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自知,明者自明。
在场的大臣中,一些文臣对于战事认知不足。
在几句嬉笑话语之中,心中那股不安之感已然消去大半。
但对于深谙兵法,熟知行军打仗的武将而言,心头的担忧更甚。
高士廉和侯君集所言,乃是实情。
尤其是侯君集,凝视着那高低起伏的沙盘,眼中忽闪着一抹光亮。
此时此刻,西南战事已然进入了最为险要的时刻!
吃紧的战事,无疑会吸引朝中众武将将目光聚焦于朝外。
此时也正是自己劝服李承乾的最佳时刻。
对于耳边众臣间的安慰话语,侯君集充耳不闻,心中一直盘算着怎么能说服这个太子。
乍一下朝,侯君集便匆匆回府。
在略微修整后,悄无声息的进了东宫。
偏殿之中。
鼎炉内,炭火烧的正旺,殿侧的香炉中,青烟袅袅,阵阵清香弥漫。
李承乾缓缓端起案几上的清茶,轻轻晃动着那微烫的茶杯,道。
“侯将军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说这般话语之时,李承乾的目光从未离开眼前的茶杯。
语气也格外的平静,如同初次见到侯君集那般。
听闻问话,站在案几另一端的侯君集,眼中闪过一抹异色,拱手道。
“太子殿下!不能再等了!”
坚定,决绝的声音的传入耳畔,李承乾身形一震,拿着茶杯的手停滞在空中。
侯君集仍有谋反之意,正合了李承乾的心思。
只是对于眼前这个侯君集,李承乾半信半疑。
身为父皇心腹,却一心拉着自己谋逆造反,本就可疑。
加之前段时日,自己刺杀行动的失败,使得李承乾对于谋反这个计划不得不慎重小心。
强压下内心的那股暗喜,李承乾瞥了一眼侯君集,道。
“此事!休要再提!”
微微迟疑的神情落在侯君集眼中,侯君集心中已然有了一些胜算。
出于试探,侯君集躬身上前,沉声道。
“殿下,魏王已然将彻查刺客的案子交于我来处理了。”
话音刚落,李承乾心中一惊,手不觉间一抖,杯中青茶倾泄而出,散落几滴,掉落在了案几上。
李承乾眼中闪过一抹惊慌,猛然转头看向侯君集,沉声道。
“你说与孤听,这是何意?”
一抹怒意和质问充斥话语之间,极力的掩盖着李承乾心中的慌乱。
见此情此景,侯君集心中已然明白了大半。
这些刺客,十有八九便是出自东宫。
虽心中有数,但侯君集仍然面色沉静,道。
“殿下严重了,嫡长子登基,乃是顺应天命之事,何必用这等手段。”
说罢,侯君集微抬眼帘,望向那张略微不安的脸庞,道。
“末将之是,提醒陛下,此番咱们可以借助搜查刺客一事,控制整个皇城中御林军的调动。”
“也能左右不少武将的进出。”
听闻侯君集这番说道,李承乾揪起的心缓缓放了下来。
大手随意抹了抹鼻尖的冷汗,李承乾缓缓垂下了头,认真思索起这番话语来。
见;了李承乾有所动摇,侯君集心中一喜,急道。
“殿下!西南之地已传捷报。”
“末将熟知这西南之地,此番陛下御驾亲征,难免会有一场恶战!”
“朝中所有武将势必会关注到这场恶战之中。”
“这正是咱们暗中部署的好时机啊,殿下!”
听罢此话,李承乾眼中泛起一抹亮光。
大唐御林军已在侯君集手中,利用查案之由,便可轻易控制那些尚有些实权的武将。
此时父皇仍再西南之地鏖战,归期定然向后推迟。
想到此处,李承乾面上隐隐动容,一颗沉寂的心也在此时变得隐隐兴奋起来。
见李承乾脸上闪现出一抹若隐若现的喜色,侯君集深知,时机已然到来。
侯君集上前一步,单膝跪地,从怀中取出一物,道。
“末将愿奉上鱼符,以表忠心!”
“王太子殿下,顺应天意,登基称帝,平朝中暗流,还大唐一个太平盛世!”
言辞恳切,情真意切。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不仅让李承乾为之一怔。
扭头间,一枚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的鱼符被侯君集静静的托在手中,高高捧起。
见此兵符,李承乾心中大震!
这可是能够调动六万皇室精锐的兵符!
这侯君集居然就这般献给自己!
短暂愣神后,李承乾骤然起身,一把托住侯君集的双臂,道。
“侯将军!快快请起!”
托起的身形,缓缓站好,侯君集眼圈湿红,隐隐颤抖的喊道。
“陛下!”
这声陛下,叫的李承乾心潮澎湃。
一双眼眸中满是激动神色,拍拍侯君集的肩膀,道。
“有将军助阵,孤,何愁大事不成!”
喜欢大唐之镇世武神请大家收藏:(m.biqigewx.com)大唐之镇世武神笔趣阁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