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招呼之后,一个身影闯了进来。
唐昊微微一愣,眼帘中一个十来岁的男子提着一个食盒匆匆跑了进来。
身后两个年轻的宫女紧紧的跟随在后,轻声呼道。
“殿下,小心脚下。”
盯上几眼那张脸庞,唐昊又忆起方才这男孩对长乐公主的称呼,不由得心头微微一震。
唐王一生,十四个子嗣。
而这些子嗣之间,同母亲的自然会显得格外亲切。
这男孩正是李治!
继李世民之后,大唐的心唐王。
看着那男孩将食盒轻轻的放在桌上,唐昊心中微微动容,缓缓拱手道。
“唐昊见过晋王。”
听见晋王二字,李治转过头来,看着躬身揖礼的唐昊道。
“你认识我?”
说罢,转而脸上露出兴奋之色,道。
“你是唐昊?”
说话间,李治凑前一步,盯着唐昊上下打量起来。
长乐公主见自己这个调皮的弟弟,道。
“治儿,不得对唐将军无礼。”
听罢长乐公主的言语,李治应了一声,乖巧的坐回软榻上烤起火来。
唐昊瞅着这个仍旧较为顽皮的李治,心中一阵哑然。
如今的李治方才十四五岁,有些孩童本身的气息也实属正常。
长乐公主讪讪一笑,望着唐昊,报以歉意,道。
“治儿,年岁尚幼,有些地方礼数不周,还请你不要介意。”
听到这番话,唐昊微微一笑,道。
“这般年龄的孩童,整日无忧无虑也实属正常,公主殿下多意了。”
听到孩童两字,李治轻哼一声,一张脸庞上满是不服气,道。
“谁说我无忧无虑了?”
说罢,站了起来,围着唐昊走了一圈,道。
“此番父皇在外与那吐蕃国打仗,我怎能无忧无虑。”
说罢,带着一抹好奇,望着唐昊,道。
“我在学堂也早听闻你的名号,那我考考你,怎样?”
看着眼前这个学着大人,有模有样的皇子,唐昊一时也来了性质,道。
“好啊。”
见唐昊爽快答应下来,李治插着腰,一脸严肃道。
“你且说说,这吐蕃一仗,咱们大唐优劣何在?”
这语气和神态,像极了一位将领问手下的谋士一般。
闻言,唐昊也配合的拱手揖礼道。
“殿下,大唐不利有三。”
“其一,无论是西南驻军之地,或者是从长安抽调的部队,解释远道而去。”
“无论是粮草补给,还是士卒马匹都会有所损耗。”
“若是长期僵持,粮草补给尤其短缺。这乃是大唐之劣势。”
“而吐蕃离吐谷浑一步之遥,粮草,牧草运输方便,供应充足,乃是优势。”
……
与此同时。
中军大帐之中。
李靖也在分析着两军的优劣之处。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唐王目光一凝,望着李靖道。
“你所言的第一点,乃是不可避免,西南之地,大唐必定远征之军,至于粮草供给也是情理之中。”
“第二点呢?”
李靖缓缓看了一眼四周的大将们,继续说道。
“其二,便是这地利。”
“西南一带,地势颇高,许多来自长安的将士们,极度不适。”
“在这几日中,不少将士已然头昏目眩,患上了‘气疫’,站立不稳,更别说这打仗了。”
“然而,吐蕃却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带,日积月累之中已然适应了这里的环境。”
听到这一点,不少将领也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李靖沉声道。
“这第三点,便是这吐蕃蛮夷,虽是据守城池,但并无出城迎战之意。”
“依臣之见,大唐的精卒完全没必要耗在这荒凉之地,白白牺牲。”
“北方物草丰美,倒是能为咱大唐培育出更多的可用战马来。”
这番话虽是唐王心中所想。
但既然来了,哪里有空手而归的道理。
唐王脸色阴沉,炯炯虎目一鼓,瞪着李靖道。
“依你之言,朕就该不该来这西南?也不该打这吐蕃之地?”
闻言,李靖拱手道。
“末将并非此意,而是末将以为,攻打这吐谷浑需要奇策。”
“以最少的兵力,突进去,大军压境,逼他们就范便可。”
“若是穷追猛打,这些蛮夷返回吐蕃高原之地,消耗下来,咱们大唐定然吃亏。”
这番话语倒是符合唐王的心意。
本来对于这吐蕃,唐王也并未起清剿的心思。
正如李靖所言,北地辽阔平坦,物草肥美,攻打下来尚可作为大唐战马的供养之地。
而这吐蕃国,山峦叠嶂,地势复杂。
若是强行攻占,大唐必然会吃不少苦头。
唐王微微眯着眼,看向李靖,道。
“卫国公所言,破有几分道理。”
“你……可有奇策?”
听罢,李靖缓缓抬起头来,道。
“依臣之言,在库山合力进攻,之后便兵分两路,与上次破吐谷浑大庭相径。”
闻言,唐王轻捋胡须,望着眼前的牛皮地图,道。
“就依你所言,朕,即可命你为行军大总管。”
喜欢大唐之镇世武神请大家收藏:(m.biqigewx.com)大唐之镇世武神笔趣阁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