

    宁策点了点头,匆匆喝完粥,拿起册子就看了起来。

    杨志也三口两口吃完饭,来到宁策身边,开始表功。

    “按公子的指示,我和史兄弟一直忙到傍晚,终于把家丁和学生都招满了,圆满完成此次任务,

    由于公子给的薪水高,所以这些人的素质都非常不错,人员来自大宋各地,甚至还有几个辽人,也声称愿为公子效力,

    当然,这都是公子指挥之功。”

    宁策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一目十行地翻着名册,看起来像是在找些什么,这让一旁的杨志很是纳闷。

    名册上记载着人名,年龄以及籍贯,最后一栏则是特长。

    连续翻了十几页后,宁策突然停了手,他看着名册上的某个名字,双眼开始发亮。

    杨志顺着宁策的目光看去。

    姓名:张宪

    年龄:14

    籍贯:阆州

    特长:擅使长枪

    杨志急忙在一旁解释:“这个人我有印象,虽然年龄有点小,但他聪明心细,枪法很好,所以属下破格录取。”

    宁策嗯了一声。

    心想籍贯和擅用的武器都能对上,如果真是此人,那自己可就赚大发了。

    宁策又翻了几页,再度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

    姓名:牛皋

    年龄:16

    籍贯:汝州

    特长:力大无比,擅射。

    嗯嗯,这个应该不会错,这名字,很难重名。

    杨志又开始解释:“此人极有勇力,射术也很出色,据说是猎户出身。”

    宁策继续翻了下去,可惜这次他再没能有收获,直到最后,他也没看到岳飞王贵汤怀等人的名字。

    放下手中名册,宁策思索了一会。

    看来以后自己有机会,该去岳飞的家乡转一转,把这位不世名将,收为下属。

    就在这时,史文恭走了过来。

    他看上去有些不好意思

    “公子,属下愿带人马,前去搜索那两名金国刺客。”

    昨晚斡准齐两人,就在史文恭眼皮底下逃脱,宁策虽然没有责怪他,但史文恭很自责。

    “可以,”宁策点了点头,想了想又道:“此外,禀报曾大人,将这两人画像,张贴到城内外各处,悬赏捉拿,有提供线索者,赏银五十两!”

    史文恭领命而去。

    “刚才的那两人,张宪和牛皋,要留意一下,如果资质不错,可以重点培养。”宁策说道。

    杨志嗯了一声,随即他打量了宁策一眼,便问道:“公子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宁策有些疲倦地嗯了一声,“没什么,就是昨晚没睡好。”

    “那公子一会好好休息下吧,书院那边,让大和尚去看着,公子不必担心。”

    宁策微微颔首。

    片刻之后,众人皆都离去。

    书房里,宁策躺在躺椅上,椅子一晃一晃,看上去很是悠闲。

    杨志带着几名侍卫,在门外守卫保护。

    侍卫们的身影,被阳光投在窗楹上,被拉得长长的。

    宁策闭着眼睛,微不可查地叹了一口气。

    他昨晚不知为什么,翻来覆去总睡不着,感觉自己好像疏漏了什么很重要的事,但仔细一想,却又想不起来是什么事。

    初步想来,这半个多月,发生了很多事。

    徐铸的事情虽然严重,但朱勔不知用了什么手段,还是保住了他的性命,但也落了一个免去官职,发配岭南的下场。

    恩师宗泽给自己写了一封信,对自己最近的表现,表示了一定的鼓励,但字里行间,宁策总感觉,宗泽对自己借助童贯这件事,有些不满。

    老种经略也托人捎来口信,说宁策要的人已经找到,并且已经派遣此人,前去襄州,估计这几天就能到。

    宁策送了老种经略一成干股,转身就跟老种要了个人。

    此人乃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

    当然,他现在不是教头了,只是老种手下普通一兵。

    因为他父亲得罪了高俅,所以王进也连带遭殃,被高俅报复。

    相比林冲,王进则机敏很多,在高俅对他下死手之前,王进带着老娘,果断弃了工作,跑去西北投靠老种,并在途中收了史进这个徒弟。

    为什么要他,因为他是史进的师父。

    这人武功不论如何,教授徒弟的手法是非常高明的,他只教了史进半年,就教会了史进一身好本领。

    史进的武功,在水浒一百单八将中,属于中上游。

    宁策看重王进的,就是他这教徒的本领。

    所以才会特意把他要来,准备让他帮自己训练家丁和学生。

    这半个月来,宁策忙得脚打后脑勺。

    他要规划书院的发展,要指导工坊研发的方向,此外他还花费大量时间,把记忆中的初中数学物理化学等等知识,认真地从头梳理一遍,又结合宋朝这时的科技水平,编写成书,准备给书院当教材。

    然后每天上午他还要和家丁一起训练,接受杨志鲁智深等人的教导,练习武艺。

    虽然忙成这样,但宁策依旧感觉,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有来得及去做。

    就比如,有关陈家和向家,该如何处理。

    想到这里,宁策暗暗拿定主意,当即派人去这两家。

    得知宁策相请,向秉和陈沛文两人不敢怠慢,只过了片刻功夫,他们便匆匆赶来。

    客厅中,望着面前微笑着的俊秀少年,无论是向秉,还是陈沛文,此刻都有些拘谨。

    徐铸死了,向秉和陈思烟的婚约,也顺理成章地解除了。

    毕竟两家联姻的目的就是报团取暖,没了徐铸,无需抱团。

    宁策的目光,扫过一旁的案几。

    那里摆着两张礼单。

    向家和陈家,不约而同地送给自己一份厚礼,价值应有十万贯之多。

    看样子,是想破财消灾。

    喜欢北宋一匹夫请大家收藏:(m.biqigewx.com)北宋一匹夫笔趣阁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