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唐之镇世武神 > 第238章:回望长安
    天色渐暗,朝堂议事方才结束。

    哪怕是唐昊有所心理准备,当这一切确定下来之时,仍是激动不已。

    那两万骑兵,乃是驻守长安,身着光明铠的精锐骑兵!

    就在昨日,唐昊已然见识过这些精锐骑兵的骁勇之势。

    这些精锐,乃是一人配备两马,装备精良的骑士,面对那些突厥兵卒,一对一的情况下,绝不会落下风。

    而如今就有这么一支威风凛凛,所向披靡的队伍就在自己麾下!

    凭仗已经有了,接下来,就等着自己在大唐历史上怎么书写了。

    能否借助这次的大战,一跃升天,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八月十五前夜。

    长安城的月亮很圆,也很亮。

    皇城内的众人也在张灯结彩完毕后,酣然入睡。

    满怀喜悦的等着明日的庆典活动。

    而唐昊悄无声息的带着两万左骁卫骑兵,离开了长安城。

    夜已深。

    没人知道这只队伍已悄然离开。

    夜色下,一支长长的火把组成的队伍,出了玄武门,无声无息的向着北而去。

    战马上,唐昊回头眺望。

    雄伟的城池,高耸的城墙上,在月亮的映衬下,隐约可见城墙上有些许人影。

    在这些人影中,一行人静静注视着这支队伍,正是朝中的那些国公们,唐王负手而立,站在最前排。

    考虑到这支读物的隐蔽性,唐昊出征的消息,被严加封锁,知道的,仅有这些朝中重臣。

    哪怕是皇子公主们,都浑然不觉。

    唐王伫立城头,凝视着这长长的火把队伍良久。

    长孙无忌缓缓上前一步,轻声说道。

    “陛下,夜已深了,回去歇息吧。”

    唐王却并没有回应,只是看着北方,缓缓说道。

    “你们说,这小子,会不会再给朕,带来这些惊喜?”

    听到唐王的询问,众国公们先是一愣,转眼间都沉默了。

    有了上次的惨痛教训,这次突厥人势必会在西线增派重兵把守,唐昊想要悄无声息的绕道突厥后方,就必须经过这重兵把守的交接,难度非常大。

    高士廉缓步上前,目光瞟向北方,喃喃道。

    “会的。”

    长孙无忌,沉吟片刻,道。

    “哪怕不能和上次一样出奇迹,搅乱整个草原,打乱颉利可汗的计划,能吸引一些兵力,也算不错。”

    “只要颉利可汗能分一些兵力出来,那么远在德阳的卫国公,也能减少一份压力,增上几分胜算。”

    听罢,站在城头的国公们,都赞同的点了点头。

    关于再创奇迹的话,众人心中不敢去想,同一个计策,连续实施两次,这本就是

    当然对于这一切,唐昊并不知道,回头看了一眼那繁华的都城,唐昊心中一阵感慨。

    此去北地,山高路远,却是不知再回到这座城市,已是何时了。、

    之时片刻,唐昊一勒乌骓,调转马头,向着北方狂奔而去。

    身后,十八骑黑衣黑甲,面带黑巾,只漏出一双眼睛,在这夜色下更显神秘,如影子一般,紧紧跟随着唐昊。

    关于这次北上,唐昊念及部队的隐蔽性,改变了行军路线,不在走东渡黄河直入大同这条老路,而是直接从长安北上。

    在榆林进行补给后,直接从榆林东北方向,直插大同府。

    这个行程,虽是保证了这只队伍的隐秘性,但在榆林通向大同的这段路程中,道路难行。

    若是遇上大雨的话,别怕是要耽搁行程。

    然而,此时的德阳,颉利可汗已在城池外集结完毕。战事随时都可能爆发,时间紧迫。

    如今,唐昊只能祈祷着,在接下来的日中一路骄阳高照,不要遇到阴雨天。

    长安到榆林,一千多里路。

    若是搁在交通工具发达的前世,这点路程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

    然而,在这个时代中,就算是骑乘快马,也需要几天的时日。

    此时德阳的中军大帐内。

    李靖看着从长安传来的飞鸽传书,眉头紧皱,一幅心事重重的样子。

    单单一张纸条竟是看了一遍又一遍。

    倒不是其他,而是这纸条上分明写着,唐昊会率两万骑兵直扑突厥后方。

    竟乎采取和上次一样的方式,这不仅让李靖宇有些坐不住了。

    且不说那颉利卡汗吃一堑长一智,有所防范。就这两万骑兵行动起来,动静可一点儿也不小。

    如此大的动作别说奇袭阴山了,就是过那突厥与唐人的边界白道城,说不定就会被突厥士卒发现了。

    但飞鸽传书上却说得很清楚,唐昊之行可是带着陛下的王命金牌,别说唐昊麾下的下属,就算是唐昊的上官也要忌惮三分。

    喜欢大唐之镇世武神请大家收藏:(m.biqigewx.com)大唐之镇世武神笔趣阁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