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府。
李管事在安顿完李泰上早朝以后,便有条不紊的安排着府中的一切事务。
一如往昔,一切如故。
可自从李泰走后,李管事眼皮却突突直跳。
不觉间,李管事想起民间俗语来。
左眼跳财,有眼跳灾。
想到这里,李管事摸摸右眼,自语道。
“仅仅是句俗语罢了,我又何必自找烦恼。”
说罢,摇摇头。
咣咣咣。
敲门声隐隐从前院传来。
李管事眉头一皱,迟疑了一秒还是向着府门处走去。
踏踏踏。
听到这纷乱嘈杂的脚步声,李管事微微一惊。
来者人数不少,似是要奔着后院而来。
这脚步声中赫然响起嚓嚓衣甲摩擦的声音。
更像是甲士进入府中的声音。
想到这里,李管事不在迟疑,加快脚步,向着前院奔去。
拐过花圃,走廊另一头一人身着锃亮的银甲,头顶黄色盔缨,阔步迎面而来。
身后刀戟林立,步伐整齐,一队士卒紧随其后。
御林军?
李管事微瞥一眼,心中大惊,一时呆立当场。
这御林军怎么会闯进魏王府?
短暂愣神后,见那逼近的队伍,李管事面色肃然,喝道。
“胆敢擅闯魏王府,你们是何人!”
那将官也在同一时刻看到了李管事,微微一笑,道。
“得到线报,有刺客欲在魏王府投毒。”
“末将奉命前来保护魏王府家眷。”
说罢,已然来到李管事身前。
李管事打眼扫了一眼这支士卒,心中早已乱成一团。
这些御林军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冲进魏王府。
很有可能,此时李泰已被困朝堂。
李管事张开双手,横在走廊上,盯着那带头将领,喝道。
“好大的胆子!”
“没有魏王的特许,谁让你们擅闯进来?”
那为首的武将听闻这句话,一声冷笑,微微俯下身来死死盯着李管事,道。
“擅闯?”
“我们乃是一片好意,管事可不要歪解啊!”
说话间,将官一下一下的戳着李管事的肩膀,道。
“若是你耽搁了时辰,让那刺客得逞,你担得起吗!”
说道最后,将官的声音,骤然加大,一双眸子中也冷光乍现,格外冰凉。
听到这咄咄逼人的言辞,李管事心头大震。
难道太子坠马一事,依然查到了魏王的头上?
那个安插在东宫的暗桩,难道已经被发现了?
但很快,李管事已然否定了这个想法。
这些士卒即是来查,定然是还未收到任何证据!
蓦然间,脑海中不由得想起李泰说起的一句话来。
“若是府中异动,皆服从其命令,一律不得违抗。”
念及此处,李管事缓缓放下了手臂,沉默不言,心头却对李泰的安危深深担忧起来。
见李管事依旧站在原地,将官大手一挥,喝道。
“将家眷们聚拢一处,放置贼人得手!”
哗哗哗。
士卒掠过李管事身旁,向着后院而去。
……
吴王府。
昔日守卫森严的吴王府,此时已然被御林军重重包围。
对于搜查一事,府中管家并未过多阻拦,而是任由这御林士卒进府查看。
一番搜查,御林士卒与将官相视一眼,微微摇头。
吴王李恪并不在府中!
将官面色一沉,率兵出了府门。
而在另一处。
李恪静静站在高高的楼阁上,遥遥眺望那长安城,微微一笑,道。
“长安城可有动静?”
身旁,府上谋士轻捻胡须,淡淡一笑,道。
“今日早朝,太子已率兵到了太极殿,想必此时的朝堂已尽数在李承乾掌控之中。”
说罢,谋士瞥了李恪一眼,拱手道。
“殿下深谋远虑,算是躲过了这灾祸。”
“属下听闻,那侯君集已然调遣御林军甲士,将朝中重臣家属围困府中。”
李恪收回目光,看着四周宜人的山水风景,轻拍着栏杆,悠悠叹道。
“这李承乾看似耿直鲁莽,倒是还颇有几分精打细算。”
“看来这长安城又要掀起一场血雨腥风了。”
潺潺流水声萦绕耳侧,李恪微微合上眼帘,嗅着清新的空气,道。
“依你看,这一局,谁会赢?”
淡淡的声音传来,谋士垂下头,沉吟片刻,道。
“李泰手中的底牌,不出意外便是那支新军。”
“可仅仅靠那三万士卒,却很难抵御守住宫门的御林甲士。剩余的七万士卒排石想进城都难。”
“想必,这一场,李承乾会赢了。”
听罢谋士的分析,李恪缓缓睁开眼帘,怔怔的看着池边怒放的腊梅,眼眸之中一丝异芒闪过。
片刻后,李恪缓缓道。
“未必!”
两人静静立在这幽静的阁楼上,各有所思。
谋士缓缓扭过头来,看着身旁的李恪,笑道。
“两虎之争,必有一伤。”
“要说这最大的赢家,那定是王爷你了。”
闻言,李恪微微一愣,片刻后,爽朗的笑出声来。
喜欢大唐之镇世武神请大家收藏:(m.biqigewx.com)大唐之镇世武神笔趣阁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