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普照。
眼光驱散了笼罩皇城已久的阴霾,轻轻地唤醒这座城池。
沉寂已久的长安街头,有了些许生机。
裹着皮矛长衫的人们,纷纷走出屋舍,涌向街头。
口中哈着白气,三五成群的簇在一起,彼此之间打着招呼。
或者游荡街头,或者采买着一些物品。
而远在千里之外,却是另一副场景。
荒凉大地,山峦重叠。
冲天的浓烟散落遍野。
血泊之中倒着一具具僵硬的尸身,绵延数里,一眼看不见尽头。
折断的箭矢,砍缺的兵刃散落一地。
破碎的唐字大旗,迎着寒风伫立在城关上猎猎作响。
中军大帐中。
唐王身着金甲,端坐在最前端,一脸怒容。
眼前,数十名大将分成两列,立在大帐两侧。
每个人的脸上无比凝重,都垂着头。
这个大帐之中弥漫着一股压抑,沉闷的气息。
唐王抬起眼帘,瞥了眼两侧的人影,道。
“战况如何?”
低沉威严的声音缓缓在大帐之中响起。
闻言,诸位大将咬咬牙,对视一眼,面露羞愧之色。
此战,乃是御驾亲征的第一战,但战果却不尽人意。
牛进达缓缓出列,低垂着头,拱手道。
“回禀陛下,左翼步卒损失七千余人。”
听罢这个数字,唐王的脸上肌肉不自觉的抽动几下,脸色也跟着阴沉下来,一双眼眸中腾起一股怒火来。
待牛进达入列,李绩走了出来,道。
“回禀陛下,前翼士卒,骑兵损失八千余人,步卒损失一千余人。”
在帐中的大将纷纷的回禀了,各自所率士卒损失的状况。
待听罢这些大将们的汇报之后。
唐王面色难看至极,阴郁到了极点。
原本唐王并未将尚在发展中的吐蕃看在眼中。
料想大唐大军压境,吐蕃必然土崩瓦解,不出三日便能从吐谷浑撤离。
谁曾想这吐蕃竟是据守城关,虽也死伤惨重,但硬生生的瓦解掉了大唐第一波攻势。
大唐大军也不得不撤回到附近的城关中。
这只怕是唐王第一次吃这个闷亏。
想到这耻辱一战,唐王紧紧的攥着拳头,沉声道。
“此番,乃是朕御驾亲征的第一战!”
“损失竟是这般惨重。”
说罢,唐王‘腾’的一站了起来,一脚踹倒营帐中的案几,愤然道。
“弹丸之地的吐蕃,真有这般难对付?”
龙颜大怒。
众大将心中羞愧难当,都纷纷埋着头,不敢去看唐王一眼。
整个大帐之中一片沉寂。
良久。
唐王的声音再度响起。
语气之中已然缓和上不少,道。
“说说看,后面的仗,怎么打!”
怒归怒。
这仗总还是要打的。
……
东宫。
窗外晴空万里,暖阳高照。
李承乾却无心欣赏晒这冬日的暖阳,无心赏这满园的梅花。
光影斑驳映在李承乾那张忧思的脸庞上。
前几日,侯君集的那番话已然清晰无比的回荡在脑海间。
“储君上位,乃是顺应天命!”
“只要殿下有心,有何愁这储君之位落入他人私囊!”
这一句句话仿佛一个魔咒,无时无刻不钻出脑海。
时时刻刻的提醒着李承乾。
王位本就该是你的!
在最初的震惊之后,再想起这些话语时,李承乾已没了先前那般忌惮。
反而有一种理所因当,甚至于心间蠢蠢欲动起来。
手掌触在窗边,缓缓的握紧,李承乾一双眸子中光影闪动。
李振乾怔怔的望着那迎风怒放的冬梅,沉声道。
“不错!”
“孤本就是储君!登上王位,乃是天经地义。”
“那李泰才是违背朝纲,谋逆造反的人!”
提到李泰,李承乾便不由自主的想到李泰最近所做的一切。
冥冥之中,李承乾似乎感觉到,那无故受惊的战马,和自己无意间的腿伤都是有人刻意而为。
而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是李泰。
联想到此处,李承乾心中那股沉寂的怒火,似是再次被点着一般,蹭蹭的往上蹿着。
下一刻。
李承乾合上眼,深深呼吸,稍稍平缓了心境。
在睁开时,眼眸之中闪过一抹决绝之色,俊朗的面色也跟着冷峻起来。
“冯护卫何在?”
一声低沉的声音在寝宫之中响起。
随着这冰凉话语的消散,一个人影从偏殿中阔步走来。
矫健沉稳的步伐中,护卫足气十足的嗓音传来。
“属下,见过陛下。”
李承乾看着这个护卫,眼眸之中满是欣慰。
“孤,要有一件大事需要你去做。”
“附耳过来。”
一番耳语中,护卫明显周身一震。
沉思片刻,护卫拱手道。
“殿下所言,属下定当尽力而为。”
李承乾拍拍那护卫的肩膀,说道。
“你且放心去做,你的家眷,孤,不会亏待。”
喜欢大唐之镇世武神请大家收藏:(m.biqigewx.com)大唐之镇世武神笔趣阁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