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
繁星璀璨,点缀着漆黑的夜幕。
唐王屹立占星台,负手而立,抬头看天。
大军北征已有一月时日,关于北境的消息,仍旧停留在阴山伏击一事上。
如今的金帐王庭,战况到底如何,唐王也摸不清楚。
而此时的唐王已然得知,西突厥蠢蠢欲动,东西突厥大军联合,乃是连唐王都不敢想象的事。
东突厥是否已经覆灭,乃是卡在唐王喉间的一根刺,让他坐立不安。
背着的右手,食指有节奏的敲打着左手手背,片刻后停止下来。
“淳风,朕有一事,悬在心间,你可否为朕解答。”
沉稳的声音传开,身旁毕恭毕敬站立的声音,弓着身躯,谨慎的答道。
“陛下请问。”
这个年轻的身影,正是道门新一代的传承人,李淳风。
如今的李淳风,正是在太史局任职,承担着观天象,推吉凶,颁历法,正妖言的重任。
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还是比较迷信的。
普遍的认为,地上发生的大事,上天都会给出响应的指引。
因而天象的异动,往往能够带来一些预兆,监天官的职位就显得格外神秘且重要。
即便是英明的唐王,也会在某些悬而未解的事情上,观察天象,在苍穹之中,寻求一个答案。
唐王缓缓地下头颅,转过身来,缓缓道。
“东突厥一战,关乎大唐国运,如今西突厥又有异动,似有与东突厥联合之势。”
说到这里唐王缓了缓,踱上几步,继续说道。
“这一战,咱们大唐,可不能败啊!”
语气之中带着一抹沧桑,甚至于夹杂着一丝丝的自责。
在这段时日之中,唐王一直在想,某些时候,是不是自己操之过急。
是不是自己太过于想将这北境之地安顿下来,才一时犯浑,迫不及待的发兵北境。
但事到如今,箭已离弦,也再也不可能收回来了。
眼下,唐王也只能祈祷,那个屡次带来惊喜的年轻人,此番会在北境的战场上,再创奇迹。
听闻这声问话,李淳风凝视着星空良久,身形一僵,转而恢复常态,道。
“陛下可知这天上的中宫之位?”
闻言,唐王再次扬起头颅,抬手指道。
“可是那小勺形的星宿位置?”
李淳风微微点头,应道。
“正是!”
作为新一代的道家接班人,李淳风在天象一学上,颇有些天赋。
入世之时,颇具一些民间传奇色彩,深得唐王重视。
唐王虽是星象一学的门外汉,但隐隐发现,似乎今日的天象与往昔略有不同。
但却一时也说不上来,到底哪些地方不一样。
轻叹一声,唐王缓缓放下手臂,道。
“今日的星象,似乎有所不同。”
话音落下之时,身旁的李淳风收回目光,拱手道。
“陛下观察细微,令下官叹服。”
说罢,李淳风面带喜色,语气之中显现一抹兴奋。
“陛下,中宫,紫薇明澈,尤其今日,更为亮眼。”
“西北天狼比之以往,黯淡无光,此乃大吉之象。”
听罢这话,唐王那凝重的脸上,微微露出一丝笑容来,手指轻点李淳风,道。
“你们这些天官呐,尽讲些玄虚之事,尽说些顺耳的话语。”
话虽如此,但依旧从这平淡的语气之中,能感受到唐王心中的欣喜。
好话,谁不爱听呢?
尤其是在这种等待消息的焦躁时刻,一句虚无缥缈的话语,往往可以安抚那躁动不安的心神。
李淳风听罢,却一脸肃然,依旧抱拳说道。
“自陛下登基以来,西北天狼猖獗,天象常有异常。”
“但,自始至终,中宫明晰,紫薇耀世,天地开泰,万象更新。”
“实在是开创了数百年来,最为盛大的气象。”
说罢,李淳风身形低俯,继续说道。
“微臣作为太史官,正打算记下这一代盛世天象。”
这般夸赞,从天象扯到贞观之治,虚虚实实,唐王听罢很是受用。
不觉间,唐王脸上的笑意更甚。
“你乃是监天官,卜天道,查时变。以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这正是你的职责啊。”
李淳风看着笑容灿烂的唐王,再次进言。
“陛下,微臣所言,皆是以天象为本,句句属实。”
“今日天象,更是大唐建立以来,紫薇最为耀眼的时刻。”
说话间,李淳风后退两步,躬身弯腰,恭敬说道。
“天象示瑞,陛下,想必定北侯一定能够打破东突厥,带领咱们大唐锐士,凯旋而归!”
这般诉说,暂时解了唐王心中之忧,唐王顿觉心头如释重负,舒畅无比。
仿佛在这一刻,那双威严的双眸中,已然看到唐昊凯旋而归的画面来。
唐王朗声一笑,道。
“好!好!”
“这句话,朕,爱听!”
“愿苍天庇佑大唐,愿大军得胜而归!”
见唐王心情不错,李淳风微微舒了一口气。再次瞥向天际。
瞳孔不觉间微微收缩,心中暗道。
“五星连珠呐。”
喜欢大唐之镇世武神请大家收藏:(m.biqigewx.com)大唐之镇世武神笔趣阁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