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中旬。
朝堂之上,各大皇子暗中招揽的群臣的行径已愈演愈烈。
而唐王似乎对于这暗流涌动的朝堂,视而不见一般。
直到一封来自西南之地的急报传来,群臣们再度沸腾起来。
吐蕃国故技重施,一度攻陷大唐属国吐谷浑!
唐王在朝堂上勃然大怒,一拂衣袖,挥师南下。
十二月十七日。
唐王御驾亲征!
昔日冷淡的长安街头,此刻人山人海,比肩接踵。
皇城中,尽数金吾卫士卒倾巢出动,神色肃然,傲然挺立在长安街角各处。
朝中重将整齐排列在皇城宫门外,列队迎接。
伴随着激荡人心的战鼓擂响,身披银甲的六匹战马拉着战车缓缓出了宫门。
偌大的华盖下。
唐王身着金甲,头戴缨冠,威风凛凛的伫立在战车上。
阳光下,金光粼粼,不可直视。
马蹄声渐歇,唐王缓缓挥手。
片刻间,鼓声,人声,渐渐歇息。
整个宫门前一片寂静。
雄浑苍劲的声音,从战车上缓缓传出。
“皇后殡天,大唐,举国哀伤。”
“然,西南吐蕃,蠢蠢欲动,欺我属国,大有挑衅大唐国威之嫌。”
“朕,今日便顺天命,率精卒,扫吐蕃,震国威!”
话音刚落,全城子民齐齐跪下,大声欢呼起来。
列队的群臣臣也缓缓跪拜在地。
“万岁!”
“万岁!”
“万岁!”
整齐的嘶喊声,席卷整个宫门,向着长安街头涌去。
这一刻,整个长安仿佛都在颤抖。
威势十足的嘶喊声,冲破阴云,直上云霄。
苍穹之上的飞鸟,也被这气势磅礴的声音所惊扰,振翅掉头。
战车上的唐王,目光缓缓向两旁的群臣身上扫过,眼眸之中,多了一抹欣慰。
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传来,唐昊微微抬头,迎上唐王那道目光。
仿佛在这一刻,唐昊看到了那个曾经东征西战的年轻身影。
战车上的身影,冲着唐昊,微微点头。
唐昊从那股眼神之中读出了一抹殷切的希望。
仿佛是一个长辈对于晚辈的寄托一般。
振聋发聩的声音,声声不息。
就在这一阵阵声浪之中,战车缓缓驶过。
“唐县子!来。”
一个尖细的声音若隐若现,从唐昊背后传来。
唐昊扭头看去,正是留在长安的荣公公。
见荣公公面色凝重,唐昊起身,跟随着荣公公缓缓走向宫内。
穿过宫墙,耳畔的声音渐渐小了起来。
唐昊跟上前一步,道。
“荣公公,今日乃是陛下御驾亲征的大事,你召唤在下,所谓何事?”
转过几道走廊,荣公公方才停了下来,环视四周一眼,郑重的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来,递于唐昊手中,低声道。
“这乃是唐王临行前交于老奴,要老奴转交给唐将军的。”
唐昊伸手接过信封,入手颇沉,似有一物。
此时此刻,唐昊心中陡然明悟起来。
难怪在宫门口唐王看向自己的眼神之中,不同常人。
原来唐王实则早已看清一切,或许早已料到,远征之时,宫中怕是多有变数。
而这信封,定是唐王留下的后招了。
待唐昊收好书信,荣公公变得格外严肃起来,正色道。
“皇城,此番全依仗唐将军了。”
……
入夜。
子爵府中。
唐王出征,新兵的训练也暂停一日。
此刻,唐昊坐在院落之中,手捏王命金牌,遥望着天上繁星,心绪飘飞。
吴通缓缓上前,瞥见那王命金牌,沉声道。
“侯爷,看来陛下实则早已察觉。”
此话一出,唐昊面露苦笑,缓缓收回目光,低头之间,瞥见那星光下,泛着点点光芒的金牌,道。
“何止察觉,这最棘手的问题如今也已推给了我。”
闻言,吴通跟着笑了笑,道。
“能者多劳,侯爷如今在这长安手握十万新兵,可算是兵卒最多的将领了。”
“放眼整个长安,怕是能担当如此这般艰巨任务,也只有侯爷。”
说道这里,吴通话锋一转,皱着眉说道。
“属下有一事不明。”
“如今侯爷虽官爵极高,却终是手中并无兵权。”
“若是这宫中真如预料那般,发生动乱,又何来调兵一说?”
听闻这般询问,唐昊哑然一笑,道。
“若是我恢复兵权,只怕这宫中异动,第一个遭殃的府邸便是子爵府了。”
“反而我这个只有虚位,没有实权的人,会安全不少。”
“陛下,完全是在那这些新兵对我的信任,来做赌注。”
说罢,唐昊淡淡说道。
“唐王定然是相信我在新兵之中会一呼百应,平息这场风波。”
“或者说,自从一开始我们便在唐王布下的棋局之中。”
听闻唐昊这般分析,吴通似有所悟,道。
“唐王这招可算是瞒过了朝中所有人。”
“怕是谁也想不到,这王命金牌竟会出现在侯爷手中。”
唐昊淡淡一笑,道。
“朝堂的暗流涌动,陛下已然洞悉。”
“这御驾亲征平定的不止是西南动乱,更是动荡不安的朝堂。”
轻叹声中,唐昊仰头看向苍穹,喃喃道。
“该来的,总会来。”
喜欢大唐之镇世武神请大家收藏:(m.biqigewx.com)大唐之镇世武神笔趣阁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