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
辕门口外,整整齐齐的五万骑兵集结完毕。
唐昊傲立乌骓之上,扬起手臂,振臂大呼。
“出发!”
五万骑兵,排成方阵,在各自将领带领下,有序离开尧关,向着北方而去。
每一个骑兵,都是一人两马。
一匹骑乘,另一匹,则用来驮运粮食,箭矢,帐篷等物资。
唐昊驾驭着战马,奔驰在大军最前列。
身旁乃是李婉清,吴通和程处默,四人并肩而行。
身后十八一身黑衣劲装,紧随其后。
整个大军之中,出了战马嘶鸣,以及马蹄声,甲胄撞击嚓嚓声,便再也没有任何声音。
当长安世子们还在青楼,酒肆之中,花天酒地,声色犬马挥洒青春之时。
当整个长安子民,尚且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之中时。
没有人知道,有一支庞大的队伍,已然承载着朝堂众臣们浓浓的希冀,奔向那韩浩的草原。
前面,便是分道口了。
一条通往大同,而另一条则是绕道北上。
唐昊跨立马头,挥手喝道。
“转入小道!”
当初唐昊在征伐突厥之时,走的便是另一条直通大同的大道。
路途平顺,颇为便捷。
但一路上商贩不少,大军奔行在这样的道路上,格外扎眼。
此次行军,唐昊则是直接放弃了这条阳关大道。
如今大军行走的道路,乃是唐昊当初扰王庭,被突厥大军围追堵截时,所走的道路。
这里人迹罕至,只有在草原边缘和路途上,有两个不到百人的汉人小部落。
之所以如今要选择这条杂草丛生,低洼不平的小道,甚至这道路会多绕上两百里路。
乃是因为这条道路完全可以躲避掉突厥人的耳目!
五万骑兵组成骑兵洪流,在这没膝杂草之中,旋起泥屑,奔腾而过。
长长的骑兵队伍,犹如一条蜿蜒盘踞在阔野中的一条长蛇,快速移动着。
接下来的几日,便是连续数日的昼夜兼程。
渐渐的视野也开阔起来,唐昊估摸着已快接近着第一个村落了!
唐昊扭头看了看程处默,神色肃然,道。
“将斥候洒出去!”
“顺便派一支小队,去探探那庄子,不要闹出动静来,一切保密。”
程处默领命,应了一声,策马脱离了大军。
随即,军令在传令兵的奔走下,迅速传遍全军。
这些放出去的斥候,均是轻装简行,以大军为中心,朝着方圆十里之地扩散开来,将整个十多里的范围尽数覆盖起来。
……
太极殿。
唐王高坐大殿之上,威严的脸上浮现一抹凝重之色,眉头紧皱间,缓缓开口。
“可探查出,那混小子如今在何方?”
高士廉缓缓走出人群,那额角的皱眉此时清晰可见,缓缓的摇摇头,道。
“如今距离北征已过去五日,按道理讲,此时唐昊已经到了大同了。”
带着一抹疑惑,高士廉补充道。
“三日前,臣便飞鸽传书大同方向,可大同守将回应,并未见到大军入境的影子。”
“直到今早辰时,老夫再次接到大同的回应,并未有大军入驻,甚至于连一份拜关的军报也不曾见到。”
话音刚落,尉迟敬德瞪着那铜铃般的眼睛,站了出来,道。
“这怎么可能!”
“尧关到大同顶多两个半日时辰便到。”
“切莫说是骑兵,就算是普通步卒,三日多也定然会到!”
“现在这都五日时辰了,这骑兵难道还爬着去的不成?”
说罢,尉迟敬德连连挥手,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其中必有蹊跷!”
显然,在场的这几位肱骨大臣们也意识到了不对劲!
长孙无忌面显担忧之色,快步上前,来到高士廉身旁,问道。
“申国公,莫不是这大军并未走大同一线?可曾在其他地方寻得?”
高士廉望着那双急切的眼神,轻叹一声,道。
“老夫的人前两日便在寻了,已然找遍真个大同府道长安这一线,但是并未发现大军的踪迹。”
听罢此话,坐在龙座上的唐王面色一沉,冷冷的说道。
“五万大军,消失的无影无踪,难不成从人间蒸发不成?”
言语之中,带着一丝恼怒。
这五万大军,目前可是皇城之中,可抽调出的最大限度骑兵兵力了。
对于皇城,对于大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换句话讲,在这个靠着骑兵冲锋的时代,这五万骑兵的价值比之十万步卒,要珍贵许多。
可偏偏现在这支骑兵,在大唐境内,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一刻中,许多武将在心头上,早已将唐昊骂了遍。
而高士廉,程知节,以及长孙无忌一干人呢,听着唐王那句恼怒的话语,皆是眉头不展,心有担忧。
此时此刻,他们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喜欢大唐之镇世武神请大家收藏:(m.biqigewx.com)大唐之镇世武神笔趣阁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