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一番话。
情真意切。
这个老臣一身的心血均洒在大唐这片朝堂上。
对于唐王,除了这份君臣之情,更多的则是长孙家与帝王家的一抹浓厚亲情。
李泰重重的点了点头,朝着门口喝道。
“快传御医!”
长孙无忌的瘫倒,众臣也看的明白,乃是心忧大唐,担忧唐王所致。
待将长孙无忌安顿好,整个朝堂再度回归平静。
只是这份平静之中,带着一抹浓浓的悲伤,忧思,甚至压抑。
静。
整个大殿上,死一般的寂静。
李泰坐在龙椅旁,安置的椅子上,手脚冰凉。
眼下这境况,乃是从不曾遇到的。
唐王偶然寒疾,具体如何尚不清楚。
西南之战,溃不成军,更是让所有人始料未及!
李泰只觉得头皮发麻,脑袋之中混乱一片。
良久。
众臣方才缓缓从惊骇之中回过神来。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环视四周一眼,带着一抹惊恐,说道。
“西南……西南之战已败,咱们……咱们西南之地可就无兵可守了!”
听闻这声提醒,那身旁一个宽脸方额青年,顿时面现惊惧,惊呼道。
“大唐……大唐西南边陲……边陲的大门,被打开了?”
一经提及,又有人颤悠的说道。
“现如今……大唐……强敌林立,三面环绕。”
“他们……他们不会趁这个时机……大举来犯吧!”
惊恐的声音,恍如一声声炸响的惊雷,不时萦绕在众人耳畔之中。
本就心惊的众人,皆是面色铁青。
不少群臣只觉此时大唐的危险,比之方才初听战报之时,要恐惧很多!
随着你一言我一语,整个朝堂渐渐炸裂开来。
惊惧,恐慌,胆寒一一呈现在每一个大臣的脸上。
哄乱的朝堂之上,满是丧气的言论,和惊惧的话语。
人群之中,侯君集低垂着头,一双眼眸冷冷的看着这一切,露出一抹得逞的笑容来。
就在此时,高士廉挪动那颤巍巍的身躯,缓缓走上大殿,看了一眼高坐上的李泰,提醒道。
“殿下,眼下之事,虽然听起来骇然。”
“但,未必如此!”
身为德高望重,见过大风大浪的老臣,心惊之余,倒是保留着一丝清明。
笃定的语气中,掺杂着一抹希望的曙光。
这番言语,恍如穿透乌云的一缕阳光,倾洒在这片嘈杂的朝堂上。
不觉间,群臣渐渐收住口舌,不再言语,怔怔的望着高士廉。
李泰从这片嘈杂中解放出来,脑袋也随之清明几分。
若是放在唐王,八成一个举手动作,便已让众臣收口不言。
但李泰毕竟是初次代理朝堂事务,经验和气场上定是不能和唐王相提并论。
满含感激的看了高士廉一眼,李泰呼出一口浊气,盯着高士廉,道。
“申国公,有何看法?”
高士廉缓缓侧身,目光从一张张惊魂未定的脸上掠过。
“诸位,站报上虽已道明西南战事,但颇为简略。”
“战报上也只是提到陛下偶然寒疾,轻描淡写几笔而已,未必有诸位想象中那般严重。”
话音刚落,众臣细细回想起来。
战报之中,确实如高士廉所言。
众人皆是在看见,西南战事告危,便先入为主,不然而然的将其他后果夸大了。
想到此处,众人心头那股骇然稍淡了一些。
高士廉缓缓踱上几步,道。
“诸位,回想之下,先前第一份战报粗略两行字,甚为简单。”
“而此封战报,却详尽无比,疑点颇多。”
说罢,高士廉缓缓转身,望向跪在地上的斥候,道。
“这战报,可有误?”
听罢问话,斥候跪俯在地,颤声道。
“大人,属下之不过是一个小小传战报的,这内容,属下万万不知啊!”
见问不出些什么,更何况这竹筒上仍有蜜蜡封口,高士廉也不打算继续再问。
高士廉,绕过斥候,走到大殿台阶下,冲着台上的李泰微微使了眼色。
高坐座椅上的李泰,瞬间便知晓了高士廉的用意。
消息一出,群臣已然知道,已经闹出不小恐慌。
倘若这消息被群臣无意间带到皇宫之外。
势必会造成皇城子民们的惶恐。
若是到了那个时候,定然不好管控了。
李泰扶着座椅扶手,缓缓站了起来,道。
“申国公所言,确实在理!”
“西南战事如此紧急,孤即可便派一匹快马前去证实消息。”
“但这之前,这封战报疑点重重,仍需考证。”
说罢,李泰眼中厉芒闪动,扫视一眼群臣,道。
“众臣听令!”
这一刻,血液中流淌的那股皇室威严霸气展露无遗。
雄厚苍劲的嗓音,震彻大殿。
烛火摇曳,宫门风铃震颤。
那嗡嗡作响的大殿中,有丝丝缕缕的灰尘飘下。
仿佛这一刻,这个少年有了唐王的影子。
群臣也不觉间被这股威压震服,纷纷垂首躬身,默默聆听。
李承乾负手立于大殿上,厉喝道。
“自今日起,战报为证实前,凡在殿中传谣者,杖刑五十军棍!”
“凡在朝外妖言惑众者,官降一级,打入地牢,等候发落!”
喜欢大唐之镇世武神请大家收藏:(m.biqigewx.com)大唐之镇世武神笔趣阁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