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宫。
乍一跨入这太极宫殿门,一股凉意袭来,比之外边的炙烤,凉上一大截。
唐昊微一抬眼,便看见唐王倚坐在案桌前,从堆满冰渣的银盘中拿出一块甜瓜,大快朵颐。
果然这大唐君主的待遇,不是乡野子民所能享受的。
“嗯!来的正好。”
“来,唐昊,陪朕吃上几块甜瓜,解解暑气。”
唐昊也不客气,拱手致谢,大咧咧的坐在唐王对面,接过递来的瓜果,啃上两口。
香甜的汁水裹着薄薄的冰碴在口中翻腾,沁人心脾的凉意顺着口舌一路顺滑,心中那股燥热,也随着一口口的冰镇甜瓜消散殆尽。
吃完一块,唐昊大呼过瘾。
站立在一旁的荣公公艳羡的看上唐昊一眼,轻声提示道。
“定北侯真是好福气,这冰甜瓜,就是当今的国公爷也不曾尝上一口。”
言语间,荣公公扬起的大手环指殿中的几个青铜大鼎,道。
“盛放在鼎中的这些冰块,本是陛下留存三伏之时所用,今日却提前用上了。”
“定北侯,老奴站在这殿上,也算是托了你的福气呐。”
唐昊盈盈一笑,道。
“公公言重了,能在酷热之中,找到这片避暑胜地,此番乃是我俩沾了陛下的隆恩。”
说罢,唐昊拱手道。
“皇恩浩荡,臣,谢主隆恩。”
这一番马匹拍下来,唐王心中大悦,笑道。
“你这小子,这番话,朕爱听。”
招呼唐昊再吃食甜瓜时,唐王随口问道。
“说说吧,从这青州带回来的人犯,是何用意。”
唐昊此时才想起,但是飞鸽传书之时,只向朝堂禀明,蝗灾粮灾均已解除,青州大儒也尽数解散。
以至于整个长安子民都认为,这些人犯便是在青州滋事生非的人,对于幕后的大手,无人知晓。
听闻询问,唐昊从怀中取出密函,交予唐王手中。
“这张密信乃是大儒张贤,其中牵扯颇深,陛下一看便知。”
“至于这些人犯,乃是臣特意从青州缉拿,一切便由陛下定夺。”
按理来讲,囤积居奇,聚众滋事乃是铁上钉钉的事,直接一句唐律或枭首示众,或打入地牢即可。
而唐昊却偏偏将这等事交由自己定夺,其中必有蹊跷。
恍然之间,唐王心中明悟,这其中的背后定是与当今最得势的两儿子有关。
看来先前暗探所禀报的事,八成便是无误了。
有那么一刻,唐王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抹黯然。
接过信函,唐王置于案几上,转移了话题。
“青州之行,你功不可没,相要些什么赏赐?”
此话正中唐昊下怀。
但在言语之中,唐昊并未说的那般直白。
缓缓起身,唐昊面上的神情为之一凛,负手立于殿中,傲然之气缓缓散发出来。
“青州之行,晋王殿下所咏颂的逍遥游,让臣感触颇深。”
“鲲鹏万里,扶摇九天,令臣顿悟世界广袤,浩海无边。”
“秦有始皇帝造舟出海,寻觅仙山。汉有汉武帝,楼船水师,荡平越国。我泱泱大唐,岂能无雄壮水师?”
唐昊顿了顿,缓走几步,拱手道。
“臣恳请陛下,疏河道,兴水运,水陆并行,增进四海联络,互通有无。”
听罢唐昊所言,唐王沉吟片刻,道。
“此话有理。”
“大唐沿海一代造船兴盛,朕也有意将扬州之地列为水师重镇,攻伐高句丽之时,方可水陆并进,让它腹背受敌。”
“疏河道,朕,准了。”
见大事已成,唐昊便趁机开口道。
“陛下若是要赏赐臣,硝石矿山和硫磺就正和臣的心意。”
在大唐时,硝石的采伐并不多。
府衙采集硝石,多半用于焚起狼烟,传递讯号,用量甚少。
而民间的丹方和药方中对此物涉猎较多。
唐昊此番忽然提起这两物,倒是让唐王有些疑惑。
“这两物使用颇少,难道你有妙用?”
唐昊此刻自然不会说是用来制冰,若是如此说道,倒是显得自己格局太小。
更何况唐昊也深知,火器的事多半瞒不住这名洞悉分毫的唐王太久,索性一股脑讲述出来。
“先前臣在北征东突厥一役上,略有所悟,制造了一批火器。”
“喷吐火舌,可百步杀人。射中者无不血肉模糊,残肢横飞,纵然有铁甲护身也无济于事。”
“此番造船舶,行万里,臣欲将这火器改良,装置与水师。”
唐昊的眼眸之中泛起一抹狂热,继续说道。
“有此海洋战舰,远洋贸易,攻城掠寨只在抬手之间。”
“想必到那时,莫说着北方之地,就是这周围诸国也必将畏惧万分,俯首称臣。”
喜欢大唐之镇世武神请大家收藏:(m.biqigewx.com)大唐之镇世武神笔趣阁更新速度最快。